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尼古拉·普爾熱瓦爾斯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新導向自普尔热瓦尔斯基
尼古拉·普爾熱瓦爾斯基
出生1839年3月31日(格里曆) 編輯維基數據
Kimborovo 編輯維基數據
逝世1888年10月20日(格里曆) 編輯維基數據 (49歲)
卡拉科爾 編輯維基數據
母校
  • 尼古拉參謀學院 編輯維基數據
職業動物學家探險家作家植物學家軍人地理學家自然科學家旅行家 編輯維基數據
獎項Founder’s Medal、學術棕櫚勳章騎士級、Knight of the Order of Leopold (Austria) 編輯維基數據

尼古拉·米哈伊洛維奇·普爾熱瓦爾斯基(俄語:Никола́й Миха́йлович Пржева́льский,1839年4月12日—1888年11月1日),俄國探險家。

普爾熱瓦爾斯基出身於白俄羅斯一個貴族家庭,曾在波蘭華沙軍事學院教授地理。普爾熱瓦爾斯基自從青年時代便立志要前往西藏拉薩探險,故自1867年起,普爾熱瓦爾斯基已多次前往西伯利亞進行探險工作,曾一度到達西藏天山。他於1888年在探險途中逝世。

雖然他在探險生涯中從未實現前往西藏首府拉薩這一目標,但是他在中亞的探險活動大大豐富了歐洲人對該地區的了解。他在中亞發現的野生雙峰駱駝(學名:Camelus ferus)和普爾熱瓦爾斯基氏野馬(學名:Equus ferus przewalskii)都是生物學歷史上重要的發現。

對其帝國主義立場和偏見的指控

[編輯]

據戴維·希梅爾彭尼克·范德奧伊評價,普爾熱瓦爾斯基的中亞著作體現了他對「東方」文明——尤其是中華文明的蔑視。普爾熱瓦爾斯基在他的比喻中明確地將中國人描繪成懦弱、骯髒和懶惰的「莫斯科竊賊和猶太人的混合體」,在所有方面都低於西方文化[1][查證請求][需要核實]據稱,他聲稱中華帝國對其北方領土,特別是新疆和蒙古的控制是脆弱和不確定的,普爾熱瓦爾斯基公開呼籲俄羅斯吞併中國的部分領土。[2]普爾熱瓦爾斯基說,人們應該「一手拿着卡賓槍,另一隻手拿着鞭子」去探索亞洲。[3]

普爾熱瓦爾斯基以及其他當代探險家,包括斯文·赫定弗朗西斯·榮赫鵬奧雷爾·斯坦因,都是英俄爭奪中亞影響力鬥爭(即所謂的大博弈)的積極參與者。[4]

在這裏,你可以滲透到任何地方,只是腋下不能夾着福音書,而是口袋裏裝着錢,一手拿着卡賓槍,另一隻手拿着鞭子。 歐洲人必須利用這些來以文明的名義帶走所有這些人類的渣滓。 我們的一千名士兵就足以征服從貝加爾湖到喜馬拉雅山的整個亞洲……在這裏,科爾特斯的功績仍然可以重演。

——尼古拉·普爾熱瓦爾斯基

普爾熱瓦爾斯基的偏見也延伸到了除華人以外的其他亞洲人身上,他在一封信中這樣描述塔吉克人阿古柏:「阿古柏和所有不負責任的亞洲人都是一坨狗屎。喀什帝國一文不值。」[5][6][7]普爾熱瓦爾斯基還聲稱阿古柏「只不過是一個政治騙子」,並鄙視喀什的阿古柏的穆斯林臣民,聲稱他們「不斷咒罵他們的政府並表達了想成為俄羅斯人的願望」 [...]野蠻的亞洲人清楚地知道俄羅斯的實力是繁榮的保證。」這些說法是在一份報告中提出的,阿古柏建議俄羅斯軍隊佔領喀什酋長國,但俄羅斯政府沒有採取行動,中國收復了喀什。普爾熱瓦爾斯基從中國掠奪土地的夢想並沒有實現。 [8]

普爾熱瓦爾斯基不僅蔑視中國主體民族,他還認為西藏、突厥斯坦和蒙古的800萬少數民族是不文明的、進化落後的民族,需要從中國的統治下解放出來。[9]

普爾熱瓦爾斯基建議俄羅斯煽動中國這些地區的佛教徒和穆斯林反抗中國政權,與中國發動戰爭,並用少量的俄羅斯軍隊從中國手中奪取對突厥斯坦的控制權。[10]

註釋

[編輯]
  1. ^ See, e.g. Nikolay Przhevalsky, "Mongolia, The Tangut Country and the Solitudes of Northern Tibet", two volumes, translated by E. Delmar Morgan with introduction and notes by Colonel Henry Yule (London: Sampson Low, Marston, Searle & Rivington, 1876, vol. 2, p. 24.
  2. ^ David Schimmelpenninck Van Der Oye, "Toward the Rising Sun: Russian Ideologies of Empire and the Path to War with Japan" (DeKalb, Il: 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2001), p. 34
  3. ^ David Nalle. Book Review — Tournament of Shadows: The Great Game and the Race for Empire in Central Asia. Middle East Policy (Washington, US: Blackwell Publishers). June 2000, VII (3). ISSN 1061-1924. (原始內容存檔於June 1, 2006). 
  4. ^ David Nalle. Book Review — Tournament of Shadows: The Great Game and the Race for Empire in Central Asia. Middle East Policy (Washington, US: Blackwell Publishers). June 2000, VII (3). ISSN 1061-1924. (原始內容存檔於June 1, 2006). 
  5. ^ Christian Tyler. Wild West China: the taming of Xinjiang. New Brunswick, New Jersey: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2004: 80 [April 27, 2011]. ISBN 0-8135-3533-6. 
  6. ^ Frances Wood. The Silk Road: Two Thousand Years in the Heart of As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155 [April 27, 2011]. ISBN 0-520-24340-4. 
  7. ^ Lutz Kleveman. The New Great Game: Blood and Oil in Central Asia. Grove Press. 2004: 100 [April 27, 2011]. ISBN 0-8021-4172-2. 
  8. ^ Karl Ernest Meyer; Shareen Blair Brysac. Tournament of Shadows: The Great Game and the Race for Empire in Central Asia. Basic Books. 2006: 233 [April 27, 2011]. ISBN 0-465-04576-6. 
  9. ^ Elinor S. Shaffer. Comparative Criticism: Volume 16, Revolutions and Censorship.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28 [April 27, 2011]. ISBN 0-521-47199-0. 
  10. ^ Robert F. Aldrich. Colonialism and homosexuality. Psychology Press. 2003: 35 [April 27, 2011]. ISBN 0-415-19615-9. 
  11. ^  Przew.. International Plant Names Index. 
  12. ^  Przewalski.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Zoological Nomenclature. 

延伸閱讀

[編輯]
  • Meyer, Karl E.; Brysac, Shareen Blair. Tournament of Shadows: The Great Game and the Race for Empire in Central Asia. Basic Books. October 25, 1999. ISBN 978-1-58243-106-2.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