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韩战/存档1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我们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 布拉德利 " 这个引语是错误的、断章取义的,建议撤下。

原因何在?(请在留言后加上--~~~以资识别。)--石添小草 06:35 2004年1月25日 (PST)
错误的引用──“错误的时间、地点、敌人、战争”--cobrachen 02:17 2005年7月5日 (UTC)

美国人的心里装着天下,但是……

但是伟大的理想不一定就是正确的。任何一个民族都由自己的方式。 而且,“自由”也可能只是表面文章,实际情况,我们无从判断。

美国人心里装着天下,但不一定是"全部的"美国人,心里装的"只有"天下. 大家都是人,这是可以理解的.

请关注221.232.42.247的修改!!

匿名用户221.232.42.247对韩战双方阵亡人数做了修改,将原来的美国3万多、中国100万左右改为美国30多万、中国70万左右,这个改动比较大,请了解的人查证后修改定夺。--Mountain(Talk) 16:25 2004年4月30日 (UTC)

根据美国国防部网站公布的数字是36,570死亡[1],这是1989年后最新统计的数字。但是在美国韩战纪念碑上的数字是54000人,实际上是多算了在其他地方阵亡的士兵。[2]但是中国方面的阵亡数字就不很清楚,我看到的来自美国方面的资料都宣称达到100万左右,但是在网上查到很多数字称,中国官方的正式统计为28万人。[3]。--Formulax 02:50 2004年5月1日 (UTC)
美国国防部的说法缺乏逻辑。50-53年间没有其他规模战争爆发,和平驻军怎么可能死亡8000人。

我没记错的话,1948年全球美军加起来也不过60万人(美国国会的杰作),其中大部分还是驻在美国本土跟欧洲的,驻在日本的还要防范苏联的入侵,朝鲜战争期间驻韩美军好像从来没有超过10万人,不晓得40万美军怎么死的??? --Kerry7374 12:09 2004年11月9日 (UTC)

30多万应该是美军的伤亡人次,双方的阵亡人数应该按照双方的官方数据为准,然后再列出其他不同的说法以玆备注。--Guyudan 10:29 2005年6月25日 (UTC)

美军仅"36,570死亡"?????

这个数字太令我惊讶了。 希望有对韩战有研究的人可以进一步的补充,考证。

当时美国完全占有制空权,想想也不奇怪 --puhongyi

按照美国国防部的观点,更让你惊奇。1950年-1953年间,美国没有参战的军队死亡了8000多人。这可比台湾军队黑暗多了吧。

从本文处转来的, 很“不WIKI”

在这次战争中,中国志愿军死伤的数目非常惊人,但对于美国来说死亡的人数也同样的不可接收,在未来的军事发展中,这种影响深深的改变了中美建军的方向。 对于中国,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和死伤后没有解放朝鲜半岛,美军占领了半个朝鲜在以后的日子中威胁中国,为什么?是志愿军不誓死战斗?是将军错误指挥?都不是!志愿军的精神和将军们的战术战略不应该受到谴责,在韩战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深刻的体会到了什么是-军事实力的差距。为什么4-5倍兵力的志愿军包围美军,只是能围困但是无法消灭,面对坦克,火箭弹,轰炸机,步枪手榴弹能做什么?没有苏联提供的装备会怎样?在战士抱着炸药与敌人坦克同归余烬时活下来的战友在想什么? 火力!火力!还是火力!无论以后的困难时期还是动乱,在导弹等杀伤火力装备的发展上没有停下脚步,这也是中国现在最强的地方。无论是核动力潜艇发射的远程导弹,还是近千枚的陆地导弹,我们更强调了杀伤力。 美国,在死伤数十万,在夜晚被志愿军近战厮杀后,重点发展远程武器和夜晚作战方法, 依靠强大的实力,虽然在个方面美国军事都很强大,但可以看出美军对远程武器的偏爱,他们不愿在和中国志愿军这样的对手在进行常规的作战,最好不在看到对方,在千万英里之外消灭敌人最好,志愿军鬼怪一样的战术,幽灵一样的部队和誓死如归的精神是他们心里永远的痛苦的回忆。当你看到美国先进的夜视能力和现在优秀的远程作战战法时,只有经历韩战的美国人才真正知道,还是远程武器好。 谢谢 作者:zhangzhen ,

   我所疑惑的问题集中在1953年,战争进入尾声时,中美双方的交战情势以及停战协议签订的具体时间,请熟知历史的网友帮忙,多谢!
   在维基百科中提到“(1953年)此时的美国已经发现自己陷入朝鲜的泥潭而无法自拔,自己被迫在一个陌生的战场打一场前途未卜的战争。因此美国在1月13日提出停战建议,但是轻易取得的胜利使毛泽东相信,中国有能力将美国驱逐出朝鲜半岛……”并要求“趁热打铁,统一朝鲜。”但是“ 很快地,毛泽东就不得不对其决定付出代价。4月,战事再度大逆转,到5月份,联合国军第

二次跨过三八线,中国军队损失惨重。7月10日双方终于同意停火,坐到了谈判桌前。 1953年7月27日双方签署停火协议,谈判的最终结果是在北纬三十八度线建立非军事区,直到50年后的今天,朝鲜半岛依然是分裂的两个国家: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

   然而在一篇名为“朝鲜战争大事记”的文章中,看到如下的叙述:
   一九五三年
   二月\\范弗里特将军退役回国。马克斯韦尔·泰勒将军奉命指挥第8集团军。
   三月二十五日\\中国夺占警戒阵地266高地。五个警戒阵地。
   五月二十九日\\中国人占领三个警戒阵地。
   六月十日\\中国人开始向金城附近的南朝鲜第2军发起进攻。
   六月十六日\\南朝鲜第2军被压回到新的主要抵抗线,大约向南后退了四千码。
   六月十五日至三十日\\中国人向美第1军防区实施进攻,攻占两处警戒阵地。
   七月十三日\\中国发起最后的攻势,以三个师进攻第9军右翼,以一个师进攻南朝鲜第2军左翼。 
   七月十九日\\板门店双方谈判代表在所有问题上达成协议。
   七月二十日\\由美第9军和南朝鲜第2军沿金城江南岸建立起新的防线。
   七月二十七日\\停火协定签字,为时三年的冲突结束。
   从以上的对比中可以看到,当时的中美双方的交战情势在两种解释中是截然相反的,究竟历史是怎么样的?谁能解释一下?另外,维基百科记录“7月10日双方终于同意停火,坐到了谈判桌。 ”,而下面的“大事记”中,则说“七月十三日,中国发起最后攻势……”这明显是矛盾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谁说了假话?

与台湾问题的关系

台湾问题尚未解决与韩战有关恐怕只是某些人的观点. "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1950年1月所发表的讲话中,将朝鲜排除在美国的防御范围之外。美国远东军队总司令麦克阿瑟将军在接受访问时,也将朝鲜和台湾划在美国在东亚的防御范围之外。" 既然在朝鲜问题上美国人没有遵守自己的讲话,就没有任何理由相信他们会在台湾问题上遵守,毕竟美国人的海军有更大的相对优势.--一行白鹭 11:25 2005年1月26日 (UTC)

美军援助韩国不是设置美军防御范围的问题 而是联合国军抵抗侵略的问题。本身并没有食言05:05 2007年1月25日 (UTC)
如果不是发生韩战的话,中共将会以解决台湾问题优先考虑--Icemanpro 13:01 2005年1月28日 (UTC)
只要美国决心介入,台湾问题能否解决与中共是否优先考虑并无必然联系。--一行白鹭 13:27 2005年1月30日 (UTC)
但是关键是在韩战之前,美国其实已经准备放弃蒋介石政权,认为中共最终将顺利占领台湾,所以他们不准备介入,免得跟未来的中国政府关系搞得太僵。但是韩战一爆发,美国的政策出现360度转弯,美国认为共产主义要在东亚扩张,所以决心保卫所有还未被共产主义占领的地区,包括原本已经要放弃的台湾。所以可以说,正是由于金日成的贸然行动打乱了中共原先的计划——先解放台湾,再处理朝鲜问题。--Formulax 06:38 2005年2月5日 (UTC)

下面是时代杂志1950年1月的报道,我想参谋长联合会议被麦克阿瑟权威一些吧。 Two Decisions

Jan. 2, 1950

In Washington, the Administration made two historic year-end decisions. The first, by the military, was a complete about-face: the Joint Chiefs of Staff decided to help defend Formosa against the Chinese Communists.

The second decision was made by Harry Truman himself. He ordered all the top Government agencies involved to have a firm Asiatic policy ready for him by this week.

At last, and belatedly, it looked as if some of the imagination and effort that had helped to contain Communism in Europe might be put to containing Communism in Asia.

影响部分

怎么独漏韩国?苦主没有发言权啊

多引些布拉德利的话

最好能全文引用.谁能找到布先生文章全文?Sbl 03:00 2005年2月8日 (UTC)

资料来源应该力求准确

不要只用一句"XX国战史说xxx"就随便交代过去,应该说清楚是那本战史、什么时候出版、什么地方出版、在第几页提到这些资料、作者是谁、根据什么等,这样大家都可以来检查。现在这样随便呼拢过去实在是死无对证。

所谓"白寅桦准将"查无此人

以下是条目中的原文: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观点是:1950年6月25日凌晨1时许,南朝鲜陆军第一师(师长白寅桦“Paik In Yup”准将)部署在翁津半岛的第17团部队发动了闪电进攻,占领了三八线以北5英里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黄海道首府海州市。在该文中称,6月26日美联社、合众社、以及当日《泰晤士报》、《曼切斯特卫报》、《每日电讯报》、《每日先驱报》、 《芝加哥论坛报》均报道了对海州城的占领。朝鲜人民军发起了反击,于6月25日上午九时许攻占了由南朝鲜陆军第一师另外一个团防守的三八线以南的开城市。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所称的“祖国解放战争”这样一场争取国家统一的内战由此爆发。

事实上,Paik In Yup为“白仁烨”,海州方面作战的是韩十七团,团长白仁烨上校,不是白寅桦,也不是准将。韩国第一师师长是白善烨。我已通过在美国的朋友获得了文中所说的1950年6月26日的《纽约时报》和《芝加哥论坛报》,其中并无攻占海州的报道。

事实上,该文来自中文网络作者"土庙山客"在1997年12月27日提交的文章谁先打过三八线。经过2001年至2005年中国大陆网站的多次转载,作者已经变成了“美国”的“格伦·D·佩奇教授”。

以下为全文:


谁先打过三八线?(全)

作 者:土庙山客 (湖 南 的 草) [25:10764], 12/27/97: 朝鲜半岛局势决定了亚洲是否稳定。北朝鲜刚刚同意坐到四方谈判 的会议桌,南韩出现了金融危机,使朝鲜半岛的和平又出现了阴影

1950年6月25日,三八线上爆发了战争,是谁先打过了此线?真的 是北朝鲜吗?

(1)三八线的由来及战前紧张状况 1945年8月,当节节取胜的苏联军队席卷朝鲜半岛时,苏联突然同意 了美国的一项建议:苏军接受三八线以北的日军投降,而美军则接受 三八线以南的日军的投降。这样,就确定了以三八线为界将朝鲜分为 两个占领区的状况,一直至今。

1947年9月,美国不顾苏联的反对将朝鲜问题提交联合国大会, 1948年5月,南韩进行了选举,由李承晚任总统的大韩民国于1948年8月 在三八线以南成立。同年9月,北朝鲜建国。

“奇怪的是,好战的谈论几乎总是出自南朝鲜的领导人。” (《纽约时报》1950年6月26日)。1950年5月,南朝鲜进行了新的 一轮大选。“李承晚博士的党只保住了210个席位中的22席”。 1950年6月7日,北朝鲜领导人向南北朝鲜人民发出呼吁,要求在 8月5日至8日在全朝鲜举行大选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的和平统一,并且号召 为此目的于6月15日至17日在海州(北朝鲜的边界城市)或开城(南朝鲜 的边界城市)召开协商会议。北朝鲜的这些建议反而在南朝鲜内部造成了 紧张气氛,而边界地区则更为敏感。6月11日北朝鲜三名代表越过三八线, 打算向南朝鲜各政党领导人递交和平统一国家的呼吁书,被南朝鲜被捕, 加剧了紧张局势。

(2)有关战争爆发的报道 1950年6月25日,爆发了韩战。现在看一下发表在6月26日的 《泰晤士报》、《曼切斯特卫报》、《每日电讯报》、《每日先驱报》、 《芝加哥论坛报》等等有关战争的报道: 〖1〗《曼切斯特卫报》:“美国官员证实南朝鲜军队已经占领了位于北朝鲜 境内5英里处靠近西海岸的海州。” 〖2〗《每日先驱报》:美国军事观察员说,南朝鲜军队在西海岸附近进行了一 次成功的救援反攻,进入北朝鲜领土5英里,夺取了海州城。 〖3〗《新闻记事报》:“南朝鲜政府声称在边界的某个地点进行了反攻 并占领了位于北朝鲜境内5英里处的工业城市海州。” 〖4〗《每日快报》(汉城,6月26日上午):“由美国训练的南朝鲜 军队于昨夜反攻,夺取了北朝鲜内5英里的一座城市。” 〖5〗《纽约先驱论坛报》(合众社汉城6月26日):“精选的南朝鲜部队 越过作为边界的三八线,占领了正好位于该线以北的工业城市海州。 韩国军队缴获了大批装备,包括10辆卡车和大约100挺机枪。” 〖6〗《纽约时报》(汉城,6月26日电):“据南朝鲜国家新闻局称, 南朝鲜军队今晨向北推进,占领了位于边界以北一英里处的黄海道 首府海州,缴获10门高射炮和10辆卡车。” 〖7〗《芝加哥论坛报》(美联社汉城6月26日电):此报于头版刊登了 一则报道:在三八线以北5英里处的一座城市被南朝鲜军队占领。

1950年6月25日1时35分平壤广播的一则消息则称:南朝鲜拒绝了北朝鲜 和平统一的每一项建议,派遣一支部队越过海州地段的三八线。

【海州,北朝鲜第7大人口中心,离平壤65英里。是公路、铁路北上 必经之路。是平壤的南大门。是重要港口城市与工业、商业城市。具有 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奇怪的是,两本关于韩战的美国官方出版物:罗依。E。阿普尔曼 (ROY E。APPLEMAN)的 《南至洛东江,北到鸭绿江》(1961年)和罗伯特。K。索耶 (MAJOR ROBERT SAWYER)的 《军事顾问在韩国,和平与战争时期的驻韩国军事顾问团》(1962年)都 没有提及南朝鲜军队于6月25日占领海州的事。

但是,英国广播公司监听部出版的1950年7月4日《世界广播摘要》第5 部分《远东新闻》披露了下述重要新闻: “6月26日上午8时的局势公报说,瓮津地区的南朝鲜军队进入了海州。”

这则新闻是美国外国广播新闻处监听的,因此可以北看作是美国的 官方新闻。格伦。D。佩奇教授在他的 《朝鲜决议(1950年6月24日至30日)》中写道:“美国军事顾问证实 白寅桦(Paik In Yup)准将手下的大韩民国第一师的部队占领了黄海道首府海州”

而阿普尔曼说,白寅桦指挥的大韩民国首都步兵师第17团部署在翁津 半岛。他在书中些道:“北朝鲜于凌晨4时开始用重炮和迫击炮以及 小型武器的火力,向西海岸翁津半岛发动攻击。。。。半小时后,从 三八线那面发起了没有炮火支持的地面进攻。白寅桦指挥的大韩民国 第17团的一个营的阵地受到了袭击。 白天还没有过去,早先制定的撤退大韩民国第17团的计划便付诸实施了。 两艘从仁川驶出的运输登陆艇开到了早就停泊在附近的登陆舰那里,一起 在6月26日,星期一,将白寅桦和该营的大部分(总共1,750人)全部 撤走。“(P。22)从该书,我们发现白寅桦指挥的大韩民国第一师 于1950年6月分别部署在以下地区:(1)开城以北;(2)开城以西 大约20英里处的延安;(3)开城以东15英里,位于临津江以北的 高浪浦;和(4)汉城以北数英里处的水色(司令部)。

《纽约先驱论坛报》1950年6月27日:“即使一支比较原始的军队 也需集结,所以准备这次入侵必定会涉及到许多人。那么,怎么会 发生这样的事:我们的南朝鲜朋友竟然在北朝鲜没有一个在入侵 之前向他们,因而也是向我们,发出警报的人。”

1950年6月在东京作为麦克阿瑟将军的客人呆在司令部的约翰。冈瑟 (JOHN GUNTHER), 曾于6月25日听到麦克阿瑟参谋部的一位要员说,“好戏刚刚开始。 南朝鲜进攻了北朝鲜。”(约翰。冈瑟《麦克阿瑟之迷》,150页)。

(4)麦克阿瑟自相矛盾的两种说法 1950年7月8日麦克阿瑟将军被杜鲁门总统任命为联合司令部司令, 这个指挥部是根据安理会7月7日的决议成立的。7月14日,他通过 美国政府向安理会递交了一份关于1950年6月25日以来朝鲜军事形势 的报告,报告说:“1950年6月25日,星期日,朝鲜时间凌晨4时,北 朝鲜军队向南朝鲜发动了纯粹的无端入侵。 。。。。韩国军队在整个三八线都 部署在纵深地带,在任何地点均无兵力集结;。。。”

而麦克阿瑟将军1951年5月5日在参议院联合委员会的听证会上,则强调 “南朝鲜人的后勤力量部署差的出奇,他们将供应和装备碓存在靠近 三八线的地方。他们在纵深地带没有建立任何基地。” (《远东的军事形势》,第一部分,231页)。

很显然,麦克阿瑟的第二个声明实际上否定了他1950年7月14日就朝鲜 战争开始以来的军事形势向安理会提出的第一个声明。

由于他在出席听证会时,已被免去了统帅职务,没有什么既得利益 要他去隐瞒任何事实。因此,第二个声明的可信度要大于前一个。

原麦克阿瑟的情报部主任威洛比将军(GENERAL WILLOUGHBY) 和约翰。钱伯林(JOHN CHAMBERLIN)在他们的 《麦克阿瑟》(1941年至1951年)一书中说1950年6月 “(李)承晚军队的相当大一部分已进入三八线沿线阵地。”(334页)。

关于北朝鲜进攻南朝鲜的最初指控,是由美国政府传给联合国秘书长 的,美国政府在早些时候收到了驻汉城美国大使穆西奥(MUCCIO) 的一份海底电报。英国代表6月25日在安理会会议上的发言,说明他 不能十分肯定韩战是如何开始的:“在进一步讨论前,在我看来, 似乎头等重要的是尽快得到我们所能取得的尽可能充分的事实说明。” 1950年6月26日《纽约先驱报》报道了英国的立场:“'在目前',外交部 说,'我们照美国的立场行事'。”

联合国现场观察员的报告(《联合国文件》,S/1518)被认为是 有关韩战起源的基本文件。当时的联合国安理会主席B。N。劳 爵士(SIR B。N。RAU)于1950年6月30日发表评论说:“我认为 这个报告很重要,因为它正与我可以称之为安理会就此事所采取的 行动的基础有关。”联合国朝鲜委员会在他们于1950年9月4日向安理会 提出的年度报告(《联合国文件》,A/1350)中称,联合国现场 观察员的报告是“在1950年6月24日即北方入侵前完成的。”可是该 委员会本身在1950年6月26日前却没有看到此报告,而且在1950年6月26日 即在安理会1950年6月25日通过遣责北朝鲜发动武装进攻之后,也 只能将该报告作一“简要说明”。这个报告于1950年6月29日提交 联合国朝鲜委员会作进一步审议。这个有关韩战起源的所谓基本 文件在没有充分的和令人信服的理由的情况下被不适当地延误了, 直到1950年6月29日才送到联合国秘书处。不仅起草这个文件的 时间是可疑的,而且其内容在重大问题上与麦克阿瑟将军于 1951年5月5日在美国参议院联合委员会上发表的证词也是矛盾的。 事实上,联合国观察员在6月23日已离开三八线回去了。

(5)战争爆发的时间 由于世界各地在1950年6月25至26日的报道基本上是即时、记事 报道,因此可信度要高于以后当事者的回忆录等等。总结、研究 一下各西方报刊有关朝鲜爆发战争的报道,会发现这样一些事实: 〖1〗北朝鲜军队于1950年6月25日(星期日)凌晨4时许发动进攻。位于 三八线以南的翁津地区的开城于朝鲜时间上午9时到9时半落入北朝鲜军队手中。 北朝鲜军队全线压过三八线,南朝鲜军队败退。 〖2〗至少从1950年6月25日上午9时起(根据6月25日上午9时从汉城广播的 美国官方公报中关于翁津地区的南朝鲜军队进入三八线以北5英里处的 海州的消息)到6月26日某个时间止,三八线以北5英里处,北朝鲜的 战略重镇海州由南朝鲜军队(白寅桦指挥的大韩民国第一师,驻扎在三八 线以南开城一带的军队)所占领。

如果是真如南朝鲜6月25、26日广播所称,是“反攻”到海州,那么,就出现 这样的问题:(1)是如何在全面败退的过程中,集结起如此强大的部队 来反攻?【阿尔普尔在他的《南至洛东江,北到鸭绿江》(1961年)22页 中写道:“在开城和延安的韩国第12团(第一步兵师)的大部分军队 都被打死或俘虏了。该团只有两个连得以逃脱,于第二天 向师部报到。”】(2)如何在不与节节取胜的北朝鲜军队交锋,在战场上败退的 同一支部队,在不晚于北朝鲜拿下三八线南部开城的同时,“反攻” 下海州?而海州此时离前线(开城)近10英里之远。

因此,只有一种可能:在1950年6月25日凌晨4时以前,(即北朝鲜进攻南朝鲜以前) 白寅桦指挥的 大韩民国第一师,驻扎在三八线以南开城一带的军队越过三八线对北朝鲜 发动了闪电式攻击。并在9时以前(或更早),攻下了三八线以北5英里处的要地-- 海州城,一直占领该城呆到26日的某个时间。这也说明平壤1950年6月25日凌晨1时 35分在广播中声称南朝鲜军队向海州进攻有一定的可信度。

包括英国在职将军马丁中将(GENERAL H。G。MARTIN)在内的切塞姆 大厦研究组(即英国非官方的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因其办公地点在 切塞姆大厦【CHATHAM HOUSE】而得名)于1950年8月的研究报告中 指出:“到现在仍然找不到为驳斥共产党的指责--北朝鲜人是在 反对侵略,保卫自己--所必需的材料。”(《冷战中的防御问题》,110页)。

(6)大国操纵下的联合国 1950年6月25日的安理会会议上,安理会主席B。N。劳邀请大韩民国政府 的代表坐到理事会桌旁,应美国代表的要求提出一份声明。可是安理会 没有向北朝鲜提供这种机会。

对于苏联在的联合国的态度,几十年来西方的说法是:在朝鲜问题上, 苏联投了弃权票(从而间接表明苏联暗中支持北朝鲜先发动进攻而理亏)。 事实上,在1950年一月份,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 未能与美、英等国达成妥协,苏联代表从1950年1月13日至1950年7月31日 抵制安理会的一切会议。这样,由于苏联代表的缺席,提供了摆脱苏联 否决的机会。而英美将苏联代表就中国代表权问题而“缺席”解释为苏联 的弃权。但是,对这一种解释一直存在争论(参见LEO GROSS在1951年 2月号《耶鲁法学杂志》上的文章)。

附记:中国对韩战的态度 HARRISON SALISBURY在他的《行将发生的俄中战争》(1969年)中 写到:“北朝鲜实际上是莫斯科的附属国。建立时是这样, 现在仍一如既往。共产党中国直到1949年10月才正式成立。在1950年8月 ---战争爆发后两个月---以前它甚至没有向北朝鲜派出大使。” (96页)。 C。P。FITZGERALD在《中国的革命》(1952年)中写道:“中国 共产党人与北朝鲜没有多大关系。那个卫星国是在日本投降时由俄国人 创建的。。。。北京的宣传部门对这次入侵没有思想准备,将近24 小时没有得到指示。中国共产党的报刊在韩战开始24小时中陷入 混乱是个耐人寻味和富有启发性的事实。”(220页)。


对该文章的质疑见爱国贼和日本右翼(之二) -- 韩战

-- Magnae Virtutis ex Vicipaedia 08:13 2005年10月10日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