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北京的回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京,有一个庞大的回族社区,根据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北京有回族249223人,占该市总人口的2.35%。截至2010年,回族是该市第二大少数民族,仅次于满族。回族人遍布整个城市但高度集中于某些社区,如牛街

历史[编辑]

从公元10世纪开始,穆斯林就一直出现在北京。牛街清真寺就建于当时。

在元朝,北京成为中国伊斯兰教的中心,穆斯林有分参与大都的设计和建设。13世纪,北京的穆斯林人口有3000户。在明朝初期,该市的个别穆斯林被政府授予政治和宗教头衔。在清朝,这座城市对穆斯林变得更加重要,因为它是中国穆斯林之间知识和文化交流的枢纽。

在民国时期,北京的穆斯林通过促进伊斯兰教育和文化以及对国家的爱国主义,在政治动荡中幸存下来。自1949年以来,北京一直是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和中国伊斯兰教学院的中心,帮助组织北京和中国的穆斯林社区。

人口[编辑]

1982年的人口普查显示,北京有184,693人是回族,约占北京总人口的2%,占少数民族人口的57%。

分布[编辑]

教育[编辑]

2011年的一篇论文指出,牛街和更广泛的(现已解散)宣武区有专门针对回族学生的特殊小学。其中一所学校的校长说,他们的目标是用伊斯兰教育来补充中国的国家教学标准,一位教师说,他们的目标是确保回族学生能够接受高等教育并融入更广泛的中国社会。

经济[编辑]

北京的回族多从事餐饮业,截至1996年,回族在北京经营着数百家伊斯兰餐馆。

宗教[编辑]

截至2017年,北京约有70座清真寺。通常一座回族清真寺的存在表明附近居住着500名回族人或100个回族家庭。

参考[编辑]

Gladney, Dru C. Muslim Chinese: Ethnic Nationalis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Volume 149, Issue 149 of Harvard East Asian monographs, ISSN 0073-0483).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1996. ISBN 0674594975, 9780674594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