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國一揆
山城國一揆(日語:山城国一揆/やましろのくにいっき;1485年—1493年)是指日本文明17年(1485年),山城國(今京都府南部)南部的上三郡(久世郡、綴喜郡、相樂郡)的國人和農民聯合起來,排除守護大名畠山氏的政治影響,並在隨後的8年間實施自治的事件。
一般而言,國人發起的一揆被稱作國一揆,但由於山城國一揆中惣村的農民也參與其中,因此也被稱作惣國一揆。
經過
[編輯]山城國一揆的開始
[編輯]雖然應仁之亂結束,但各地守護大名之間的小規模衝突仍在持續,南山城也不例外。由於畠山氏的繼承人爭奪,畠山義就與畠山政長的爭鬥持續不斷。原本,山城只有名義上的守護,但自文明10年(1478年)畠山政長被任命為守護後,開始了實質上的領國化進程。在此背景下,畠山兩派的長期爭鬥使得國人眾與農民疲憊不堪,山城國一揆的條件逐漸成熟。
文明17年(1485年),南山城的國人眾與農民在宇治的平等院舉行了評議。此次評議決定了「國中掟法」,以排除兩畠山派的影響,並實施南山城的自治。由被稱為「三十六人眾」的國人眾領導,政治活動展開,南山城形成了稱為「惣國」的政治形態,並設有「月行事」(按月輪流擔任的領導人)一職。
與幕府的關係
[編輯]當時的室町幕府正在為重建因應仁之亂及其後混亂而失去的經濟基礎,推動山城國的御料國化,因此並不希望該地區被有力守護掌控。由於這個原因,管領細川政元等對一揆採取了觀望態度。據說「三十六人眾」中有人在一揆之前就已與細川氏建立了對抗畠山氏的從屬關係。
文明18年五月二十六日(1486年6月27日),幕府政所的執事伊勢貞宗的嫡男伊勢貞陸(後繼承執事職)被任命為守護。幕府與伊勢氏在一定程度上承認了一揆方的政治權力(如檢斷權、半濟權等),並繼承了畠山氏持有的「守護請」的權限。此外,幕府也要求國人眾在必要時支付守護役,一揆方有時也會響應(《大乘院寺社雜事記》長享元年六月二十二日條、明應2年二月五日條)。這一守護任命的背景是,大御所足利義政希望通過建造東山山莊並從中輔佐其子義尚,以重建幕府,而現將軍足利義尚則希望通過討伐反抗幕府的近江遠征中的六角氏來重建幕府,二者為了幕府財源而產生了競爭,因此試圖通過向山城國徵收段錢來彌補資金短缺[1]。
當時的室町幕府雖然仍具備如長享·延德之亂和討伐畠山基家時所展示的動員軍隊的能力,但對於在其本部京都門前爆發的山城國一揆,幕府並未表現出鎮壓的意圖。這是因為國人眾發起一揆並非為了否定室町幕府或守護領國制,雙方的利益並沒有直接衝突。
山城國一揆的結束
[編輯]國人眾的政治統治引發了國人與農民的矛盾,以及國人之間的對立,惣國開始出現崩潰的跡象。尤其是明應之變引發的幕府內部混亂,使幕府中的有力者開始在山城國人眾中展開分化瓦解的工作。伊勢貞陸原本只是名義上的守護,為了對抗被逐出京都的前將軍足利義材的支持者的京都進攻,開始以統一山城國為名,推動接收寺社本所領的行動(《後法興院記》明應2年閏四月二十七日條)。伊勢貞陸更任命畠山基家的家臣古市澄胤為綴喜郡、相樂郡的守護代,尋求他的支援。這導致國人眾分裂為兩派,一派選擇接受伊勢—古市的統治以維持現有地位,另一派則聯合細川氏等排斥「外來者」古市的介入。
明應2年(1493年),支持伊勢氏的國人眾自行召開集會,放棄自治,惣國解體,進入守護的統治之下。一部分反對的國人眾固守在稻屋妻城,但因足利義材的反對勢力並未得到幕府有力支持,他們最終被伊勢—古市聯軍鎮壓(《大乘院寺社雜事記》明應2年十二月九日條)。翌年十一月,古市軍戰勝了一揆方,山城國一揆徹底結束。
從此,山城國進入伊勢氏統治時代。然而,在明應3年(1494年)和明應5年(1496年),畠山氏的家臣數次侵入南山城,直到赤澤朝經驅逐他們,伊勢氏的權力不斷削弱,反之細川政元的影響力逐漸增強。
明應6年(1497年),為應對畠山尚順的起兵,十月,細川政元的家臣香西元長被任命為下郡守護代,伊勢貞陸仍保留守護職。這是伊勢氏與細川氏的妥協,香西元長此後在山城逐漸掌握了權勢。
相關研究
[編輯]大正元年(1912年),三浦周行發表論文《戰國時代的國民議會》,使這一事件廣為人知[2][3]。
相關影視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木下昌規. 总论 足利义政的权力与生涯. 足利义政. シリーズ・室町幕府の研究 第5巻. 戎光祥出版. 2024-05: 38. ISBN 978-4-86403-505-7.
- ^ せいか历史物语 デジタル版 中世3 山城国一揆 (PDF). 精華町教育委員會生涯學習課. [2021-03-04].
- ^ 中津川敬朗. 南山城与战后相遇的山城国一揆 (PDF). けいはんな市民雑學大學. 2008-04-26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