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技巧
亚历山大技巧(Alexander Technique)是一种学习和教育技术,其目的在于指导学习者觉察及克服个人活动与思想模式中的惯性限制。当中会处理的第一项又最常见的限制,乃是不必要的肌肉紧张[1]。
定义
[编辑]亚历山大技巧通常在个人授受的环境中学习;在“亚历山大技巧老师”双手接触及口语指示下,个别的“亚历山大学生”将习得此技巧。亚历山大技巧也可以以小组形式教授,而短时间、轮流的单人指导则会用作为给小组其他成员的示范。
这名词具有双重含意:一为由“亚历山大技巧老师”所教授的不同教学方法,另一为由此技巧的各老师及学生所实践的个人法则[1]。此技巧的名字来自首先发现及建构出当中原理的费德里克·麦特里亚斯·亚历山大。
历史
[编辑]亚历山大曾是一名莎士比亚朗诵员,声线却一度出现问题。他利用数面镜子细心观察,发觉自己在预备朗诵或说话时,不必要地按某个惯性形态绷紧全身。他花了十年时间自我观察,终于成功地运用其创见处理好自己的声线问题。他后来更建构出一种“技巧”去教导他人并传递其体会。亚历山大以实证科学方法作为其工作的基石。他运用自我观察和推理,令日常的身体活动,如坐下、站立、行走、手部运作和说话,变得轻松。他设计出来的方法令到探索和训练可以明确地一再重复出现,而学生则可以由此方式于任何起点继续改进。
亚历山大于1931至1955在英国伦敦教学,1941至1943 则跟其弟弟A.R.亚历山大在美国麻省教学,并且于美国继续培训老师至1945年。他的工作一路传承至今,其概念菁萃则由多人以毕生心力去钻研发展。一生之中,亚历山大获得许多人的大力支持,当中包括约翰·杜威、奥尔德斯·赫胥黎、萧伯纳等。
技巧
[编辑]亚历山大技巧指导培训学员的运动感觉(kinesthesia)或本体感觉(proprioception)。这感觉会被用以内在地量度个人肢体的位置、重量,与及用来判断移动所需的力度。
参考
[编辑]- ^ 1.0 1.1 吴慧仪. 亞歷山大技巧運用於國小兒童合唱教學. 2006.
中文出版书籍
[编辑]- 《达芬奇的身体智慧 (Body Learning)》 (作者: Michael Gelb,译者:彭建翔、黄诗云,原笙国际 出版)
- 《头颈自由,身心自在:亚历山大技巧入门 (How to Learn the Alexander Technique: A Manual for Students)》(作者:芭芭拉.康乐伯(Barbara Conable)、威廉.康乐伯(William Conable),译者:余丽娜,心灵工坊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