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陈水扁/2004存档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页是以往留言的存档以作为留言及讨论的纪录。如要留言请到原留言页

政绩

陈水扁总统近来领导下的台湾,取得国际评比组织相当的肯定。

  • 德国最新公布转型中国家2006年排名(Bertelsmann Transformation Index),台湾表现(Status Index)从上次2003年全球第8进步至全球第4与亚洲第1,
  • 政府表现(Management Index)从上次2003年世界第11与亚洲第2超前韩国为世界第5与亚洲第1。
  • 此外瑞士世界经济论坛公布2005~2006年成长竞争指标(Growth Competitiveness Index),台湾持续保持亚洲第1及拥有全球第5的耀眼成绩;
  • 再者2005年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公布的全球排名(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台湾进步1名升至世界第11名。
  • 2005年政府清廉度指标(Corruption Perception Index),台湾进步3名升至世界32名;法国无疆界记者组织2005年媒体自由指标排名,台湾相较去年进步9名升至世界51名。
  • 值得注意的是德国2006年的转型中国家评比,评比时间系以2001~2005年民进党政府施政期间,考量外在的困境(Level of Difficulty)后,作出调整后的综合施政的跨国评鉴。
  • 在贫富差距部分,国际机构系以基尼系数(Gini Index)来衡量。台湾主计处所公布的基尼系数,已从2001年的0.350最高点,已连续四年逐年稳定下滑。台湾过去十年期间(1996~2005年),台湾平均痛苦指数仅高于四小龙最低的新加坡0.3%。其中三年痛苦指数更居四小龙的最低位,两次则发生于台湾政党轮替后(2003、2004年)。
  • 就生活水准部分,跨国评比则以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PowerParity)的人均国内产值来计算。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统计年鉴(WorldFactbook)的资料,台湾2005人均GDP年为美金26,700,直追新加坡的29,900;国际货币基金(IMF)台湾2005人均GDP为27,572,新加坡则为28,100。

一般性讨论

Sounds like POV:

陈水扁上台后,极力推广台独理念并利用其执政党的优势地位,将台独理念逐步付诸实施。陈水扁从上台之初即受到台独运动精神领袖李登辉的高度赞赏和支持,2004年2月28日进行的台湾百万人手护台湾集会,即是陈李合流的产物。

大陆中共行政当局对陈水扁的不一言行深恶痛绝,在2004年3月20日举行的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中,试图通过各种渠道对台湾选情施加影响,从而能够阻止陈水扁连任,缓和两岸紧张局势。 --Samuel (对话页) 09:58 2004年2月29日 (UTC)

除最后一句话外我觉得这是一个事实描写,并没有损害NPOV。--Wing 11:21 2004年2月29日 (UTC)
不同意 Wing,我想歌功颂德或是比较偏颇的字眼不宜出现,很容易就违反 NPOV

(to BobChao) 我不同意你对陈水扁一文的大幅度删除。我认为如果中立性有争议应该在页首放入告示,或者加入平衡报道的内容,而不是在加入新内容前将旧内容删除。而且在删除有关内容后文章就很不完整,只写到陈水扁当选总统,之后的事情就没提到。--Formulax 12:25 2004年3月26日 (UTC)

(to Formulax) 您好,虽然您是前辈,对这个社群的写作风格已有定调,但我仍想对您提出自己的看法:我认为所谓的平衡就是要在真正平衡的情况下才能予以建立,因为这是百科,不是新闻!除非已经盖棺论定、受国际公断的事情 (如:希特勒是独裁者),否则在未能先有平衡报导便先予列入是不公平的事情。但我同意您所说、要列上中立争议条文一事,毕竟这样似乎是比较能刺激写作的方法。我以自己的立场(谁能真正客观?)仍决定对该页予以编修,如我在该讨论页中所说,我想歌功颂德或是比较偏颇的字眼不宜出现。

BobChao 注: 上两篇从双方对话页转来,将争议集中。

我支持Formulax的看法。即使对当今人物也可以书写百科全书的文章,否则的话所有近代史的东西都不能写了。一般的百科全书也有对当代人物的文章。--Wing 20:12 2004年3月26日 (UTC)
我同意您的论点,但不知您是否能同意“这样是不公平的事情”的看法?总之,我现在的编修是不删文而改将争议叙述一句列于页首 (为了“否则的话所有近代史的东西都不能写了”而妥协),另外文中 (就我的论点而言) 甚为偏颇之字句也予小幅删改,还望海涵与认同。 --Bob Chao 00:56 2004年3月27日 (UTC)
我不认为“除非已经盖棺论定、受国际公断的事情”的就是正确的、中立的。所以说“XXX是独裁者”并不中立(即使是希特勒)。只能说“绝大部分的人认为XXX是独裁者”。现在不是还有希特勒的支持者吗?--Samuel 01:49 2004年3月27日 (UTC)
嗯,可能我的用词不当,我的“独裁者”言论没有贬低的意思,诚如 Wing 所说是形容体制,在此致歉 --Bob Chao 05:46 2004年3月28日 (UTC)
回答BobChao:当然你所写的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要想完全不偏向,那只好什么也不写了。拿一个非常极端的例子,象孔子这样已经死了不知道多少年的人都会一会被尊为圣人,一会被批为腐儒。如上所说,这当然是一个极端的例子。我们必须尽最大的努力来达到最可能的中立。大家一起来修改是方法之一。尽量写事实、尽量不写谣传、尽量不发表自己的看法是另一个方法。--Wing 15:08 2004年3月27日 (UTC)
感谢指教,至此我相信我们在某方面的论调大致相同,只是心中执行的尺度有所差异;还望将来继续赐教。--Bob Chao 05:46 2004年3月28日 (UTC)
回答Samuel:我认为写希特勒是一个独裁者是一个事实,而不是偏见。因为他的统治系统是一个独裁的系统。这就象写汉武帝是一个皇帝,爱因斯坦是一个物理学家一样。希特勒本人还以独裁为容呢。--Wing 15:08 2004年3月27日 (UTC)

如果真的是这样,请你们去看一下我编的神风敢死队条目(最初版),评论一下“日本军国主义”是否如我所言。谢谢

                                            Tiglam

“……是台湾人的骄傲。”这句能叫中立吗?连台湾人都未必认同。--Tintin 20:21 2004年5月21日 (UTC)

原文指很多支持他的台湾人认为他是台湾的骄傲,这确实是事实。文章并没有说陈水扁就是台湾人的骄傲,或者所有台湾人认为他是台湾人的骄傲。--Formulax 04:01 2004年5月22日 (UTC)

本人认为,此文有极严重的倾共立场


龙腾中华网的陈真:

对他应该客观的进行描述和介绍,不应该主观的去下什么结论。百科全书是让别人去了解事物或者人的,而不是去误导人的!请大家遵守这个原则。陈水扁去死吧!!


原文: 但第一次成为执政党的民进党,在陈水扁上任后才发现,在多年来国民党执政的台湾政府内,许多政务的推行都极为困难。

-- 无"台湾政府"之用法, 建议删除台湾两字


文中 迈向总统之路一篇 第一段中 他扎根基层,"利用这段时间走遍了全台309个乡镇" 应为319个乡镇 --路人

"由于其有主张台湾独立倾向,因而造成台湾海峡两岸紧张的局势。"台湾海峡两岸的紧张情势是由于两岸政策及政治立场不同所致,这是自1949年延续至今所造成,归因一方并不适当。 -- Lionet

请问政治家的定义为何? 如果维基连这一点都不懂,还想跟大英百科全书比正确率,根本只是不实的广告!! 依陈水扁的介绍内容我没有看到哪一点符合"政治家"的形容 政治家是不守诚信?子曰:言而无信不知其可?可当政治家? 在我的理解从政的人可称为政治人物,能以大众的福祉为最优先考量且道德高尚为人正直且有对人民实际贡献者才和政治家.沾的上边 如果维基贪图民进党赚来的黑心钱的赞助而昧于是实,与内容相矛盾称陈水扁是政治家,维基百科有辱其盛名!!参考价值会降低很多!! 根据维基对陈水扁的描述,我认为应该归类为"政客"!! 如果怕得罪恶势力或贪图民进党的赞助,以政治人物称陈水扁可能是较中性的选择,也是大多数华人能接受的最低限度!!提议者VONTONY 在台湾的法律隐匿重大弊案证据的人是违法的,也就是犯罪行为!! 陈水扁在当立委期间揭发拉法叶舰弊案,在立法院会中提出他掌握该弊案充分的人证、事证、与物证!并了解不法行为之确切的时间与地点甚至直接指出*总统府秘书长蒋彦士涉入关说*,在该书另一段文字一其语法更泄漏令人震惊的机密奇原文如下**我们应当更保护当事人身份的秘密,以免尹清峰事件再度发生**由此段文字可推论出尹青峰曾是陈水扁的当事人,因为揭弊者身份被陈水扁泄漏而导致杀身之祸,不论泄漏揭弊者的身份是故意或无意的疏失都是事实!!且该书提到陈水扁首次竞选台北市长时其民调支持率为二十几%,领先赵少康.王建宣与马英九(各约20%)更遥遥领先现任市长黄大洲(2%)!!引述于陈水扁的震撼一书(作者陶伍柳)* 为何当时的总统李登辉坚持提名民调明显落后的黄大洲?陈水扁当选市长后又在国民党立委席次占绝对优势的状况下,通过在野民进党所提出的冻省方案以削减宋楚瑜的实力?‘’*在李登辉批评陈水扁只会选举不会治国后突然又提尹清峰案动摇国本也要办到底?!结果显示陈水扁在拥有证据且大权在握的情况下,尹清峰之命案依然毫无进展!谁杀了尹清峰我们不知道?谁出卖了尹清峰?相信大家心理明白!Vontony 18:11 2006年4月22日 (UTC)

请遵守规章制度“(一)最新的意见置于页面最底”“(二)请记住用“~~~~”签名”。而且请不要在这里发怒,这里不是你发泄的场所。有修改意见可以提出来,但请恪守礼仪PhiLiP 18:11 2006年4月22日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