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多煌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朱多煌 (1536年1月19日—1593年),芾斯[1]少悬江西南昌府新建县人,祖籍河南锺离县(今安徽凤阳县[2][3]明朝宗室奉国将军[4]

生平[编辑]

弋阳荣庄王朱奠壏玄孙[5]。弋阳僖顺王朱觐鐰曾孙[6]。镇国将军朱宸𣽝孙。辅国将军朱拱桧长子[7][8]清初书画家八大山人伯祖父[9][10][11]。其父豪爽喜客,擅长写,著有《负初集》二卷。多煌性格恭顺谨慎、事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与弟弟奉国将军朱多炡、朱多燝、朱多炤等人[12]皆用文才结交遍布远近各个地方的朋友,诸位堂兄弟以及子侄辈个个都会解说六经并擅长书法,与家人相处也都很和睦融洽[13]

万历五年十月初四日(1577年11月13日)弋阳王朱多焜薨逝[14]万历六年五月初一日(1578年6月5日)其叔父镇国将军朱拱椓觊觎得到管理府事的资格,便将装满银锭的酒坛,送给南昌府知府王三锡,王三锡会见上司举发其贿赂官员的行径,江西巡抚刘尧诲将此事上奏明神宗,明神宗遂革去拱椓禄米一年,且不许其管理府事[15]

同年九月十五日(1578年10月15日)弋阳王府各支宗室为了保障自家私人财产,再次不断上朝廷,请求设立弋阳王府宗理一事,至此,明神宗准许多炡聚集全族族人商讨,从弋阳王府旁系子孙中推举一人作为王府宗理,最终以多煌贤劳素著、伦序相当、众心歆服为由,举荐多煌担任弋阳王府宗理,明神宗依从宗室们推举的人选,命多煌管理弋阳王府事,并下达一份敕书给予多煌[16]

万历二十一年六月初七日(1593年7月5日)礼部上奏弋阳王多焜无子国除,与其关系亲近的则为叔父拱椓,拱椓早年因贿赂官员的缘故被革去禄米一年,并不许其管理府事,故由多煌管理府事,多煌乃弋阳庄僖王朱宸汭幼弟镇国将军朱宸𣽝之孙,不属于弋阳庄僖王直系派下子孙,认为多煌虽受命管理府事,但岂有非直系派下子孙去奉祀弋阳庄僖王之事?拱椓虽固然有罪,但又怎能罚及拱椓诸子?于是明神宗下令多煌仍旧为王府宗理,并改由宸汭之孙,拱椓之子辅国将军朱多荧奉祀弋阳王府宗庙[17]

同年冬,江西布政使按察使逐条列举多煌政绩、品行道义优良,明神宗原本欲下诏褒扬赞许多煌,没过多久,多煌旋即因病去世,享年五十八岁[18]万历二十二年四月二十六日(1594年6月14日)其长子镇国中尉朱谋𡉟奏请朝廷恤典,朝廷决定加祭一坛吊祭多煌[19][20]

家庭[编辑]

嫡妻淑人熊氏早逝,后多煌更是坚持不续弦,一人独处书斋长达二十六年[21]。两人共育有朱谋𡉟、朱谋𧽎、朱谋𧽊、朱谋重四子[22],皆封镇国中尉

著作[编辑]

著有《委蛇集》四卷[23][24]

注释[编辑]

  1. ^ 表字取自《诗经·小雅》斯干篇中的朱芾斯皇之句, 皇同煌,音义皆同。
  2. ^ ·张廷玉等,《明史》(卷1):“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讳元璋,字国瑞,姓朱氏。先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父世珍,始徙濠州之锺离。生四子,太祖其季也。”
  3. ^ ·佚名,《故宁献王圹志》:
    “王讳权,
    大明太祖高皇帝第拾陆子,母杨氏。王生于洪武拾壹年伍月
      初壹日。贰拾肆年肆月拾叁日,册封为宁王。贰拾柒年叁
      月贰拾叁日,之国大宁。永乐元年叁月初贰日,移国江西
      南昌府。王天性惇实,孝友谦恭,乐道好文,循理守法。
    皇上绍承大统,以王至亲,恩礼加厚,而王事
    上益谨弗懈。正统拾叁年玖月拾伍日,以疾薨,享年柒拾有壹。
      讣闻,
    上感悼,辍视朝三日,赐谥曰献,遣官致祭。先是,豫营坟园于其
      国西山之原。比薨,以正统拾肆年贰月贰拾壹日葬焉。妃
      张氏,兵马指挥张泰之女,先薨。子陆人:长庄惠世子磐烒,
      次未名,皆先卒;次临川王磐熚;次宜春王磐烑;次新昌王
      磐炷;次信丰悼惠王磐㷬。女拾肆人,俱封郡主。孙男捌人:
      宁世孙奠培,临川长子奠𫭢,宜春长子奠坫,镇国将军奠
      𫮃、奠垒、奠堵、奠壏、奠埦。孙女拾贰人,封县主肆人,余在室。
      曾孙拾人,未封。於乎!王以
    帝室至亲,藩辅老成,进德之功,逾老不倦,敬上惠下,始终一诚,
      比之古昔贤王,殆不多让。正宜藩屏
    朝廷,永膺多福,而遽至于大故,是固有命。然福寿兼全,哀荣始
      终,亦可以无憾矣。谨述大㮣,纳诸幽圹,用垂不朽云。谨志。
      正统拾肆年贰月贰拾壹日。”
  4. ^ 民国·朱兆藩,《盱眙朱氏八支宗谱》(卷5):《盱眙朱氏八支宗谱》:“拱桧长子 多煌 字芾斯,号少悬。封奉国将军。明嘉靖十五年丙申九月十一日申时生。”
  5. ^ ·张廷玉等,《明史》(卷117):“奉国将军朱多煌,惠王第五子弋阳王奠壏五世孙也。”
  6. ^ ·朱谋㙔,《藩献记》(卷2):“弋阳奉国将军多煌,僖顺王曾孙也。”
  7. ^ 民国·朱兆藩,《盱眙朱氏八支宗谱》(卷4):“觐鐰三子 宸𣽝 号云峯,封镇国将军。明成化二十年甲辰正月十六日午时生,明嘉靖五年丙戌六月十三日未时卒,历年四十三。……子五,拱柹、拱楅、拱桧、拱㮢、拱(万历江西省大志卷三作“拱𣕈”)。”
  8. ^ 民国·朱兆藩,《盱眙朱氏八支宗谱》(卷4):“宸𣽝三子 拱桧 字汝楫,号竹隐,封辅国将军。明正德八年癸酉正月十八日巳时生,明嘉靖三十年庚申十二月十八日亥时卒,享寿四十八。……著有《负初集》二卷行世。……子六,多煌、多炡、多燝、多炤、多𭵵、多𬋙。”
  9. ^ ·朱谋垔,《画史会要》(卷4):“弋阳王孙多炡,字贞吉,号瀑泉,南昌人。爵奉国将军。颖敏绝人,善诗歌兼绘事,见古名人墨迹,一再临之,如出其手,山水得二米家法,写生更妙,词人之笔寄情点染画家,蹊径脱略远矣。”
  10. ^ ·黄安平绘《个山小像》之彭文亮跋
    :“个翁大师像赞
    瀑泉流远故侯家,九叶风高耐岁华;草圣诗禅随散逸,何须戴笠老烟霞。       湖西彭文亮。”
  11. ^ ·黄安平绘《个山小像》之饶宇朴跋:“个山綮公、豫章王孙贞吉先生孙也。少为进士业,试辄冠其侪偶,里中耆硕,莫不噪然称之。戊子,现比丘身。癸巳,遂得得下法于吾耕庵老人,诸方藉藉,又以为博山有后矣。间以其绪于为书口画若诗,奇情逸韵,拔立尘表。予常谓:“个山子每事取法古人,而事不为古人所缚,海内诸鉴赏家亦既异喙同声矣。”丁巳秋,携小影重访菊庄,语予曰:“兄此后直以贯休、其己目我矣!”咦!栽田博饭,火种刀耕,有先德,䦆头边事在翁里,何曾失却!口口予且喜,圜悟老汉脚跟点地矣。鹿同法弟饶宇朴题并书。”
  12. ^ 明中晚期江西诗、文社集活动的发展与动向 - 国立阳明交通大学
  13. ^ ·焦竑,《国朝献征录》(卷1):“父拱桧,豪爽喜客,善诗,著负初集二卷。煌恂谨孝友,与弟炡、燝、炤皆用文雅结友遍远近,子弟群从莫不解艺善书,一门之内雝雝焉。”
  14. ^ 民国·朱兆藩,《盱眙朱氏八支宗谱》(卷4):“拱樻之子,号洪泉,袭封弋阳王。谥曰恭懿。明嘉靖元年壬午九月十八日寅时生,十五年丙申四月授封为镇国将军,三十三年甲寅六月奉管理临川、宜春、瑞昌、弋阳王府事。明万历五年丁丑十月初四辰时薨。以后推贤管理奉祀。”
  15. ^ ·顾秉谦等,《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75):“万历六年五月辛亥朔,弋阳王府镇国将军拱椓觊管府事,用银装盛酒镡,投送南昌府知府王三锡,三锡会官举发,抚按奏闻,革拱椓禄米一年,不许管理府事。”
  16. ^ ·顾秉谦等,《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79):“万历六年九月……癸亥,先是弋阳王多焜薨逝无子,各支宗室利其产业,骋辞执奏不已,至是准奉国将军多炡等合族,会推得本支嫡长奉国将军多煌,系弋阳僖顺王之孙,今薨王,小功之弟贤劳素著、伦序相当、众心歆服、部以为言,上从之。命多煌管理府事,写敕与之。”
  17. ^ ·顾秉谦等,《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261):“万历二十一年六月……庚寅,礼部题弋阳恭懿王多焜故绝,其亲支则拱椓也。先年缘罪议革,故以管理夺属多煌,夫多煌者,庄僖王宸汭之弟宸𣽝者之孙,于庄僖而下皆别支也,虽叨管理,岂应祭非其祖?拱椓信为有罪,何当罚及其嗣?今多煌已奉敕管理矣,其奉祀合令,辅国将军多荧即以本爵专主奉祀本府宗庙,从之。”
  18. ^ ·焦竑,《国朝献征录》(卷1):“万历癸巳冬,两台疏举煌政𪟝、行谊高等,上方欲下诏褒予,会煌病卒。”
  19. ^ ·朱谋㙔,《藩献记》(卷2):“诏遣郡太守加祭一坛,盖殊典云。”
  20. ^ ·顾秉谦等,《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272):“万历二十二年四月……甲戌,弋阳王府管理奉国将军多煌曾经抚按举荐,多煌子谋𡉟请恤典,部议加祭一坛为贤宗劝报,允。”
  21. ^ ·朱谋㙔,《藩献记》(卷2):“先是熊淑人早卒,将军鳏,义不更娶,独处斋阁者二十六年。”
  22. ^ ·何乔远,《名山藏》(卷40):“子谋𡉟、谋𧽎、谋𧽊、谋重并娴词藻,善承父志。”
  23. ^ 《明代藩府著述辑考》,陈清慧,2009年第2期,第59-69页,《古籍整理研究学刊》双月刊
  24. ^ ·陈梦雷,《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文学典》(卷132):“多煌廉静寡欲,与弟多炡、多燝、多炤皆用文雅结交遍远近,诸子谋𡉟、谋𧽎、谋𧽊、谋重,又娴词藻,善承父志。暇则开园亭,与宾从雅歌赋诗以为乐。著《委蛇集》四卷。”

参考文献[编辑]

  • 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点校本
  • 佚名,《故宁献王圹志》
  • 朱兆藩,《盱眙朱氏八支宗谱》
  • 朱谋㙔,《藩献记》
  • 朱谋垔,《画史会要》
  • 顾秉谦等,《明神宗显皇帝实录》
  • 何乔远,《名山藏》
  • 陈清慧,《明代藩府著述辑考》
  • 陈梦雷,《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原因:明神宗封之
明朝弋阳王府宗理
1578年-1593年
空缺
下一位持有相同头衔者:
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