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圣寺
外观
奉圣寺,全名“十方奉圣禅寺”,位于太原市晋祠南端。
历史
[编辑]奉圣寺本是唐朝开国功臣鄂国公尉迟敬德的别墅,唐高祖李渊武德五年(622年)奉敕舍宅创建为寺,赐额“十方奉圣禅寺”。1213年,蒙古兵攻太原时毁于战火。元代由高僧洪智重建[1]。1950年,占据奉圣寺的一所疗养院拆除寺院的全部建筑。1979年,根据山西副省长兼太原市委书记岳维藩提议,在晋祠内奉圣寺原址重修奉圣寺,从各处搬迁来元、明建筑精品,分别迁建为中轴线上的大雄宝殿、过殿、山门。
建筑
[编辑]原奉圣寺规模宏大,前后三进,东西中轴线长126米,面积4158平方米。现存建筑系1980年前后迁建[2]。
- 山门:由景清门(晋祠早期山门)迁建于此。创建于元代,单檐歇山顶,高10.5米。面阔五间,进深四椽。殿顶精美的琉璃为明代烧制。
- 过殿:由汾阳二郎庙迁来,建于元至元十七年(1280)。悬山顶,面阔三间,进深四椽。
- 大雄宝殿:由太原东山马庄芳林寺迁来,创建于宋熙宁二年(1069年),明代重修[3]。大殿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八椽,高13.5米。斗拱粗大,出檐达两米。殿内两山及后檐墙壁画36幅。
- 前院:前院南北两侧碑廊中,陈列唐圣历二年(699年),高僧什刹难陀所译八十卷《华严经》。武则天为之作序。抗日战争时期曾藏于八里外的风峪石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