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蒂安·米切尔森
克里斯蒂安·米切尔森 Christian Michelsen | |
---|---|
挪威首相 | |
任期 1905年3月11日—1907年10月28日 | |
前任 | 弗朗西斯·哈格吕普(克里斯蒂安尼亚) 约恩·劳弗兰(斯德哥尔摩) |
继任 | 约恩·劳弗兰 |
个人资料 | |
出生 | 挪威卑尔根 | 1857年3月15日
逝世 | 1925年6月29日 挪威卑尔根 | (68岁)
政党 | 右翼党、左翼党、联盟党、自由左翼党 |
克里斯蒂安·米切尔森(挪威语:Christian Michelsen,1857年3月15日—1925年6月29日),全名Peter Christian Hersleb Kjerschow Michelsen,是挪威船业商人和政治家。他于1905年至1907年间担任挪威首相。他于1905年瑞典-挪威联合解体中担当重要角色,是挪威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政治人物。
早年生活
[编辑]米切尔森生于挪威卑尔根,祖父Peder Christian Hersleb Kjerschow是主教[1]。
事业
[编辑]米切尔森是律师和船业商人。1891年,他代表左翼党担任挪威议会议员。他致力联合左翼党和右翼党,达至成立联盟党。他是弗朗西斯·哈格吕普第二次内阁成员,对瑞典-挪威联合态度强硬。1905年,他接任为克里斯蒂安尼亚挪威首相,后来成为独立后首任首相。
瑞典-挪威联合解体的导火线是奥斯卡二世国王拒绝挪威对外国派驻领事。瑞典政府根据联合条款,多年来执意主导挪威外交事务;因此,挪威议会须得瑞典议会首肯,方可通过领使法案。瑞典虽然同意挪威享有独立领事的诉求,但仍然要求挪威服从条款,必须任命瑞典人为外交部长。虽然挪威人一直感到瑞典人主宰了两国联合的事务,却不愿在正式法律上接受此事。
1905年5月27日,奥斯卡二世拒绝签署领事法案,挪威内阁因而总辞。国王或许已经感到联合势将瓦解,对内阁没有采取进一步行动。瑞典政府也没有回应,视之为挪威再次退缩。6月7日,挪威议会宣告,由于奥斯卡二世于米切尔森辞职后无法筹组新政府,他已证实无力统治挪威,因此失去挪威国王的资格。此策略主要由米切尔森策划,使联合解体得到法律基础。
米切尔森感到,挪威人民在多月来的熏陶下,已经一致支持独立。8月13日举行的全民投票中,支持保留联合的只有184票,只占总票数的0.05%。虽然米切尔森倾向建立民主共和国,但认为君主制会更易得到国内国外支持。其后的另一次全民投票中,79%的挪威人选择保留君主制。丹麦的卡尔王子为新任国王,即哈康七世。
1907年,米切尔森对政治纷争感到厌倦,辞去首相一职,由约恩·劳弗兰继任。劳弗兰无意维系联盟党,该党于1908年解散。
参考
[编辑]- ^ «Nu gjælder det at holde kjæf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Øyvind Ask, Bergens Tidende.
官衔 | ||
---|---|---|
前任: 弗朗西斯·哈格吕普(克里斯蒂安尼亚)、 约恩·劳弗兰(斯德哥尔摩) |
挪威首相 1905–1907 |
继任: 约恩·劳弗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