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主题:桃园/简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桃园是位于台湾西北部的一个直辖市,大部分是连绵不断的丘陵台地。现为闽、客、外省、原住民等多族群融合风貌,也因为工商业发达,同时是台湾引入外籍劳工人数最多的县市。目前人口数达205万人,因为交通是桃园市具竞争优势的基础,也是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国际机场可通往国内和国外,使得桃园市的人口逐年攀升。

  桃园市早期是凯达格兰平埔族的居住地,主要有南崁、霄里、龟仑、与坑仔等四部落居住于现今之桃园市范围,这四部落常称为南崁四社。郑氏在北台湾以南崁港为根据地以开屯招佃,并成为台湾北部出入的主要点。最早的正式辟地纪录为1713年(康熙五十二年),大规模的开发则在乾隆中叶之后,为台北盆地开垦的延展,因为桃园地区的发展呈现由北向南的趋势。北部的观音与新屋地区在康熙年间便已开发,后至桃园、中坜、与大溪一带,而西南部的杨梅则至1785年(乾隆五十年)才有大规模的开拓。在中国大陆移民开始大量移入之后,闽籍人士多聚于今桃园区附近之沿海地带,而粤籍人士则聚于靠内陆的中坜、平镇、杨梅、龙潭及沿海的观音、新屋,这种依籍贯分居的现象壁垒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