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端木露西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新導向自端木新民
端木露西與儲安平結婚照

端木露西(1912年—1998年),原名端木新民筆名端木露西露西路茜等,江蘇蘇州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女作家。[1][2]

生平

[編輯]

早年生涯

[編輯]

端木露西生於蘇州端木姓大戶人家。早年先後在蘇州振華女中、惠靈女中學習。其父端木適安任天津電報局局長後隨家人赴天津,入天津中西女中、南開大學預科,未及畢業,又隨父母赴上海,1930年考入光華大學文學院。在光華,端木露西是比儲安平低兩級的同學,在校內她是風流人物也因此和儲安平相識,但她並沒有在光華畢業,1931年她就回到了蘇州。1934年,端木露西與儲安平結婚。夫妻二人共育有四個孩子。[1][2]

儲安平大學畢業後,任《中央日報》編輯。1935年4月24日,《中央日報》副刊《婦女周報》創刊,端木露西(筆名路茜)任主編。其間居於南京。《婦女周報》共出刊94期。1936年底,端木露西隨儲安平赴英國留學,乃辭去主編一職。1937年2月3日,《婦女周刊》改為《婦女與家庭》,由張允和擔任主編。在英國留學期間,端木露西學習教育學,儲安平比端木露西早一年到英國。[2]

1938年,儲安平和端木露西因抗日戰爭爆發,學業未完成即雙雙歸國到重慶。儲安平任《中央日報》國際版主筆,端木露西同在《中央日報》任職。《中央日報》社社長程中行追求端木露西,最終得手。儲安平得知後,向江蘇同鄉、中國國民黨元老吳稚暉告狀。吳稚暉將此事轉告蔣介石,蔣介石乃痛斥程中行,程中行請辭《中央日報》社長,於1940年秋下台。監察院院長于右任惜才,認為「風流無罪」,乃將程中行安排至監察院當秘書長。[1]

「婦女回家」爭論

[編輯]

端木露西經歷這段感情後,寫下《蔚藍中的一點黯澹》一文,刊登於1940年7月6日重慶版《大公報》,在社會上風傳一時,引發了又一次「婦女回家」大爭論。文章開頭說:「這一年來,我心中常常蘊藏着一個問題,總想將它寫下來,以供社會上許多熱心或關心婦女運動者討論……最近,讀到沈從文先生的《燭虛》,不禁又鼓起自己那種潛伏着的意識,所以毅然將這個心願了之。」[2]

此前第一次「婦女回家」爭論是1930年代初林語堂提出「我國女子最好的歸宿還是婚嫁」「在政治上最出頭的女性,最是壞蛋,但她們不足以代表新女性」,當時引發婦女界和進步人士的堅決抵制。

這次端木露西在《蔚藍中的一點黯澹》裏稱,許多接受了教育的女性最終成了貪求物質享受的「寄生蟲」、「摩登女郎」,使「致力於婦運的人感到一種痛心」。文章對五四運動帶來的婦女解放模式進行了反思,認為這並沒有真正解放婦女,婦女運動過於注重形式,「形式的結果,可以力爭幾位議員席。或者解放了青年女子的私人的縱慾」,但「疏忽了婦女跑進社會以後更重要更基本的做人的態度和知識」。文章提出「一個女子為了她自身的幸福」,「似乎也有權利要求享受一個幸福的家庭」,「在小我的家庭中,安於治理一個家庭」。文章認為「新婦女運動」應當是「我們應有嚴肅的人生態度,勇於負責的服務精神,將教育與生命永遠聯繫在一起,從智慧中獲取更美麗更勇敢的人生觀;明了追求人生,創造人生,而不作『生』之魔鬼的奴隸。」[2]

當時,中國共產黨十分重視這次論爭,認為這關係到抗日民族解放戰爭中婦女運動的路線方針問題。端木的文章發表一個多月後的1940年8月12日,中共中央南方局婦委負責人鄧穎超在《新華日報》副刊《婦女之路》上發表《關於〈蔚藍中的一點黯澹〉的批評》,將端木的觀點概括為新「賢妻良母主義」,認為「小家庭主義正是個人自私主義和享樂主義最好的反映」,號召「中國家庭婦女做抗日的先鋒模範——做國家的良母,民族的賢妻,其目的是推動抗戰的動員,加強抗戰的力量,是求得達到婦女解放基本利益的一個步驟。」[3]由此進一步引爆了這場爭論,其時間之長、範圍之廣、以及在社會上所長產生的影響,都是遠遠超出林語堂的第一場爭論。1941年4月,國民黨中央組織部所制定的婦女運動方針,就包含有多生孩子、少參加政治活動的內容,為新「婦女回家」論所作出的一種回應與支持。1942年9月25日,中共南方局書記周恩來針對新「賢妻良母」論,在《新華日報》上發表文章《論『賢妻良母』與母職》一文,說賢妻良母本來同賢夫良父一樣是天經地義的真理,但賢妻良母成為固定的連在一起的名詞,就專限於男權社會用強調夫權、以束縛婦女的桎梏;文中提出為了為了人類的綿延,尤其目前為了強健我們中華民族的後代子孫,應當尊重母權,提倡母權,以此新觀念代替「賢妻良母」的舊觀念。為兩年來多的論戰進行了一個總結。[1]

創作、離婚與再婚

[編輯]

1940年11月,儲安平獲聘為國立師範學院教授,端木露西與儲安平一同來到湖南省安化縣,端木露西在國立藍田師範學院附中教書。在此,二人開辦一家出版社,名為「袖珍書店」。1943年5月,儲安平主編《袖珍綜合文庫》叢書出版,其中收有端木露西的《海外小箋》。這是一本散文集,收有端木露西致儲安平的十餘封信。[2]

1944年9月,端木露西的《露西散文集》在湖南省安化縣藍田鎮編就,1945年由商務印書館在重慶出版,書內共收散文十三篇。[1][2]

約在1944年至1945年間,端木露西與儲安平離婚,四個孩子由儲安平撫養。端木露西與儲安平離婚後,以後一直用「端木新民」這一名字。1945年,端木露西任教於重慶扶輪中學。1946年,端木露西回到上海,任教於上海市立敬業中學,此後長期在上海從事中學教育。端木露西作為教師深受學生愛戴。後來,她和上海水產學院教地理課的孫西岩結婚,住在陝西南路陝南村[2]

1964年,端木露西因病提前退休。文化大革命中,1960年代後期,她因直言不諱而屢遭打擊。晚年,丈夫孫西岩逝世後,端木露西獨自居住在陝南村寓所至1998年病逝。[1][2]

參考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