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讨论:C22c28
感谢您对维基百科的兴趣与贡献,希望您会喜欢这里。除了欢迎辞以外,也请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有问题?请到互助客栈询问,或在我的对话页提出。别忘记:讨论后要签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个波浪纹“ ~~~~ ”。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
- 阅读新手应该注意的七种常见错误、理解维基百科的立场与常见注意事项。
- 有任何编辑上的问题?请试试IRC即时讨论。
- 不知道有什么可写?条目请求、最多语言版本的待撰条目、缺少的传统百科全书条目和首页的缺失条目中列出了许多维基百科目前还没有的条目,欢迎您来撰写!
- 希望您能享受共同编写百科的乐趣,成为一名充实的维基百科人。
-- LokiTalk 2013年7月25日 (四) 08:53 (UTC)
2016年11月
[编辑]请勿无故移除维基百科的内容或模板。阁下新近之编辑并不具建设性且已获回退。如阁下仍需进行测试,请使用沙盒。祝编安!--Lily135(留言) 2016年11月21日 (一) 04:30 (UTC)
为什么浅蓝雪把我乱封禁?
[编辑]
您可否具体解释,您认为诸如荀彧这个条目您移除的内容中有什么不恰当、应该被移除的地方?--Techyan(留言) 2016年12月11日 (日) 03:03 (UTC)
维基百科不允许人身攻击。请您不要针对其他编者。建议您在此具体地解释清楚为什么您认为您删掉的内容不恰当,以便管理员复审。--Techyan(留言) 2016年12月11日 (日) 03:23 (UTC)
论者多认为荀彧忠于汉室,早年支持曹操迎接汉献帝到许昌,令汉献帝受到保护,后来又反对曹操进为魏公,而为保汉室。但就因如此,与曹操理念背离。可是亦有部分论者认为他一直为曹氏服务,并非忠于汉朝,阻称魏公实为曹操着想。另外,有学者主张,荀彧无法断定属汉臣抑或魏臣,而是身处汉魏矛盾之间。[注 13] 正史对于荀彧的归属也有不同意见:陈寿《三国志》将荀彧与荀攸、贾诩同传,列位除夏侯氏、曹氏以外的魏臣之首[注 14];范晔《后汉书》则将荀彧与郑泰、孔融并立一传,终视其为汉臣[注 15],他也成为三国魏蜀吴三方割据势力在书中有传记的唯一一人[注 16]。另,有论者认为《三国志》中“(帝)进彧为汉侍中”是“特笔”(当时魏国尚未建立,惟汉朝有侍中一职,本应写作“进彧为侍中”,特加“汉”字在书中仅此一例[注 17] ),陈寿在隐晦地暗示荀彧并非纯粹的魏臣[注 18]。
请问多次所提及的“论者”到底是谁?有否出处或者说出自在哪里?陈寿在隐晦地暗示荀彧并非纯粹的魏臣,陈寿隐晦暗示出处又是在哪里?而他这个一大段标注的出处是近代卢弼自己所考究和自己论证的三国志集解而不是出自于陈寿的三国志相关的内容。
还有张悌条目我有说错你们?真的有审核过内容?真的有复核过内容?我完全没有人生攻击,我只能说我语气重了;原来这样回复就叫人生攻击了?原来真的这么容易敏感。有错就不能接受批评,要用户好好服从?如果你还觉得作为管理员这样做完全是对,那就继续。—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C22c288(对话|贡献)于 2016年12月11日 (日) 04:07 (UTC)加入。
- 我接受批评呀,是我审查不周,在此向阁下致歉,昨日未曾上网故未能回应。至于荀彧的问题,从来没人说过集解能不能用,阁下对此持有异议需在客栈或talk:荀彧进一步讨论。--浅蓝雪❉ 2016年12月12日 (一) 12:07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