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全元散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全元散曲》是一部元代散曲总集,作者是元曲学者隋树森,1964年由中华书局出版。该书共收元曲作家213家(另有无名氏作品),小令3760余首,套曲410余套。取材范围除后人总集、别集、选集外,还从曲谱、曲话、笔记、方志等共117种材料广为搜集;并加以校勘、订正,注明出处。1982年隋树森将《全元散曲》加以编选增补,完成《全元散曲简编》,1984年出版[1]

编纂渊源[编辑]

元代曲家大多为潦倒文人,既鲜知遇于当时,复少显扬于后世。散曲更因为篇幅短小,更容易遗佚。元代除张可久乔吉张养浩三人作品有个人曲集流传外,大多数的不传于世。在后世所编的曲谱、曲总集 中虽有搜罗一些作品但也并非所有作品都能网罗收入,盖当时不重视这种文学也 。自元明以来散曲作品、作家的数字(包括有无名氏的曲),大约如下:

  • 杨朝英《阳春白雪》50余人
  • 杨朝英《太平乐府》80余人
  • 佚名《乐府新声》10余人
  • 佚名《乐府群玉》:专选小令,按作家编列。共存 21家627首。
  • 张禄《词林摘艳》40人
  • 郭勋《雍熙乐府》
  • 锺嗣成录鬼簿》130人
  • 朱权《太和正音谱》187人
  • 任二北《散曲之研究》208人
  • 任中敏《散曲概论》227人(按,仅统计资料,没有详细罗列有哪些人。)
  • 陈乃干《元人小令集》95人(按,仅收小令)
  • 隋树森《全元散曲》213人

这些本子也由于是一种通俗文学,在刊刻校勘比较随便,不经一番整理是很难读得通的。及至后来,对元代戏曲也不是很重视,有很多作品就开始亡佚散失。进入20世纪以后,逐渐对元代戏曲文学开始重视,但苦无相关文献资料可以运用,隋树森在〈全元散曲自序〉中就说出了研究上的三大困难在于资料的匮乏与取得不易(如孤本)。这种状况不改善就会影响学术研究的发展。因此就此一部能反映元代散曲作家作品的总集酝酿而生。

内容[编辑]

《全元散曲》分上、下两册,收入自金代元好问迄元末明初汤式谷子敬等人的散曲213家(在《全元散曲简编》作220人),以及元代和元末明初的无名氏散曲作品(先小令,后套曲),总共小令3853首(加补遗约3885首),套曲450余套(在《全元散曲简编》作470套),另有些元代作者的散曲残曲未记入。所收录小令、散套作品基本上都是北曲,除了极少数无名氏作品是南曲。其排列次序则资这宫调曲牌排列顺序:北曲排列依李玉北词广正谱》,附录南曲则根据沈璟南曲谱》排列。

《全元散曲》相关资料取舍上共参考、校阅了元、明两代的散曲总集和别集,以及相关曲谱、曲话、文集、词集、词话、史书、方志、笔记类书道藏及有关书目/材料约117种。除此之外,作者还采用天一阁《小山乐府》、《笔花集》、稿本《南北词广韵选》、残本《北宫词纪外集》等珍本,加以补充和校勘。此书书前有自序与引用书目;末尾附有《作家姓名别号索引》及《作品曲牌索引》,这两个索引对于专门研究者有极广泛的用处。

注释[编辑]

  1. ^ 隋树森. 全元散曲简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 1. 

参考资料[编辑]

  • 隋树森. 《全元散曲》,自序. 中华书局. 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