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阿里山极限挑战王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里山极限挑战王国际脚车竞技暨自我挑战活动,乃为一项形似“环法脚车赛”之高山脚车赛事。

历史[编辑]

竞赛日期原定计划为2011年7月3日(星期日)5时30分-11时50分,后来亦已顺利按原定计划地点与时间2011年7月3日(星期日)成行,而实际参赛人数为2,507名选手。[1]

主办单位是中华民国城市生活运动协会(Powered By C2C CREATION),而嘉义县(市)政府、公路总局第五区工程处、嘉义林管处、阿里山国家风景区管理处等机关,为基于运动观光及“阿里山低碳旅游”之推展,特提供相当之行政协助。

赛事[编辑]

2011年/台湾(阿里山)[编辑]

  • 活动特色(Event Features):
    • 一级坡等(Catgory One Mountain Stage)
近2,100米海拔,平均坡度3.62%,坡度指数134.7,征服环法脚车赛一级山岳。
    • 阿里云海之巅(ALISHAN The Summit of Clouds)
    • 极限挑战王奖章(King Extreme Medal)
    • 能源小站(Energy Stop)[2]
(A站)水站- 阿里山公路34.5公里处。
(B站)能量小站- 阿里山公路51.0公里处。
(C站)能量小站- 阿里山公路66.0公里处(迷糊步道)。
(D站)水站- 阿里山公路79.0公里处。
    • TUAA完赛纪念卡(TUAA Sports Card)

竞赛资格判定[编辑]

  • 运动健将组(Elite Class)
限额:200人,每队人数以10人为限。
年满15岁,(民国85年/1996年)以前(含)出生,身具长途脚车公路登山竞赛经验者。
自我评估足以胜任运动健将组(Elite Class)之选手。
凡具有UCI认定三级以上职业选手资格,以及2010年至2011年曾参加过亚运、世青、亚、奥运、世界杯、亚洲锦标赛之选手等,必须以运动健将组(Elite Class)参赛。
车体配备限定:仅限公路车。为避免影响比赛进行,仅可使用标准弯把,至于(休息把、计时车牛角把、全封闭式之碟轮、刀轮)均不可于赛场上使用。
  • 自我挑战组 (Citizen Challenging Group)
限额:2,000人。
男子组:
M1组/年龄15~24岁,(民国85~76年/1996~1987年)(含)出生。
M2组/年龄25~29岁,(民国75~71年/1986~1982年)(含)出生。
M3组/年龄30~34岁,(民国70~66年/1981~1977年)(含)出生。
M4组/年龄35~39岁,(民国65~61年/1976~1972年)(含)出生。
M5组/年龄40~44岁,(民国60~55年/1971~1966年)(含)出生。
M6组/年龄45~49岁,(民国54~51年/1965~1962年)(含)出生。
M7组/年龄50~54岁,(民国50~46年/1960~1957年)(含)出生。
M8组/年龄55岁以上,(民国45年/1956年)以前出生。
女子组:
W1组/年龄34岁以下,(民国66年/1977年)以后出生。
W2组/年龄35岁以上,(民国65年/1976年)以前出生。
车体配备限定:任何车种,但以人力动力为限。

竞赛场域[编辑]

  • 起点会场:嘉义县北回归线太阳馆。
  • 比赛场地:
  • 赛场路况(最新公告/6月30日):有关台18线阿里山公路部分拓宽工程于7月3日活动当天工程单位之配合,经多次协调后,概述如下:
1. 于活动前,工程单位会将相关“路面施作平整”,虽说如此,但挑战者还须小心通行。
2. 工程路段只占挑战路线总长度不到1%,请勿逞快,请妥善分配体能状况。
3. 工务段因工期合约问题无法全日停工,但为配合此活动之顺利进行,选手预计通过时段,将会暂停大型机具之施工进行。
4. 大会将于各工程段加派裁判,于活动当日,协助选手顺利通行,请选手务必配戴脚车安全帽,并贴上挑战号码贴纸,以供裁判判别。

竞赛距离与时限[编辑]

  • 挑战距离(Distance):约75公里。
  • 高度(Height):海拔2,174米。
  • 挑战路线 (Route):[3]
嘉义县北回归线太阳馆出发(0.0K)→
博爱路→右转世贤路三段→直行世贤路四段→右转吴凤南路→左转立仁路→右转弥陀路→直行忠义桥→直行忠义路→左转阿里山公路→
顶六(9.0K/海拔100米)→
隆兴(14.0K/海拔200米)→
触口(20.0K/海拔300米) →
龙美(36.6K/海拔1,070米) →隙顶→
龙头(45.8K/海拔1,260米)→
石桌(51.0K/海拔1,280米)→
十字路(63.0K/海拔1,520米) →
阿里山公路87公里处(合计约75.0K/海拔2,174米)。

比赛名次与相关奖励[编辑]

竞技别 名次 选手 背号 竞赛成绩 奖励
Elite Class
运动健将组
第一名 Christopher Smith 003 2时46分10秒05 奖金新台币65万元整、奖杯乙座及
阿里山极限挑战王冠军衫乙件
第二名 冯俊凯 051 +0分35秒52 奖金新台币15万元整、奖杯乙座
第三名 矢部周作 012 +2分43秒41 奖金新台币 5万元整、奖杯乙座
第四名 范永奕 035 +2分47秒19 奖金新台币 1万元整、奖杯乙座
第五名 朱梵心 013 +3分09秒90 奖金新台币 1万元整、奖杯乙座
第六名 李伟诚 022 +3分55秒58 奖金新台币 1万元整、奖杯乙座
第七名 张伟铠 040 +4分24秒64 奖金新台币 1万元整、奖杯乙座
第八名 黄文忠 052 +4分37秒29 奖金新台币 1万元整、奖杯乙座
自我挑战组
男子/M1组
第一名 张闳博 1044 2时55分49秒84 奖金新台币5,000元整、奖杯乙座
第二名 刘尉杰 1076 2时56分01秒82 奖金新台币3,000元整、奖杯乙座
第三名 蔡宜勋 1081 2时57分33秒64 奖金新台币2,000元整、奖杯乙座
自我挑战组
男子/M2组
第一名 郑再宏 2255 3时01分23秒28 奖金新台币5,000元整、奖杯乙座
第二名 洪佳贤 2100 3时02分44秒86 奖金新台币3,000元整、奖杯乙座
第三名 王尧轩 2012 3时06分19秒95 奖金新台币2,000元整、奖杯乙座
自我挑战组
男子/M3组
第一名 林界明 3156 3时00分27秒04 奖金新台币5,000元整、奖杯乙座
第二名 陈颖毅 3352 3时01分26秒03 奖金新台币3,000元整、奖杯乙座
第三名 施栋沥 3200 3时05分02秒64 奖金新台币2,000元整、奖杯乙座
自我挑战组
男子/M4组
第一名 陈宜全 4283 3时05分59秒93 奖金新台币5,000元整、奖杯乙座
第二名 萧楷桦 4448 3时08分35秒16 奖金新台币3,000元整、奖杯乙座
第三名 陈镜顺 4323 3时14分00秒65 奖金新台币2,000元整、奖杯乙座
自我挑战组
男子/M5组
第一名 周晓麟 5078 3时07分40秒31 奖金新台币5,000元整、奖杯乙座
第二名 潘品华 5329 3时08分30秒88 奖金新台币3,000元整、奖杯乙座
第三名 薛文志 5360 3时10分51秒82 奖金新台币2,000元整、奖杯乙座
自我挑战组
男子/M6组
第一名 许清文 6107 3时17分05秒33 奖金新台币5,000元整、奖杯乙座
第二名 郭志坚 6111 3时17分54秒66 奖金新台币3,000元整、奖杯乙座
第三名 梁元茂 6102 3时20分07秒45 奖金新台币2,000元整、奖杯乙座
自我挑战组
男子/M7组
第一名 朱一平 7012 3时11分22秒63 奖金新台币5,000元整、奖杯乙座
第二名 廖木林 7115 3时29分42秒95 奖金新台币3,000元整、奖杯乙座
第三名 傅格林 7092 3时37分08秒08 奖金新台币2,000元整、奖杯乙座
自我挑战组
男子/M8组
第一名 曾锦川 8028 3时49分57秒37 奖金新台币5,000元整、奖杯乙座
第二名 吴春荣 8005 3时54分27秒42 奖金新台币3,000元整、奖杯乙座
第三名 黄清泉 8033 3时56分30秒05 奖金新台币2,000元整、奖杯乙座
自我挑战组
女子/W1组
第一名 张琬琳 9147 3时15分55秒16 奖金新台币5,000元整、奖杯乙座
第二名 黄合旬 9178 3时18分04秒08 奖金新台币3,000元整、奖杯乙座
第三名 李育萱 9118 3时19分48秒43 奖金新台币2,000元整、奖杯乙座
自我挑战组
女子/W2组
第一名 邱丽卿 9223 3时43分38秒31 奖金新台币5,000元整、奖杯乙座
第二名 刘秀莲 9259 3时56分01秒24 奖金新台币3,000元整、奖杯乙座
第三名 林盈汎 9218 3时58分24秒31 奖金新台币2,000元整、奖杯乙座

注释与参考文献[编辑]

相关条目[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