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缓
外观
医缓 | |
---|---|
出生 | 不可考 周朝秦国 |
逝世 | 不可考 不可考 |
职业 | 中医学家 |
医缓(?—?),是中国春秋时期秦国的医师。其姓氏不可考,名缓,因其职,人称医缓。
其主要生平不可考,描述医缓的文献详见于《左传·成公十年》和《通志》两书。
生平
[编辑]前581年,晋景公有疾,他梦见自己被恶鬼追逐,惊醒后,他召桑田那边的巫人(史称桑田巫)来占卜。桑田巫向晋景公表示,晋景公之病是被他在下宫之难所杀的赵同和赵括鬼魂作祟,等不到吃新收的庄稼,晋景公就会死。桑田巫使巫术治病,但久治不效。
晋景公听闻秦国多名医,于是向秦桓公求医,秦桓公派遣医缓往诊。医缓未至,晋景公又梦到疾病化身的两童子商量:一个说医缓是良医,所以他们应找地方避开医缓,另一个说他们在肓(肓指心脏与横膈膜之间的部位)之上,膏(膏指心尖脂肪)之下,医缓也不能奈何。医缓一到晋国,诊察晋景公的病情,立刻断言晋景公其疾不可医,因为病况已经进入肓之上膏之下,表示就算砭石和针灸治理已不可及,而服用药物医治,亦不能至,所谓“药石无灵”。晋景公回想先前的梦和医缓所说的一样,便认为医缓为良医,送厚礼谢去。
接着,他召桑田巫来,放上用新产的麦子作的面食,然后处死了桑田巫,但晋景公欲吃面前感到腹胀,便上厕所,但却掉到粪坑中溺死。
此故事流传下来,成为“病入膏肓”的成语。也因这典故,在背部的第四椎两旁,有名为“膏肓腧”的穴位。
《通志》一书中,表示“缓”和“和”同音,认为医缓与同一时期的另一名医医和为同一人。但两人出现的年代相差四十多年,故此可能性比较低。
参考文献
[编辑]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春秋左氏传/成公#成公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