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墉 (国大代表)
外观
谢墉(1924年12月-2013年1月14日),原名谢国棣,号雪琴,四川省兴文县人,民国36年(1947年)因兴文县选区退让给中国青年党当选四川省兴文县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
父廷猷,字蘅溪,大清廪生,曾任峨嵋县知事等职。母胡桂芬,古宋县人,识文字,能唱读民间流行剧本。
- 兴文县文庙女子小学
- 古宋初中
- 民国27年(1938年),改入由南京内迁江安县的国立戏剧专科学校
- 民国28年(1939年)—民国38年(1949年),历任中国国民党后方勤务部政治部政工大队队员,27军政治部话剧团导演,中国青年党中央干事、总收发员、秘书等职
- 民国30年(1941年),在重庆投考武昌中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以高中毕业的族兄谢墉名字报考被录取。如以同等学力(她不但没有读高中,连初中也仅读过一年)报考须多考两科。此后便更名为谢墉。
- 在读中华大学时,深得系主任余家菊器重,收为义女,并介绍加入中国青年党。在大学毕业后,余家菊在南京任职,要她继续深造,乃去上海大夏大学教育系三年级插班,兼任某中学教师和时事新闻日报特约编辑。
- 中华日报编辑[3]
- 民国36年(1947年),因退让当选为四川省兴文县选出之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4]
- 执教于重庆西南中学(今重庆教育学院)。
- 1951年,因特嫌被抓捕,判刑7年。
- 1958年,提前释放。
- 1964年,清放回家,旋即失业(接受管制)。
-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綦江县回到其夫处(其夫为民革党员)。
- 1980年,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 1983年3月,根据中共重庆市委及市委统战部的要求,安排为重庆市九龙坡区政协委员。
- 2010年1月25日,中共重庆市九龙坡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上门慰问谢墉[5]
文史文章
[编辑]- 《抚今思昔爱党情》编入《重庆政协五十年》
- 《忆先父谢廷猷》编入《重庆文史资料》
- 《回忆抗日战争二三事》编入《重庆市九龙坡区老干部回忆录》
参考资料
[编辑]- ^ “关于原国民党国大代表谢墉被安排为九龙坡区政协专职委员,解决生活费、医药费、住房等问题的经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九龙区委员会文史工作委员会,《九龙文史》第9辑,第117-118页
- ^ “国大代表谢墉”,谢绍衡,政协兴文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 《兴文县文史资料》第9辑1993.12,第88-91页
- ^ 《第一届国民大会专辑》民国37年11月 何汉章编辑 东方出版社,第16页
- ^ 四川省兴文县国民大会代表选举结果,周绍伊以12000余票当选,陈临云获10000余几百票,罗天祥得2000余票,王雨宣得400余票,谢庸最少得100余票;但总选所却要周“义让”与谢,以致仅获100余票的谢镛竟成为国大代表。“兴文县选举国大代表是一场政治闹剧”,兴文县政协委员兰次瑜,政协兴文县文史研究委员会编,《兴文县文史资料》第5辑,1989,第3-9页
- ^ 2010年1月25日,中共重庆市九龙坡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刘瑞江上门慰问民革党员93岁的谢墉。[永久失效链接],于2010年9月9日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