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四山公立学校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四山公立学校
Sze Shan Public School[1]
地址 香港九龙茶果岭茶果岭道茶果岭村
类型公立村校
隶属茶果岭乡公所
创办日期1952年
关闭日期1993年
学区观塘区
校色  蓝色  黄色

四山公立学校(英语:Sze Shan Public School),是一所昔日位于香港茶果岭村、现已关闭的男女子公立小学。该校于1952年创立,毗邻茶果岭天后庙[2],1993年因同区学生到市镇求学致收生不足而停办。现址由新域剧团及体艺90'S康体训练中心使用[3][1]。1946年兴建鲤鱼门海滨学校前,鲤鱼门区的学生,尤其是升读小五及小六级的学童只能步行到茶果岭的四山义学上学[4][5]。而四山公立学校是茶果岭三所曾经营办的小学之一,其余两所为岭东学校和明德学校[6]。兴建学校的石材采自茶果岭村后的石矿场山丘[6]。校名中的“四山”是指九龙四山,即牛头角晒草湾、茶果岭和鲤鱼门[7]

校政管理[编辑]

*以下为未完成列表。请协助补充相关资料。

历任校监
  • 1952年4月至9月:李谭安 先生(没有上任)[8][9]
  • 1952年至1953年:邓福 先生[9][10]
  • 1953年至1963年:罗添 先生[11][12][10]
  • 1963年至1967年:张育文 先生[10]
  • 1967年至1969年:邓福 先生[10]
  • 1969年至1972年:叶耀文 先生[10][13]
  • 1972年至?:罗添 先生[13]
历任校长
  • 1952年4月至1952年8月:金宝清 先生[9]
  • 1952年至1964年:黎昌期 先生[9]
  • 1964年至1978年:张志光 先生[10][13]
  • 1978年至?:何其远 先生[13]

学校历史[编辑]

四山公立学校的前身为建于1940年[14]、位于茜草湾天后宫(当时的茜草湾安置区范围)内的四山义学[15],后来由于义学为了迁就亚细亚火油公司火油库的建筑工程,引起村民不满[16],所以经时任华民政务司杜德与四山居民各方商议解决方案后于1946年清拆[17]。杜德、华人庙宇委员会和茶果岭的村民发起向港九绅商名流如霍英东的募捐活动[8][9],最终筹得经费,获教育司署补助四万多元[9],且花费共十万元由香港建筑商伍华创办的生泰建筑公司承接学校的建设[9]。1951年由副华民政务司锺境培督导成立四山建校筹备委员会[14]。1952年重建楼高二层的义学,并将之命名为“四山公立学校”[17],由杜德主持校舍开幕仪式[18][8]。同年4月,由邓日创立的岭东学校向新界汉民视学处提出学校合并要求[注 1],把岭东学校并入四山公立学校[9]

学校开办时,正值观塘未被开发之时[19];除了村民之外,入学者尚有来自周边地区的求学者[20]。小一至小六年级入学者计有约一百人[9]。自1954年起,该校的学生人数上升。1955年增加班级以让更多学童入学[21]。但因仅有的六个课室不足以满足教学需求,校方于是改以上、下午班的半日制模式上课[10][21]。1960年,四山公立学校的学生人数超过四百人,教师数目增加了七个人[10][21]。而在1974年初的校园内,学校具备课室、图书室、校长室、厨房、储物室、水厕以及体育操场[9][8][21],另曾邀得英军工程部协助搭建铁制活动讲台以供集会或作舞台使用[13]。及后于1980年安达臣石矿场公司义务赞助在校园后方的山坡兴建花圃[22]1982年,出于保安原因,校方得到茶果岭乡公所捐助,在学校操场加建十呎高、长二百余呎的铁丝网[21]。又于全校课室安装百叶帘,同时为学校加装音响中心设备及购入学生壁报板、上课自动响钟、公文钢柜、节奏音乐乐器、图书教具、教师办公桌等物资[21]

直至1993年,观塘区学校林立,加上入学人数逐渐减少,令四山公立学校结束办学[23]。停办前,早期入读生在完成小四课程升上小五年级时,升班人数会减半,因此不少学生会留级或另觅出路[24]。2010年代末,政府计划发展茶果岭村,已丢空的四山公立学校是其中一个拟保留建筑物[25]

著名/杰出校友[编辑]

注释[编辑]

  1. ^ 在1950年代至1970年代初,教育司署仍然把四山公立学校列入乡村学校,隶属新界区。后因交通不便而被列入香港区。当政府发展观塘市镇后,交通情况改善。教育司署于是再更改四山公立学校的所属区域为九龙区。为了改善厕所的卫生问题,校方在1972年与教育司署、工务局及卫生署达成共识兴建水厕,学校不再使用旱厕。此后的所属区域为九龙区。
  2. ^ 关于罗家英就学的资料出自香港电台第二台广播节目《守下留情》于2016年7月18日播出的访问“国产凌凌漆系列二 嘉宾 罗家英 - 少年家英哥的简朴生活”。

参考来源[编辑]

  1. ^ 1.0 1.1 四山公立學校校舍用地 (PDF). 规划署. 2019 [2021-01-2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2-08). 
  2. ^ 將軍澳 - 藍田隧道的建議方案 (PDF). 观塘区议会. 2012-02-02 [2021-01-2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10-14). 
  3. ^ 一般資料. 新域剧团. [2021-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2). 
  4. ^ 梁炳华. 觀塘風物誌 (PDF). 观塘区议会. 2008: 108 [2021-01-3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7-16). 
  5. ^ 鯉魚門海濱學校 百年啟蒙. 龙周. 2018-03-08 [2021-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3). 
  6. ^ 6.0 6.1 茶果嶺 由教育至龍舟競賽. 在地‧餐桌‧小旅行. [2021-01-29]. 
  7. ^ 茶果嶺村民毋忘歷史與人情味 九龍現存寮屋區之一. 信报. 2019-12-12 [2021-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3). 
  8. ^ 8.0 8.1 8.2 8.3 華民政務司主持 四山公立學校開幕. 华侨日报. 1952-04-05: 5 [2021-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3). 
  9. ^ 9.00 9.01 9.02 9.03 9.04 9.05 9.06 9.07 9.08 9.09 茶果岭乡公所. 茶果嶺鄉民聯誼會成立十八週年紀念暨第十屆委員就職典禮. 茶果岭乡公所. 1982: 42 [2023-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03. 
  10.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茶果岭乡公所. 茶果嶺鄉民聯誼會成立十八週年紀念暨第十屆委員就職典禮. 茶果岭乡公所. 1982: 43 [2023-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03. 
  11. ^ 四山公立學校 羅添辭校監職. 香港工商日报. 1963-11-21: 6 [2021-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4). 
  12. ^ 四山公立學校舉行 第二屆校董就職禮. 华侨日报. 1953-09-05: 10 [2021-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4). 
  13. ^ 13.0 13.1 13.2 13.3 13.4 茶果岭乡公所. 茶果嶺鄉民聯誼會成立十八週年紀念暨第十屆委員就職典禮. 茶果岭乡公所. 1982: 44 [2021-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03. 
  14. ^ 14.0 14.1 茶果岭乡公所. 茶果嶺鄉民聯誼會成立十八週年紀念暨第十屆委員就職典禮. 茶果岭乡公所. 1982: 41 [2021-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03. 
  15. ^ 梁炳华. 觀塘風物誌 (PDF). 观塘区议会. 2008: 20 [2021-01-3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7-16). 
  16. ^ 茶果岭乡公所. 茶果嶺鄉民聯誼會成立十八週年紀念暨第十屆委員就職典禮. 茶果岭乡公所. 1974: 39 [2023-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03. 
  17. ^ 17.0 17.1 梁炳华. 觀塘風物誌 (PDF). 观塘区议会. 2008: 106 [2021-01-3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7-16). 
  18. ^ 四山公立學校李基紀念醫局 今日開幕. 华侨日报. 1952-04-04: 5 [2021-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9). 
  19. ^ 【村校校歌】茶果嶺村校花甲舊生 唱校歌謝師恩:當年放學即跳海. 香港01. 2019-02-18 [2021-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3). 
  20. ^ 將軍澳-藍田隧道系列:不遷不拆茶果嶺四山小學. 独立媒体. 2010-07-12 [2021-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2). 
  21. ^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梁炳华. 觀塘風物誌 (PDF). 观塘区议会. 2008: 107 [2021-01-3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7-16). 
  22. ^ 茶果岭乡公所. 茶果嶺鄉民聯誼會成立十八週年紀念暨第十屆委員就職典禮. 茶果岭乡公所. 1982: 45 [2023-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03. 
  23. ^ 茶果嶺今昔變遷. 灼见名家. 2016-07-05 [2021-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5). 
  24. ^ 偏居鬧市四世紀茶果嶺村 終到命運關口. 大学线 第145期. 2019-12-21 [2021-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6). 
  25. ^ 茶果嶺天后廟風水林等擬保育活化. 头条日报. 2020-09-01 [2021-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3). 
  26. ^ 26.0 26.1 愛心麵家 鐵皮下煮出人情味 (PDF). 星岛日报. 2013-08 [2021-01-29]. 
  27. ^ 周日休遊2:大麻石 前世.今生. 香港苹果日报. 2012-11-25 [2021-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2). 
  28. ^ 寮屋區歌手藝人輩出. 文汇网. 2020-11-06 [2021-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3).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