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中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旨(或称内批、内敕、内旨) 指的是由内阁草拟的各类诏令敕谕,学者认为此制度是自正统朝开始逐渐出现[1]。 但实际上明朝常出现中旨奏章不由内阁票拟、诏令不由内阁草拟,皇帝指令径由内廷批发的情况[2][3] ,且中旨将不经六科驳正,而会直接交付相关朝廷部门施行[4][5]。例如在正德三年的外官考察时,明武宗就曾直接下中旨罢免翰林学士吴俨、御史杨南金等[6]崇祯帝也曾让身边太监以中旨催促满桂进攻入关清兵,结果导致覆军陨将[7]

在晚明君臣壅蔽的环境中[8][9][10],不少大臣和士大夫对深居九重的皇帝直接下发中旨持反对意见。他们大多认为皇帝的旨意不经内阁集议(阁票)的公共决策程序,将会使得旨意被内廷的宦官奸幸乘隙干政而变得“非制”[11],从而侵蚀和破坏皇帝与文官“共治”的理政格局[12]。 如毛纪曾上书批评“至于笞罚廷臣,动至数百,乃祖宗来所未有者,亦皆出自中旨,臣等不得与闻。”[13]刘宗周也指出“魏进忠导皇上驰射戏剧,奉圣夫人出入自由。一举逐谏臣三人,罚一人,皆出中旨,势将指鹿为马,生杀予夺,制国家大命。”[14]方震孺也诟病道“宫妾近侍,嚬笑易假,窥瞷可虑。中旨频宣,恐蹈斜封隐祸。”[15]。 而事实上的确很多明代权宦也常利用中旨来陷害忠良和排斥异己[16][17][18]

注释与参考资料

[编辑]
  1. ^ 唐佳红《“非制”的王言:明朝中旨的政治文化考察》
  2. ^ 《明史.韩爌传》:“其冬,忠贤假推事逐赵南星、高攀龙,爌急率朱国祯等上言:“陛下一日去两大臣,臣民失望。且中旨径宣,不复到阁...”
  3. ^ 南炳文、吴彦玲辑校:〈辑校万历起居注〉(第3284 页):“所谓中旨者,谓不由臣等票拟,径从中出”
  4. ^ 李福君:《明朝皇帝文书研究》,第204 页
  5. ^ 方志远:《明朝国家权力结构及运作机制》
  6. ^ 《明史》(本纪第十六武宗) :“三年春正月丁未,大祀天地于南郊。 辛亥,大计外吏,中旨罢翰林学士吴俨、御史杨南金。 ”
  7. ^ 《明史. 满桂传》:“桂 曰:“敌劲援寡,未可轻战。”中使趣之急,不得已,督黑云龙、麻登云、孙祖寿诸大将,以十五日移营永定门外二里许,列栅以待 。 大清兵自良乡回,明日昧爽,以精骑四面蹙之。 诸将不能支,大败,桂及祖寿战死,云龙、登云被执。 ”
  8. ^ 冯琦《宗伯集》卷81《书牍· 答孙湛明少参》:“大略今之所苦,在上与下隔绝,而内复有隔;中与外乖离,而 外复自离。故上无所施其调停,而下但增其排击。上安得无轻外廷?外廷之说何从入乎?”
  9. ^ 《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九十》:“戊戌以后,上不复视朝,辅弼大臣皆希得进见...”
  10.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二十八》:“吏科都给事中李瑾言,自上不御朝,凡用人行政,宣德达情,仅有章奏一线...”
  11. ^ 唐佳红《“非制”的王言:明朝中旨的政治文化考察》
  12. ^ 申时行《召对录》:“臣等因鉴前人覆辙,一应事体,上则禀皇上之独断,下则付外廷之公论。”
  13. ^ 《明史 . 毛纪传》
  14. ^ 《明史. 刘宗周传》
  15. ^ 《明史. 方震孺传》
  16. ^ 《明朝小史卷十六天启记》:“魏忠贤党倾陷正人,必先假借(皇帝的)名号。凡有起用,动曰中旨。”
  17. ^ 《天启宫词》“贤擅政,各衙门章奏俱不繇阁票,特用内旨。生杀予夺,惟贤与体干为之 。”
  18. ^ 《酌中志》:“自逆贤擅政,从来先帝中旨非由一路而至,如斗靡见长,如宝玺呈祥,如元凶已放,如辽东复内臣镇守,如处各省考官之类,则昆山、南乐稿也,如朕方云云,而曰云云以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