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颛愚和尚全身法塔

坐标29°05′40″N 115°34′38″E / 29.09444°N 115.57722°E / 29.09444; 115.57722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颛愚和尚全身法塔临济宗高僧颛愚观衡和尚(1579-1646)的祖师塔。颛愚和尚崇祯年间应请住持云居山真如禅寺,中兴古道场。圆寂后,其灵骸由弟子迎云居山,以彰道化,名为“颛愚观衡和尚全身法塔”。[1]

塔位于云居山仰天塘东北侧约350米处,象王峰南麓山坳中。

座落位置[编辑]

座落于云居山仰天塘东北侧约350米处,即象王峰南麓山坳之中。距真如禅寺约7公里。 [2]

塔座方位[编辑]

  • 座向:座西朝东。
  • 高度:516.6米
  • 纬度:29.094444
  • 经度:115.577222

建造年代[编辑]

  • 始建年代:依据铭记载,原迎灵龛归云居建塔于东静室,后于清世祖顺治18年(1661)众弟子共议徙于常住之东向,于此云居山之仰天坪上而重建此全身法[3]
  • 修复年代:文革中法遭毁损,而于1985年由真如禅寺常住加以修葺恢复。

碑石镌字[编辑]

  1. 主体石碑正面上镌有楷体竖列文字“云居中兴颛愚衡和尚全身法塔”字样
  2. 北侧石碑镌有三组楷体文字之铭,其一,有进士兵科给事中熊德阳所撰《云居中兴颛愚衡和尚塔铭》;其二,为曹洞正宗第三十三世金陵栖霞寺道盛 [4]和尚撰《云居中兴颛愚和尚塔铭》;其三,为进举撰《重迁颛愚和大师塔铭》。
  3. 现见于石碑所刻文字,进士熊文举所撰之铭曰:“我闻师拈,臣奉于君,子顺于父,不顺非孝,不奉非辅,是曹洞宗,非临济句,正令全提,痛棒打出,是则纲常,煌如钟鼓,大哉我师,德隆化溥,性相兼融,宗教并主,流水高山,牙弦独抚,赏音者谁,衡阳五乳,我仪师慈,明月宝璐,我闻师言,弥天法雨,众生皆病,义不独愈,是担板汉,敢辞伛偻,威赫香光,孰龙孰虎,桦皮破帽,凭谁收取,云居春好,百花无数,安乐桥边,溪声未腐,宝庆不归,螺江寇阻,石城茫茫,何殊东度,临寂翛然,是日正午,振威一喝,万流截住,咸炬虽炎,何伤玉宇,美哉斯迁,金堂琼柱,浩劫济风,作镇万古。”[5]

建造艺术[编辑]

  • 建石结构:花岗岩
  • 雕刻艺术:详见《云居山新志》,第三章全山塔墓,页20-21。

参见[编辑]

引用资料[编辑]

  1. ^ 〈观衡禅师〉,页104-105,第四编人物志,第二章人物志,《云居山新志》。
  2. ^ 〈颛愚和尚全身法塔〉,页20-21,第一编总论,第三章全身塔墓,《云居山新志》。
  3. ^ 引用自CBETA, J28, no. B219, p. 773c3-11。
  4. ^ 栖霞道盛,见X86n1600_p0304a15(19):存档副本. [2011-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21). 
  5. ^ 《紫竹林颛愚衡和尚语录》,卷20,CBETA, J28, no. B219, p774b8-18。

外部链接[编辑]

  1. 中国佛寺志《云居山志》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0314225228/http://buddhistinformatics.ddbc.edu.tw/fosizhi/ui.html?book=g074
  2. 地名规范数据库: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0618031039/http://dev.ddbc.edu.tw/authority/place/index.php 〈颛愚和尚全身法塔〉,ID No :CN0360425T02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