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王拯 (明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王拯(15世纪—15世纪),以仁广东广州府东莞县篁村人[1]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编辑]

王拯是天顺三年(1459年)己卯科举人,授福建邵武知县,能记住每一位来县衙的人,又细心稽查户口,因公事至乡村,人民煮鸡给他食用,他却只吃蔬菜。县厅破旧,他拿出三百多金给耆民张举生、何淳二人,说:“储起它,待丰年才翻新。”很快他因为父母逝世回乡,离去前他对知府刘元述说此事,刘元召来二人拿出金钱,发现封条尚未拆开,叹道:“有此贤吏,才有此良民。”之后他补任昌化琼山知县,丘濬称他“治行古循吏不能过”,辞官后六十年其子某王过当地,人民依然思慕他[1][2]

引用[编辑]

  1. ^ 1.0 1.1 嘉庆《东莞县志·卷二十九·人物》:王拯,字以仁,篁村人,天顺三年举人,授邵武知县,英敏强记,民诣县者一见辄不忘,尝出郊民烹伏雌告膳,却之曰:“吾非矫情,恐后来相效也。”督造版籍,请托不行,勾考精明,宿弊尽革,朔望诣学,课诸陞赏勤惩惰以为常,以忧归。起补昌化、琼山,邱濬称其“治行古循吏不能过”。去官后六十年子某过其地,遗民犹思慕未哀云。
  2. ^ 咸丰《邵武县志·卷十三·名宦志》:王拯,东莞人,成化七年由乡贡任邵武知县,颖悟强记,吏民一见即记其姓名,尝因公事至乡,民烹鸡以进,拯惟茹蔬;督造版籍,稽考精明,宿弊尽除,县厅事敝,以三百余金付耆民张举生、何淳二人,曰:“储此,俟岁丰新之。”寻以忧归,白其事于知府刘元,召二人至出其金,封识如故,元叹曰:“有此贤吏,遂有此良民。”

参考文献[编辑]

  • 嘉庆《东莞县志》·卷二十九·人物
  • 咸丰《邵武县志》·卷十三·名宦志
官衔
前任:
童广
明朝邵武县知县
1471年-成化年间
继任:
王济
前任:
刘信
明朝昌化县知县
1483年-1486年
继任:
林仪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