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蔡德芳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蔡德芳
汉字 蔡德芳
白话字 Chhoà Tek-hong
台语罗马字Tshuà Tik-hong

蔡德芳(1824年12月26日—1899年4月25日),字英其,号香邻,乳名齐沙[1]台湾彰化鹿港[2],原籍泉州晋江十四都塘东村[3]清朝政治人物、教育家,通《易经》,擅书法[4]

文开书院山长蔡德芳写的重造利济桥碑。

家族

[编辑]

父亲蔡文波(1788-1848)[3],人称晴轩先生,原籍福建省泉州府晋江金井塘东,道光十六年(1836年)带儿子蔡德芳过台湾,在彰化鹿港教书[4]

母王氏满娘,蔡德芳是他的二子。其妻林宝娘是鹿港林日茂郊商之后人,继室郑合娘,育有4子5女[4]。子蔡谷元拔贡、蔡谷仁秀才[3]。蔡德芳的孙子为蔡实海,曾孙为蔡继琨[5]

生平

[编辑]

道光季年,彰化县知县高鸿飞聘请廖春波主讲白沙书院,教授诗文及古文。一时彰化文风大盛,许多仕绅争相吟咏。而蔡德芳的诗文与曾惟精、陈肇兴陈捷魁、廖景瀛等人尤为杰出[6]。咸丰九年(1859年)举人[7]。同治元年(1862年),戴潮春事件爆发,蔡德芳与贡生蔡廷元、富户陈庆昌以及各郊商召集施、黄、许姓之族长等人,誓命报国,练兵防御[8]

鹿港联庄战役

[编辑]

第一次战役

[编辑]

同治元年(1862年)三月二十一日,天地会据彰化县城,意欲会谈,暂时不强攻鹿港。天地会党人黄丕建于是派遣黄清溪向鹿港黄家送信,表示愿意保卫鹿港,信中还提到:“久仰鹿港诸绅大名,希望能够跟各位会面”云云[9]

鹿港仕绅收到信后,开了一场市民大会。黄小二、黄五味、许猫贺、许任等人主张,应主动邀请对方,否则作战一定会不利;蔡德芳以及其它郊商则持反对立场。但黄姓擅自遣人引导黄丕建进入鹿港泉郊会馆,所有仕绅、富商全都逃跑,不与其会面。黄丕建跟随戴军在米市街抢劫当铺;百姓大哗,争出杀贼,爆发鹿港联庄战役之中的第一次战役[10]

第二次战役

[编辑]

四月,起事首领陈弄率众攻打鹿港。戴军分成三路进攻,蔡德芳与林清源、蔡妈胡、黄季忠率领壮丁抵御,敌军溃败[11]。后来,台湾镇总兵曾玉明曾任命蔡德芳、林清源以及蔡妈胡办理总局,抽厘助饷[12][13],因此蔡德芳在事件平定后被钦赐五品衔[3],赏戴花翎[14]

重修元清观

[编辑]
彰化元清观正面照。蔡德芳等人于1866年重修此庙

同治五年(1866年),与职员陈元吉、贡生世振治等倡议重修彰化元清观,由监生杨祥光进行重修工程,但并未竣工。后由贡生张昭彩、职员庄琼辉再度捐修此庙[15][注 1]。蔡德芳在庙内留有“极建其中用锡生灵归福范”、“恩叨无外钦崇典礼答神光”之柱联[3]

参与地方事务

[编辑]
文开书院一景,蔡德芳曾于此处掌教
鹿港天后宫正殿,蔡德芳于1870年重修此庙,并担任总理

同治八年(1869年),应鹿港同知孙寿铭之邀,主讲文开书院[17]。同治九年(1870年),倡修鹿港天后宫,并担任总理一职[3]。同治十一年(1872年),撰写“重造利济桥碑记”,翌年撰写“重修鹿港天后宫碑记”[3]

考取进士

[编辑]

同治十三年(1874年),中进士,殿试位列第三甲七十九名[18],以安徽即用县任用,因种种原因并未上任[3]。光绪五年(1879年)任命为广东乡试同考官[3][2],任期满后回归鹿港,再度主掌文开书院[19][2]白沙书院[3]两间书院,丁寿泉为其学生[19]。当时,鹿港街上相当流行此一句子[19]

光绪六年(1880年)补广东新兴县知县[3][2],光绪十年(1884年),因母亲去世而卸任[3]

彰化节孝祠是由蔡德芳以及吴德功所倡捐

同治十二年(1873年),蔡德芳与拔贡生林渊源采访120名节妇,光绪十二年(1886年),文人吴德功偕同丁寿泉、训导刘凤翔采访160名节妇。之后,台湾府知府程起鹗陈文𫘧、彰化县知县李嘉棠,命令建祠。蔡德芳与吴德功曾倡捐、主事吴鸿藻、职员吕赓虞亦曾参与发起[20]

“建省会于鹿港议”

[编辑]

光绪十三年(1887年),台湾巡抚刘铭传有意于台湾中部建立省会。此消息一传出,彰化、鹿港仕绅希望能让已沉寂许久的贸易再度繁荣,而以蔡德芳为首,加上职员郑茂松、吴朝阳、吴恩波,举人庄士勋、黄玉书、黄焕奎 训导刘凤翔、郑景奇、吴鸿宾、廪生吴德功等22名仕绅,共同联署“建省会于鹿港议”[21][3],说:

窃台湾建省,近复蒙钦宪下驻,带率员绅就彰属内周历相度,择建省垣;远近闻风,争相顶祝,何事多生末议!顾念山川形胜,非耳目所能遽周;原隰询谋,即刍荛亦所不弃。爰敢佥据所知所闻,略举谨陈巅末。台湾一岛孤悬,南北绵亘千余里;东尽横山,西临瀚海。重以土浮民靡,动辄生变;无事则耕渔亦足相安,有事则请兵筹饷,在在仰需内地。伏思开台之初,建设郡、厅、县多从海口,意殆为是。独嘉义一县城离海稍远,每遇揭竿,四面受困;历征前事,可为寒心!至如彰化城,西离鹿港,不过十余里。其奈东延内山、平洋辽阔,伏莽滋扰;兼之溪多林杂,防御难施。即如同治元年戴逆自内一发,城池立陷;城之西面只一桥被断、一竹围被踞,虽内地大兵数千接屯鹿港,经年莫能前进。洎乎南北大兵夹击,收复后犹争。爰乾隆年间贵西道赵翼议移彰城于鹿港之说,恳恩入告,事虽未行;要其大意,总以设城距海越近越是也。今当盛朝,威灵震迭,欣荷钦宪抚临此邦,营建省会;从此添兵足饷,重权镇摄,全台托庇,万万不至虑此。第圣人有言:“处常固当思变,谨始乃以慎终”。如果台湾得蒙建省,省会必归彰界;当谓重卫居中,藉可控制乎南北内外,诚我台阳千百年不易之宏规也。然恐前议县城移近于海者,今或将省城转而设于近山。万一地方有警,一溪扼险,万兵莫近;似乎咫尺先不能通,何论南北内外!此尤大势之不可不筹者也。至于来龙之归宿、海道之引通,或择其新地而深谋远虑,或仍其旧城而事半功倍;钦宪明见万里,斟酌自有权衡,无庸芳等多赘也。且事关奏闻,是非下士所能置辩。唯既生长于斯,见闻颇熟;抱此区区,又不能坐受“知而不言”之咎。爰敢沥据历来大局情形,附绘彰化旧城来龙宿脉图说一纸,恳乞转详。

此文由李嘉棠转呈至刘铭传,但却立即于1887年四月二十一日遭到驳回,理由为:“鹿港濒海,地势低下,水口沙浅,不能泊船;该绅士蔡德芳等忽请建立省城,非为控制全台起见,特为本地贸易起色耳。统论全台局势,岂有弃中、南、北、前、后三千里地方,独重鹿港一镇之理!如以鹿港傍海易守,不致四面受敌;何以福建省城不立于长门、江苏省城不立于吴淞?查该绅士等始议建省必就彰化县城,继又禀在大墩地方,禀请于鹿港建省,侈然自大,随意指陈,直视台湾地方只有鹿港一镇最重,台湾仕绅亦只有鹿港最大,殊属荒谬,……所有蔡德芳等禀请建省鹿港,为私忘公,应毋庸议。”[22]

施九缎事件

[编辑]

光绪十四年(1888年)施九缎事件爆发,官员周长庚差使吴德功专信到鹿港,告知官军不攻打鹿港,请蔡德芳、许士昆等人到彰化与布政使沈应奎见面,他当面指出整起事件其实是由彰化县知县李嘉棠所激[23]。李嘉棠之后向吴宏洛请攻鹿港。吴宏洛即将发兵开战,蔡德芳秉烛危坐,达旦不寐,安定民心[24]。之后沈应奎设立保安总局,聘请蔡德芳、吴景韩、吴鸿宾、刘凤翔以及吴德功等人办理善后事宜[25][3]。而李嘉棠贿赂官员,诬告蔡德芳等人包庇歹徒[4],二十二日己巳,巡抚刘铭传拘留周长庚,并提蔡德芳、游击郑荣、贡生施家珍、廪生施藻修、廪生吴景韩等人到官衙集讯[26]

逝世

[编辑]

光绪十六年(1890年),蔡德芳与晋江友人蔡醒甫、彰化吴德功、黄如许等人在彰化创立诗社“荔谱吟社”,以拈题赋诗为活动,与南部“斐亭钟会”、北部“牡丹诗社”,是当时台湾非常著名的诗社,其诗钟作品曾于与会中得奖[3]

1895年,日本与大清帝国签订马关条约,宣布台澎地区割让给日本。蔡德芳不愿接受异族统治,因此举家前往泉州隐居[27],1899年,蔡德芳逝世[1]

遗著

[编辑]

蔡德芳留存至今的作品不多见,目前所见最完整的一篇文章是他为吴德功《戴施两案纪略》一书所作的序文,写道[28]

戴万生作乱三年,台湾道、镇皆殉难。知府洪毓琛亦积劳病故。尔时,北至大甲,南至嘉义,地方盗贼蜂起,官军南、北、中三路进剿,始克荡平。其害较烈于林爽文。

德功弱冠时,亲见其事,每笔之于书。至光绪甲午,全台纂修通志;功忝与其役。爰取林卓人“东瀛纪事”阅之,所载北路攻剿之事甚详,篇中略采之。但其书各处争战,自为纪略,未合于志书之体,故仿纲目之例,自作乱以至平定,因年系月、因月系日,庶牟尼一串,了如指掌。且戴、林二逆作乱,始于彰化,而曾镇在鹿港招抚义民,白沙坑二四庄、快官三十五庄、线西加宝潭庄、武东牛㸵岭战事多阙。故就所见、所闻,并采“陈陶村诗稿”所载三忠以及丁观察曰健“治台必告录”所纪斗六等处殉难人员官衔姓氏纂辑其中。其间草莽效忠之殉难义民、积劳病故之员弁,准建入昭忠祠者,附载于下卷。庶忠臣义士不至与草木同腐矣。

乙未以后,书籍多散佚,此稿幸得犹在,窃恐过此以往,搢绅先生莫能道其轶。爰亟登之,以俟𬨎轩采访焉。若云问世,则仆岂敢!

另外,吴德功所著的《瑞桃斋诗话》曾摘录“荔谱吟社”举办诗钟活动时,两联蔡德芳在当时的与会之作,题曰“云水”嵌第六字,“一轮玉辗舂云碓,万斛珠波挂水廉”,“万事付之流水去,一肩挑却暮云归”[29]。而蔡德芳也为吴德功《磺溪吴氏家谱》所作序文,以及为鹿港武进士许肇清、清水举人蔡鸿猷撰写墓志铭[3]。光绪二年(1876年),与贡生施家声,献“流水前身”匾额给六合境清水寺[30]。今泉州金井镇岩峰村内的西资岩寺尚保存着其楹联,内文为“西佛千年来福地,资生万物洒慈心”;晋江永和乡垵内村七宝堂内的楹联“列石为屏,蹲成虎豹;横纱作案,伏尽龟蛇”,也是他的手迹[3][31]

注释

[编辑]
  1. ^ 此段资料引自《温陵元清观碑记》,但碑记中所称“同治丙子”应有错误,因同治朝并无丙子年,应作为光绪丙子(1876年)[16]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蔡德芳. 国家文化记忆库. 
  2. ^ 2.0 2.1 2.2 2.3 吕世明监修. 《彰化縣志稿.卷十:人物志》. 彰化县文献委员会. 1964-03: 第6页.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李昭容. 蔡德芳. TBDB 台湾历史人物传记数据库. 
  4. ^ 4.0 4.1 4.2 4.3 清代泉台名士蔡德芳. 福建侨联. [2018-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11). 
  5. ^ 徐丽纱. 《蔡繼琨:藝德雙馨》. 国立传统艺术中心筹备处. 2002-12. ISBN 9570130962. 
  6. ^ 日.连横.《台湾通史:卷三十四:文苑列传》:“道光季年,高鸿飞以翰林知县事,聘廖春波主讲白沙书院,始以诗古文辞课士。鸿飞亦时莅讲席,为言四始六义之教,间及唐、宋、明、清诗体。一时风气所靡,彰人士竞为吟咏。而肇兴与曾惟精、蔡德芳、陈捷魁、廖景瀛等尤杰出。”
  7. ^ 张瑞和. 《維繫傳統文化命脈: 員林興賢書院與吟社》. 晨星. 2009-12-11. ISBN 9789861773032. 
  8. ^ 清.吴德功.《戴案记略》:“鹿总局长举人蔡德芳、贡生蔡廷元、富户陈庆昌及各郊商纠合施、黄、许三大姓之族长等,誓同报国,练兵守御。凡有义民庄众到鹿告急,皆得火药、饷项多少周济,将船中斗烦布置要害;故贼未敢轻犯。”
  9. ^ 清.吴德功.《戴案记略》:“彰城之失也,距鹿只二十里,然沿途联庄守望相助;故贼虽垂涎鹿港之富,无可逞也。惟同安寮与鹿毗连,只一水之隔;两岸皆立壁堡,断桥为守。黄丕建使黄清溪射箭书于鹿之黄姓,愿任保卫之责;且云‘慕鹿诸彦之名,渴思会晤’云云。”
  10. ^ 清.吴德功.《戴案记略》:“鹿绅得书,开市民大会。有黄小二、黄五味、许猫贺、许任等皆该姓之巨子,耸言当徇其请,否必不利;蔡德芳暨诸郊商阻之不住。黄姓擅遣人导黄丕建入鹿至泉郊会馆,诸局绅、富商皆躲逃不与会面。方傍徨间,突闻黄丕建之随匪在米市街掠抢典铺;百姓大哗,争出杀贼。”
  11. ^ 清.吴德功.《戴案记略》:“四月,贼以鹿港抗命,陈哑九弄集众围攻鹿港;鹿人早已为备,开战数阵,互有胜负。贼不得不休,环攻不退。三十五庄陈大戆、二十四庄叶虎鞭,先亦天地会中人;因漳、泉之党派不相能,又见诸贼所行非正,遂相率反汗,皈依白旗。知鹿港围急,佥议曰:“鹿港,母也;诸庄,子也。皮之不存,毛将安傅’!于是各率数千人来援。适是日贼分三路进攻,鹿绅蔡德芳、林清源、蔡妈胡、黄季忠各统丁壮抵御;方大战,各庄丁勇拊贼背横击之,贼遂不支。”
  12. ^ 清.吴德功.《戴案记略》“廷旨以提督军门固勇巴图鲁曾玉明提兵平贼……又得举人蔡德芳(香邻)、贡生林清源(正本)、蔡妈胡办理总局,抽厘助饷。”
  13. ^ 清.吴德功.《戴施两案纪略》:“玉明任北协时,潮春尝充稿书,戆晟与阿𦋐雾械斗,亦尝为两家和解。故曾至而以书招之,使彼不战自解,竟不报命,并招二四庄拔贡生陈捷魁(汝梅)、禀生李华文(如清)、生员陈宗廷(宪章)、加宝潭举人陈宗潢之子陈耀以及和美线延海一带各泉庄到鹿港镇义民旗。嗣是二十四庄叶虎鞭、二十五庄陈大戆,率众投诚,并带勇守鹿港。自是港中民心始固,并请举人蔡德芳、林清源等设局抽厘助饷。”
  14. ^ 清.吴德功.《戴案记略》:“蔡德芳赏戴花翎。”
  15. ^ 清.吴德功.《温陵元清观碑记》:“同治丙子,举人蔡德芳、职员陈元吉、贡生世振治诹吉上梁、倡捐兴修,以监生杨祥光董督其事,数年工未竣。后贡张昭彩、职员庄琼辉再行捐修。”
  16. ^ 林文龙. 臺灣的天公信仰述略. 台湾文献. 1983, 第34卷 (第3期): 第154页. 
  17. ^ 鹿港天后宫管理委员会编. 《鹿港天后宫志》. 鹿港天后宫. 2004年. 
  18. ^ 林文龙. 《台灣的書院與科舉》. 常民文化. 1999-09-30. ISBN 9789578491465. 
  19. ^ 19.0 19.1 19.2 李昭容. 《鹿港丁家大宅》. 晨星. 2010-06-11. ISBN 9789861773643. 
  20. ^ 清.吴德功.《彰化节孝册.自序》:“同治十二年,山长蔡德芳、拔贡生林渊源所采节妇一百二十名,光绪十二年,德功同山长丁寿泉、训导刘凤翔所采节孝妇一百六十名,及陆续由学官请旌者,均蒙天语旌表在案。嗣台湾府程起鹗、陈文𫘧、邑令李嘉棠,命建祠宇。予同山长蔡德芳倡捐,主事吴鸿藻、职员吕赓虞亦同效力焉。”
  21. ^ 《刘铭传抚台前后档案.台湾府行知巡抚刘铭传批驳彰化县绅士蔡德芳等请建省会于鹿港议(光绪十三年四月二十一日)》:“前广东新兴县知县蔡德芳、职员郑茂松、吴朝阳、吴恩波、举人黄玉书、黄炳奎、庄士勋、训导刘凤翔、郑景奇、吴鸿宾、廪生吴德功等共二十二人佥称……”
  22. ^ 《刘铭传抚台前后档案.台湾府行知巡抚刘铭传批驳彰化县绅士蔡德芳等请建省会于鹿港议(光绪十三年四月二十一日)》
  23. ^ 清.吴德功.《施案纪略》:“是夜,周长庚使德功专信到鹿,报知官军不攻鹿港,请鹿绅蔡德芳、许士昆等到彰见沈应奎。十七日,请周长庚、郑荣同往谒,鹿绅面禀激变事由。语碍李嘉棠。”
  24. ^ 清.吴德功.《施案纪略》:“李嘉棠日向吴宏洛请攻鹿港。吴宏洛将发兵开战,附鹿庄民,扶老携幼,露宿街中,惊惶彻夜。蔡德芳秉烛危坐,达旦不寐,以安民心。”
  25. ^ 清.吴德功.《施案纪略》:“是日出示安民,胁从罔治,设保安总局,请绅土蔡德芳、吴景韩、吴鸿宾、刘凤翔同德功等办理善后事宜。”
  26. ^ 清.吴德功.《施案纪略》:“二十二日己巳,巡抚刘铭传电拘留教谕周长庚,并提游击郑荣、进士蔡德芳、贡生施家珍、廪生施藻修、廪生吴景韩等到辕集讯。”
  27. ^ 吴文星. 《鹿港鎮志.人物篇》. 彰化县鹿港镇公所. 2000年: 第75页. 
  28. ^ 清.吴德功.《戴施两案纪略》:香邻蔡德芳序
  29. ^ 颜秀芳. 彰化縣文學概況. [2022-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4). 
  30. ^ 郑喜夫. 《光復以前臺灣匾額輯錄》.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1988-06-30. 
  31. ^ 许书纪. 《晉江楹联选》.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2 (中文(中国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