全國科學大會
全國科學大會,是1978年3月18日由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的科學工作者大會,與會代表共5586名。這次大會被認為是中國共產黨在粉碎「四人幫」之後,國家百廢待興的形勢下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也被認為是中國科技發展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盛會[1]。鄧小平在會上作出「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論斷,為知識分子平反,是對科技工作的一次撥亂反正[2][3]。
背景
[編輯]文化大革命期間,科學技術領域成為「重災區」,一大批科學家遭受迫害,絕大多數科研工作陷於停頓。1975年鄧小平主持國務院工作期間進行全面整頓,擬打算「把科學研究搞上去」。但不久「四人幫」及其追隨者把中國科學院的匯報提綱說成是「大毒草」,並稱整頓就是「資產階級復辟」。粉碎「四人幫」之後,中共中央把在20世紀末實現四個現代化作為全國人民的奮鬥目標,在分別部署召開了全國「農業學大寨」和全國「工業學大慶」會議之後,籌備召開科技界的全國大會[3]。
籌備
[編輯]1977年5月30日,中國科學院黨組負責人方毅、李昌和武衡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匯報科學院工作,時任中共中央主席華國鋒隨後提出召開全國科學大會[3]。6月2日,由中科院牽頭,多部委負責人一起討論成立大會領導小組。7月1日,教育部發出通知,要求教育戰線做好科學大會籌備工作。8月,中共十一大在京舉行,十一大報告正式宣佈「中央決定,在適當的時候召開全國科學大會」[4]。8月29日大會籌備工作辦公室發佈了《關於迎接科學大會的宣傳要點》,提出6點為輿論造勢[3][5]:
“ |
|
” |
1977年9月5日至15日,全國科學大會召開預備會議。會議討論了代中共中央草擬的《關於召開全國科學大會的通知》。9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通知》,並於9月23日正式發佈[3]。
召開
[編輯]1978年3月5日,中共中央通知全國科學大會定於3月18日在北京召開。3月15日、16日,各代表團到達北京。出席大會的包括台灣省在內的30個省市自治區、國務院各部委、國防科工方面的5586名代表[3]。
會議召開前,需要準備四篇講話稿,宣讀人分別是中共中央主席華國鋒、中共中央副主席兼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國務院副總理兼國家科委主任方毅和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作家徐遲原本負責草擬郭沫若的講話文稿,但因作品詩人味太濃而被棄用,最後由曾在中共中央宣傳部擔任國際宣傳處幹事的重慶人胡平承擔了撰稿的任務[6][7]。方毅的講話稿則由中科院政策研究室幹部羅偉單獨完成。至於華國鋒和鄧小平的講話稿,則由國家科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吳明瑜和國家科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林自新共同起草。鄧小平審閱並批准了他們寫的的講話稿,並拒絕了汪東興要求加入有關「知識分子要改造世界觀」的內容的意見。吳冷西要求把中國知識分子「已經是工人階級自己的一部分」這句話,改為「我們已經有了一支又紅又專的知識分子隊伍」,但鄧小平決定不改。而之後華國鋒採用了另外請人起草的講話稿,這也使得華鄧兩人的觀點針鋒相對。[5][8][9]
1978年3月18日下午,全國科學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在大會開幕式上,鄧小平發表了講話。方毅作了有關發展科學技術的規劃和措施的報告。鄧小平在講話中指出,「現代化的關鍵是科學技術現代化」,「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並重申了「科學技術是生產力」這一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之後鄧小平又據此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觀點)[3][10][11],重病中的郭沫若也參加了開幕式[5]。
3月24日,華國鋒作了題為《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的講話。他指出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是億萬人民的切身事業,並號召全國人民向科學技術現代化進軍[3]。陳景潤、周培源、金善寶、孫家棟等多位科技專家也在大會期間發言[5]。
3月31日,全國科學大會閉幕。在閉幕式上,郭沫若發表了題為《科學的春天》的書面講話(由播音員虹雲代為宣讀),號召科學工作者熱烈地擁抱「科學的春天」[12]。大會表彰和獎勵了826個先進集體、1192名先進科技工作者和7657項優秀科技成果的完成單位和個人[3]。大會還通過了《1978-1985年全國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綱要》(簡稱《八年規劃綱要》),並於同年10月由中共中央正式轉發,這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三個科學技術發展長遠規劃[13]。
影響及評價
[編輯]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認為,這次大會是中國共產黨在粉碎「四人幫」之後,國家百廢待興的形勢下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也是中國科技發展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盛會,「科學的春天」帶來了中國科技的全面復甦[1][14]。
而科學大會也引發了社會上的一股「科學熱」,科技出版與閱讀異常火爆,科技報紙及科普讀物發行量陡增,青少年群體也出現了前所未聞的科學熱。科學大會也解除了中國科學家的桎梏,改變了當時社會上流行的「讀書無用論」這一觀念[5]。
紀念
[編輯]全國科學大會開幕當天(1978年3月1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發行了編號為J25的《全國科學大會》紀念郵票,全套3枚另加1枚小全張,面值均為8分,共發行10萬套[15]。
2008年3月27日,「紀念全國科學大會30周年座談會」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出席會議並講話[16]。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1978年3月18日 全国科学大会召开. 新華網. 科普中國. 2016-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20) (中文).
- ^ 王揚宗. 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历史性转变——回望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 中國科學院. 《中國科學院院刊》. 2018-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1) (中文).
-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全国科学大会始末. 中國科學院. 《科學時報》. 2008-03-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30) (中文).
- ^ 十一大上的政治报告.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 1977-08-12 [2016-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15).
- ^ 5.0 5.1 5.2 5.3 5.4 1978 全国科学大会召开. 深圳新聞網. 南方教育時報. 2014-11-21 [2016-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20).
- ^ 錢江. 《科学的春天》诞生记. 黨史博覽 (河南省委黨史研究室). 2003, (06): 4–7. ISSN 1005-1686.
- ^ 胡平. 科技日报:《科学的春天》是怎样诞生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科技日報. 2008-03-17 [2016-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20).
- ^ 孫偉林(採訪整理)、孟瑋(採訪整理). 忆全国科学大会前前后后——原国家科委副主任吴明瑜一席谈. 民主與科學. 2008, (1): 2–8.
- ^ 葉永烈. 全国科学大会的幕后斗争. 邓小平改变中国——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8年5月 [2016-04-03]. ISBN 978721003829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7).
-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新華網. 2004-08-21 [2016-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20).
- ^ 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1978-03-18 [2016-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20).
- ^ 科学的春天——郭沫若在全国科学大会闭幕式上的讲话.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1978-03-31 [2016-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20).
- ^ 历史上的科技发展规划.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2016-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19).
- ^ 纪念全国科学大会30周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2016-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20).
- ^ 黃先春. 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与科技邮票. 中國郵政報. [2016-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24).
- ^ 中国官方举行纪念全国科学大会三十周年座谈会. 中國新聞網. 2008-03-27 [2016-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