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菁埔西安府

坐标23°33′27″N 120°23′49″E / 23.557411°N 120.396846°E / 23.557411; 120.396846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菁埔西安府
基本信息
位置 台湾嘉义县民雄乡菁埔村130号
主神檨仔王公
福德正神
神农大帝
例祭农历二月二十一、二十二日[1]
十月[1]
建立时间 清朝咸丰年间

菁埔西安府,又称檨仔王公庙[2],是一栋位于台湾嘉义县民雄乡菁埔村130号的庙宇,创建于清代咸丰年间[3][注 1],供奉檨仔王公(芒果树神)、福德正神神农大帝[1]

历史[编辑]

传说在清代嘉庆年间[2],菁埔村内一位农夫的儿子逝世,此农夫欲将儿子的遗体带至附近的芒果树下埋葬,行经该处时,因忘记携带铁锹,故急忙赶回家拿取铁锹,将遗体暂时放置在芒果树下。等到农夫再度抵达芒果树下时,竟发现自己的孩子复活过来[1]。当晚,该芒果树的树神向农夫托梦,表示孩子其实是受到自己的保佑,才得以复活[2],并希望能够替自己建庙[1]。该农夫便在树下刻上“檨仔王公”之神牌供奉芒果树神[2][注 2]。因神威显赫,导致信众增加许多,香火鼎盛[5]。后该芒果树在一次台风下被吹倒,村民将树干雕刻成三尊神像(大王公、二王公、三王公),并建庙奉祀[2]

之后,因庙貌逐渐老旧,村民重新建造新庙,并在庙旁重新栽种芒果树幼苗,幼苗长出三棵芒果树。芒果树上有图案类似八卦,且象征“大王公”之树长出的主干并未有分叉,象征“二王公”之树的主干有两处分叉,象征“三王公”之树的主干上有三处分叉[2]

此芒果树之树皮也可熬汤治病[2]。当地居民表示,只要遇病,食用其香丹或削下树皮,煎药服用,病即痊愈[4]。如有人失去牲畜,经祈问后,必知牲畜之下落[4]

1906年,梅山大地震爆发,西安府遭震毁,由何志忠、何继盛募集百圆资金发起重建,1913年动工[1]。1934年,保正何阿菜发起重修,1948年,菁埔村村长何胜平、菁埔西安府管理人何聪明、地方耆老何头等人发起重建[4]

后因西安府信徒日益增加,原庙无法容纳大批人潮,菁埔村村长何明春遂有重建之想法,因此成立管理委员会进行重建工程,新庙于2000年落成[5][2]

注释[编辑]

  1. ^ 《台湾省嘉义县市寺庙大观》称该庙建于嘉庆年间[4]
  2. ^ 关于该庙建立由来,〈文化资源地理资讯系统〉纪载农夫原要将孩子的遗体带至附近的野外埋葬,然而经过芒果树下时,发现忘记携带铁锹,因此急忙赶回家拿铁锹,并担心遗体遭野狗咬走,所以将其暂时放置在芒果树的树枝上。后农夫为报答芒果树神之神迹,因此在树下刻上“檨仔王公”之神牌[2]。《台湾省嘉义县市寺庙大观》则称该农夫雇专人埋葬遗体[4]

参考文献[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相良吉哉. 臺南州祠廟名鑑. 台南市锦町二丁目七七番地: 台湾日日新报社台南支局. 1933-08-18: 第169页. NCID BA58596511.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菁埔西安府. 文化资源地理资讯系统. [2022-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4). 
  3. ^ 李春子、沈竞辰、陈明义. 《老樹人生─自然與人文的對話》. 行政院农委会特有生物保育中心. 2009-12. ISBN 9789860211658. 
  4. ^ 4.0 4.1 4.2 4.3 4.4 嘉义县市寺庙大观编刊委员会 (编). 《臺灣省嘉義縣市寺廟大觀》. 文献出版社. 1964: 第116页. 
  5. ^ 5.0 5.1 江宝钗. 《嘉義縣志.卷十:文學志》. 嘉义县政府. 2009-12. ISBN 9789860208108.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