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运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李东运肖像

李东运(1929年—1999年),台湾彰化县花坛乡人,企业家,花坛乡立图书馆为其所捐。

发迹[编辑]

李东运为花坛乡刘厝村人,1929年生,空军官校毕业后作通信官,后离婚并北上创业,贩卖收音机[1]。1961年起,中华民国国军福利社成立电器部,可以分期付款买收音机、电唱机等[2]。李东运看好电器用品将为军公教市场主力,筹资经营分期付款业务,很快成为官兵最大的供应商[1]。后,李东运娶三春国小校长陈川富的姐姐为妻[3]

李东运又创立名峰建设公司,在台北市松山内湖士林北投等地兴建房屋[1]中华民国与美国断交之际,部分在台湾的人远走海外,为转移财产而卖掉本地的房地[4]。李东运便趁机大量收购,因此致富[1]

1999年,李东运病逝[3]

捐助[编辑]

花坛乡立图书馆

虽说1977年5月13日,台湾省政府主席谢东闵就提出“一乡镇一图书馆”计划,但偏乡的图书馆常有经费不足问题[5]。1990年,李东运从小舅子陈川富得知家乡正筹建一座小型图书馆,原计划以新台币一千七百万兴建,但缺少七百万[3]。当时,晚年的李东运受肝病之苦,光捐给长庚医院的钱就有十亿新台币[1]。李东运在观看台北市数间图书馆后,便重设计花坛乡立图书馆,将之扩大面积成当时彰化县最大的图书馆,并自愿出四千一百零六万兴建[3]。图书馆取名“欣华楼”,整栋建筑包括地下室、地面三层[6]。1992年7月24日,花坛乡立图书馆落成时,李东运并无出席,乡长黄家本只好以李东运照片充场面[3]

2006年,嫁到台北的蔡荣美回来家乡长沙村作社区辅导时,发现家乡图书馆设备完善,为向李东运致敬,便和社区总干事谢金权于8月13日筹办“感恩捐赠人李东运先生音乐会”,颂爱合唱团参与。国中时就在此图书馆念书的女学生沈慧安(为2006年大学入学指定科目考试第二、第三类组双料榜首[7]),为感谢李东运也帮忙响应。[3]

参考[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陈志成. 《人物側寫》李東運 一生賺進三百億. 中国时报. 2006-08-14 (中文(台湾)). 
  2. ^ 國防部福利社 成立電器部. 联合报. 1961-05-07 (中文(台湾)). 
  3. ^ 3.0 3.1 3.2 3.3 3.4 3.5 陈志成. 15年前捐款婉拒表揚 鄉民舉辦感恩紀念音樂會 李東運 捐4106萬 建彰縣最大圖書館. 中国时报. 2006-08-14 (中文(台湾)). 
  4. ^ 陈祖华、汪琪、卢世祥、黄寤兰. 鎮定‧團結‧繼續向前! 海內外學人談國家短期應變措施和長期奮鬥目標. 联合报. 1978-12-17 (中文(台湾)). 
  5. ^ 张芷雁. 《莫忘來時路/5月13日》圖書館遍地開花. 中国时报. 2014-05-13 (中文(台湾)). 
  6. ^ 郭益昌. 花壇鄉立圖書館整建 全館無障礙. 大纪元时报. 2015-06-07 [2023-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30) (中文(台湾)). 
  7. ^ 陈志成. 彰女沈慧安二、三類榜首 全家跪禱謝主. 中国时报. 2006-07-20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