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犬复孔绦虫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犬复孔绦虫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扁形动物门 Platyhelminthes
纲: 绦虫纲 Cestoda
目: 圆叶目 Cyclophyllidea
科: 复孔科 Dipylidiidae
属: 复孔绦虫属 Dipylidium
种:
犬复孔绦虫 D. caninum
二名法
Dipylidium caninum
复孔绦虫生活史

犬复孔绦虫(学名:Dipylidium caninum)也称为瓜实绦虫(英语:cucumber tapeworm)或复孔绦虫(英语:double-pore tapeworm),牠寄生于犬、猫、狼、獾、狐的小肠中,是犬、猫常见的绦虫纲寄生虫。人偶尔感染,特别是儿童,引起的症状包括食欲不振、腹部不适、腹泻等,常被临床忽略和误诊。

形态学

[编辑]

新鲜虫体为淡红色,固定后为白色,一般长度为10~15公分,最长可达50公分,约为200个节片(proglottid)组成。头节(scolex)小,横径约0.4毫米,呈梨状,具有4个杯状吸盘(acetabulum)和一个发达成、棒状且可伸缩的顶突(rostellum)。顶突上约有60个玫瑰刺状的小勾(hook),常排成3~4圈,小勾数和圈数因虫龄和顶突受损程度不同而异。成熟(mature)节片和妊娠(gravid)节片为长方形,均长大于宽,形状似黄瓜籽,故称为瓜实绦虫。每个节片都有雌雄生殖器官各两套,两侧对称排列。两个生殖孔(genital pore)对称的分布于节片两侧近中间的地方。成熟节片上睾丸(testis)100~200个,小输精管(vas efferens)和输精管(vas deferens)通入左右两个储精囊(seminal vesicle),开口于生殖腔(genital atrium)。卵巢(ovary)两个位于两侧生殖腔后内侧,靠近排泄管(excretory duct),两个卵巢后方个有一个分叶状的卵黄腺(vitelline gland)。妊娠节片内子宫(uterus)分为若干个卵袋(egg packet),每个含有数个到30个以上虫卵。虫卵呈圆球形,直径约为35~50微米,具两层薄的卵壳,内含六钩蚴虫(oncosphere)。

生活史

[编辑]

犬复孔绦虫的中间宿主主要为跳蚤,成虫寄生于犬、猫的小肠内,其妊娠节片单节或数节相连地脱落虫体,常自动逸出宿主肛门或随排粪便排出,并沿着地面蠕动。节片破裂后虫卵散出,如被中间宿主跳蚤的幼虫食入,将在其肠内孵出六钩蚴虫,然后穿过肠壁并进入血腔内发育。约在感染后30日,当跳蚤幼虫经蛹羽化为成虫时,六钩蚴虫发于成拟囊尾蚴虫(cysticercoid)。随着跳蚤到最终宿主犬猫的体表活动,该处温度为31~35℃,有利于拟囊尾蚴虫进一步成熟。一个跳蚤体内可多达50几个拟囊尾蚴虫,受感染的跳蚤活动降低,甚至死亡。当最终宿主犬、猫舔毛时,跳蚤中的拟囊尾蚴虫得以进入,然后在犬猫小肠内释出,经2~3周,发育成成虫。

流行病学

[编辑]

犬复孔绦虫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无明显的季节性。犬、猫感染率极高,狼狐等野生动物也可感染。人体复孔绦虫病(Dipylidiasis)比较少见,患者多为婴幼儿。这可能是因为儿童接触犬猫的机会较多的缘故。

致病作用和临床症状

[编辑]

轻度感染的犬猫一般无症状。大量被寄生时,虫体以其小勾和吸盘损伤宿主的肠黏膜,引起发炎。虫体吸取营养影响宿主的生长发育。分泌的毒素引起宿主中毒。虫体聚集成团,可能阻塞小肠,导致腹痛、肠扭转,甚至肠破裂。幼犬、幼猫严重感染可能影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痛、腹泻或便秘、肛门搔痒,甚至神经性中毒,特别可能发生肠阻塞。儿童感染有类似症状。

诊断治疗及预防

[编辑]

诊断需依据临床病状,结合粪检结果加以判定。如发现病犬肛门长夹着尚未落地的节片,或粪便中夹杂绦虫节片时,可取下并用显微镜观察特征加以确诊。确认得病可服用驱虫药。预防的重点应放在犬、猫和跳蚤方面,宠物必须定期检查清洁,居住场所也要定期清理消毒。

照片集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李永基. 家畜寄生蟲學 (M). 台湾: 艺轩图书出版社. 2003: 76–78 (中文(台湾)). 
  2. Dipylidium Caninu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