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胡公馆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虾子胡氏民宅
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遵义市遵义县
分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时代民国
编号5-65
认定时间2015年5月21日

胡公馆,又名“胡氏庄园”、“虾子胡氏民宅”、“胡献之山庄”,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及遵义市文物保护单位。系中华民国大陆时期曾参加护国战争的黔军第六步兵团团长胡忠相(献之)在其家乡贵州遵义落石台(位于红花岗区虾子镇乐安村)修建的私家住宅。胡公馆始建于1918年,1926年建成。落成时时任贵州省主席周西成送“陆军少将第,忠相恩师府落成”金字黑漆巨匾[1]。庄园主人则自名为“怡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座庄园用于办学长达约半个世纪。

简介

[编辑]

胡公馆的主人胡忠相(1871-1945)曾于1916年参加蔡锷发起的讨袁护国战争,任护国军滇黔联军右翼军右支队指挥,因战功升任黔军第六步兵团团长。1918年前后,近半百的胡忠相不再担任一线军职,转任参谋顾问继续参辅军政。有时间和精力在历经7代的家乡遵义禹门落石台修建私宅山庄,历时约十载完工。该庄园在1926年落成时,和胡忠相有师生之谊,时任贵州省主席、同时兼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军军长周西成还携家人亲往祝贺,赠送金字黑匾一块,上面正中书“陆军少将第”五字,右上方题写“忠相恩师府第落成志庆”,左下方落款:“周西成率子国鼐、国鼒敬贺”[1][2]。另据当地民间的说法,周西成还授意当地政府修了一条从遵义至湄潭大道中间的车水(今溪水)直通胡公馆的公路,并为胡献之家架设了专用电话,以方便对外联络[3]

庄园主人则自名为“怡庐”,篆刻于前院入口的照壁之上,字的下面配有当地沙滩文化所崇尚的“渔樵耕读”的浮雕。照壁的外面上书“棠棣增荣”四字,出自胡忠相好友,民国时期遵义杰出文化人物,沙滩文化传人赵恺(乃康)的手笔。公馆正厅的房梁上画有兼具中西文化印记的“书剑双修”,反映出主人追求中西合璧及文治武功的心境。庄园坐北向南,依山傍水,建筑群主体是传统木结构的青瓦房,双四合院布局,一楼一底,占地约六亩,有前院、主院及东西侧院。建筑占地约一亩。有正房五间、耳房四间、左右厢房各五间、饭厅两间、客厅三间,加上过厅、书楼及辅助用房等共30余间。房屋结构考究,雕工精细,楼宇错落有致。外以青砖砌墙环绕。

由于庄园主人深受遵义当地文化及文化名士的熏陶,崇尚和致力于保护和弘扬当地文化。庄园曾在1937年4月19日和20日连续两天宴请和接待了参加首次祭奠郑莫黎三先生活动的政府官员及社会名流[4][5]。在抗战期间,政府机构大学等大量西迁,许多学者名士云集西南。在1941年2月2日到6日,应庄园主人之邀,庄园又迎来了《子午山纪游册[6]的同游兼主创团队的到访,在前后共5天4夜的行程中有3天宴宿于庄园。《纪游册》中的30多个诗、文、画作品中的许多创作都出自在庄园期间的即席、即景、即兴。庄园在《纪游册》中被称作“胡献之山庄”。

新中国成立后由政府接管,从 1950 年开始,这里就一直用于办学,那时周边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在这里上学。最初是红乐学校,1959 年改为红乐农中,1962 年又改为红乐小学,最多的时候有师生近400人。 直到了21世纪初,农村学校调整,庄园所在的学校停办。其间庄园历尽并度过各种劫难:土改、大跃进、文革、校舍改造、探宝、整体外迁。好在仍有当地有识之士及胡忠相后人的极力反对和保护,再加上落石台的村民们颇具文化意识,明白胡献之是村里为当地和国家做过贡献的名人,庄园也是村里的元气所在。这才使得胡献之山庄在当地得以保留至今。

2003年12月被列为遵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定名“胡公馆”和“胡氏庄园”,2015年5月又被列为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虾子胡氏民宅”。

遵义新蒲新区2015年7月报请上级有关文物保护部门批准,由专业古建筑规划设计公司设计了修缮方案,并由专业的古建修缮公司承担了具体的修缮工作。经过这次为期一年的全面修复,胡氏庄园基本上得以复原保存,并从根本上解决了该古建所存在的梁柱腐蚀、筑漏雨严重等重大安全隐患[7]

2022年7月20日胡公馆又迎来了为纪念《子午山纪游册》刊行八十周年,由遵义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新蒲新区虾子镇党委和政府承办、遵义市图书馆协办的采风与研讨活动。

“胡公馆”与遵义“沙滩文化”

[编辑]

胡公馆和同属于遵义县禹门乡(民国时期)位于遵义城东八十余里洛安江畔的沙滩相邻。在清中晚期,沙滩孕育了数十位学者、诗人、书法家、外交家等知名人士。浙江大学在抗战西迁遵义期间曾组织多位知名学者考察沙滩,将其列为全国文化高尚区,得名“沙滩文化”。根据胡忠相在1914年为其七世祖胡贤积(入黔始祖)撰写的碑文所记,其家族系属湖南邵阳秋田胡氏,唐朝诗人胡曾的后人。胡贤积原籍湖南宝庆府邵阳县,清康熙年间贸易来播(遵义故称播州),其长子胡礼仁选桶井坝(今遵义虾子镇清坪村),到胡忠相时,家族已在当地繁衍7代,历经200多年。胡忠相深受遵义当地沙滩文化及文化名人的熏陶,崇尚并致力于保护和弘扬当地文化。长期出资支持对沙滩文化杰出代表,人称“黔中三贤”郑珍(1806-1864)、莫友之(1811-1887)及黎庶昌(1837-1896)墓地守护、修葺和纪念。再加上胡氏庄园地处从遵义城到沙滩及郑莫黎三贤墓的必经之路,也就自然成为了相关活动的接待和食宿的首选之所。

根据《遵义夷牢溪谒墓记》的记载:“……1937年国民政府调实业吴鼎昌来任贵州省主席……明令遵义专员公署专员刘千俊,将每年阴历三月十日(郑珍的诞辰)定为郑莫黎三先生公祭日……刘专员特别委托那边的地方绅士胡献之对郑珍墓进行了维修,为首次公祭郑莫黎先生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胡献之于1937年4月19日和20日连续两天在此宴请(19日大宴宾客)和接待了参加首次祭奠郑莫黎三先生活动的政府官员及社会名流,包括贵州古文献编辑馆馆长凌惕安、副馆长杨恩元、编审柴晓莲、李笃清等6人,地方绅士有赵乃康、杨干之、牟贡三、朱穆伯等,及地方行政长官及负责公祭安全的当地驻军及保安队的长官。

另据《子午山纪游册[6]记载,胡献之于1941年2月2日(辛巳年正月初七“人日”)到1941年2月6日间,邀请同乡好友赵恺(字迺康),浙大教师丰子恺、乐清才子李瑜(字子瑾)、长沙罗展(字巴山)、江苏武进冯励青访其位于遵义禹门落石台的山庄(怡庐)、共游子午山并同谒郑莫黎三先生墓。五天的行程中游历了青乘桥、胡献之山庄、平远桥、夷牢水、关帝庙、禹门寺、子午山、青田山、郑、莫、黎墓地、钦使第、夷牢亭遗址及节孝寺等。游历的所见,所思及所感催生了大部分《纪游册》中的诗、词、文和画。其中许多创作都出自在庄园期间的即席、即景、即兴。比如李瑜在怡庐即席即景即兴赋诗一首,以迎春及重阳的意境映衬出对结束战乱的憧憬和对再聚重游之期待。诗中借怡庐之景所作的“梅随客至香初透,柳待春回绿未生”两句更成为《纪游册》中的点睛之笔。丰子恺还以赵恺描述庄园大门口的诗句“一弯绿水山百转, 门前一笑狮象迎”为题做了一幅《胡献之山庄》插画。李瑜再以胡氏庄园中的红梅为题填词一首《暗香 胡氏红梅》。李瑜还在《跋子午山纪游册后》中记述和颂扬了此次子午山游东道主胡献之廿余年守护、修葺郑莫黎三贤墓的善举,以及盛情款待来访客人之行谊。其同乡好友赵恺也在《辛巳人日往谒郑莫黎三先生墓记》文中提到 “……近年培修子午山,故常倚重者……得胡君之助……”来回顾两人因共同崇尚和致力于保护和弘扬当地文化的交往和友谊。

当地的文化研究者说,胡公馆内还有不少文化遗存,如园内照壁上的题字出自民国时期遵义文化名家赵恺之手。园内还有几棵树龄超过百年的古树,留存下来的木雕门窗、家具等,也都有一定的研究价值。遵义新蒲新区计划将对胡氏庄园进行陈列布展,以对外展示该文物所关联的古建筑文化、黔北民居文化及民国初期的贵州军政文化,加大该文物的开发利用力度,进一步挖掘该文物建筑的观赏、旅游及历史文化价值[7]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遵义市民政局. 遵义市标准地名词典. 四川辞书出版社. 
  2. ^ 政协遵义市宣教文卫委员会. 遵义文史7·遵义民国军政人物. 2001. 
  3. ^ 新蒲教育. 【文化文物】胡献之庄园遗事. 微信公众平台. 2016-04-06 [2024-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10). 
  4. ^ 凌惕安. 遵义夷牢溪谒墓记. 南明杂志. 1937, (创刊号). 
  5. ^ 李连昌. 尘封旧事揭晓. 遵义晚报. 2018-03-27. 
  6. ^ 6.0 6.1 赵迺康、丰子恺、李瑜编辑. 子午山紀游冊. 遵义: 遵义孤儿所. 1942. 
  7. ^ 7.0 7.1 新蒲教育. 【文化文物】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胡氏庄园焕然一新. 微信公众平台. 2016-08-29 [2024-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