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成蹊同志生活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成蹊同志生活志
总编辑白志仁
类别同志艺术杂志
发行周期月刊
首发日期2009
创刊地区台湾
总部所在地台北
语言中文
网站成蹊同志生活志

成蹊同志生活志》是以支持台湾酷儿文学艺术创作发展为主轴的非营利社团组织,由三十多位志工投入组成,发行杂志和经营网络媒体为主要工作,同时致力提供台湾同志艺文创作者资源、协助与合作,亦不定期举办艺文活动及写作教育培训工作坊,2012年5月,《成蹊同志生活志》参与由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台北市政府文化局指导, 台北市文化基金会主办之“酷战,幸福春!同志影展系列活动”。[1],2012年六月曾协助萤火虫剧团举办“浮光”舞台剧、并于2012八月的台北艺术节协力引进英国威尔士剧团的同志音乐剧《忏情夜[2]

简介

[编辑]

《成蹊同志生活志》创刊之初,以“沿径旅行,直到自己也成了路径”为旨,力图打破台湾同志杂志的固有形式,以出柜同志的身份认同作为核心价值,关注同志文学,同志艺术家,同志剧场艺术以及同志文创产业的各种动向,展示同志文化年轻、活泼和多元化的一面。首两年每期以不同的人物作为专题,例如诗人“罗毓嘉”、诗人“陈克华”、作家“纪大伟”等。2012年开始,成蹊在专题部分注入更多书写台湾在地同志文化的内容,例如该年农历七月成蹊曾采访道教同志法师小杰,亦策划关注文化保存和环境议题的“绿色酷儿”系列专访,在不变的艺文基调中开拓更多同志文化内涵的不同风貌。此外,为了鼓励台湾同志的艺文创作风气,每月均有诗、散文和音乐创作,以及文学、独立短片和时事同志文化评论等内容刊载在网站和杂志中。 2014年12月,该月刊发行第36期,宣布“停刊”。

杂志主要内容

[编辑]

成蹊同志生活志目前内容主要可以分为五大专题。

  • 在地游牧:从台湾之文化“在地性”的同志访问出发,纪录具有草根人文价值的酷儿文化。
  • 视界盈余:以每期专题企画的形式,从来自相关背景的酷儿视点去探索不同的社会领域,诸如媒体、环保。
  • 寰宇阡陌:不同的作者发挥各自专长,透过书写将其熟悉的背景知识与读者分享。
  • 绚彩脸谱:本期专题人物采访,以问答的方式详实记载该人物之代表性和其专精领域的观点。
  • 私我谧径:诗歌、散文、小说连载,或是音乐、绘画、影像等不同艺术形式之台湾同志创作投稿。

封面人物

[编辑]

成蹊同志生活志为非营利之同志艺文公益线上杂志,早期为每一至二个月发行一刊,2012年八月后开始固定以每月出刊的形式在线上发行。历来之封面人物有:现代舞蹈家谷慕特‧法拉、新媒体艺术家丁建中、自由时报副刊编兼作家孙梓评、视觉与行动跨界艺术家刘寅生、装置艺术家吴芳义、建筑师兼文学家阮庆岳、剧团编导韩江、插画家羞羞脸、作家王盛弘[3]、政治人物王钟铭、剧团团长锺得凡、文学家纪大伟、剧团编导韩江、诗人与摄影家陈克华、小说家徐嘉泽蔡志伟等等。[4]

合办合作/协助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酷戰幸福春!同志影展系列活動,臺北市電影主題公園. [2012-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2. ^ 派對裡的眾聲喧嘩──2012台北藝術節. [2013-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29). 
  3. ^ 「記憶種在土地上--作家王盛弘」Peopo公民新聞,2012/4/8. [2012-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10). 
  4. ^ 「成蹊同志生活誌/打破社會宰制力量」。立報,2012/1/11. [2012-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27).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