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对习近平的个人争议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拆分自对习近平的争议条目[编辑]

部分内容摘录自原条目内容,相关内容在原条目内已经精简、删除。--有困扰的话,就让魔女用魔法帮你排忧吧! 2022年11月4日 (五) 17:33 (UTC)[回复]

此条目创立者简直是行尸走肉[编辑]

依我看,“对习近平的争议”这类词条完全是对习近平个人形象的诋毁,是在吹毛求疵,严重违背了维基百科“中立”的精神,而且是在的特别针对习近平,应尽早快速删除。依据如下:

一、所谓“争议”的来源多为反华媒体炒作的所谓“争议”,可靠性差甚至没有可靠性[编辑]

这个我不多说,相信各位维基友们长着眼会看,在本页面的参考资料中不难发现:说明所谓“争议”的来源大多为美国、香港特区以及台湾地区的反华媒体,如美国之音(美国)、立场新闻(香港特区)、壹电视(台湾地区)。据我所知,它们报导的中国的“新闻”一般从负面报导,即以“客观中立”的名义,中国哪里“穷”、哪里“不好”,就夸大地报导它。窃以为这类词条的实质就是反华媒体对习近平的“鸡蛋里挑骨头”大“荟萃”,严重破坏维基百科的“客观中立”的原则。如果习近平真如它们所说的那么“坏”,现在的中国绝对是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假“大国”。但是作为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根据我近二十年的观察、实践与思考,我可以负责任地吿诉诸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本不是你们说的那样——除了它确实有很多如内卷严重、人们过度沉迷网络等缺点我承认——严重。

而且引用来源选择随便,有些可能被美国反华势力或台湾民进党“洗脑”的网民在网络平台上胡乱鸟叫(Tweet)一下就成为了“依据”。如财产争议中的最后一句。我只想问:“谷卓恒,你有可靠的实证吗?”

二、所谓“争议”,有的都是些十分琐碎、在所难免的小错误,没必要过度追究[编辑]

就拿习近平读错音这个“争议”来说罢,你确定所谓“中华民国”的“国家”领导或是美联邦的国家首脑从来没有读错音过?错了!“中华民国‘总统’”蔡英文有一次演讲中都错把“台湾”读为“中国”,到后来发现自己读错了,又加上了“台湾”。,这样一组合,就变成了“中国台湾”了。这岂不闹大事了?但是,为什么蔡英文的“争议词条”中未提及此事呢?你们给我的回答不会又是所谓的“中共深伪造假”吧?在所谓的“中华民国”,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由此可见,“口误”是交流中很正常的现象,习近平也是人,也会在所难免地口误。而这词条的创立者,却紧紧咬住了习近平的那几次口误,细细地将它们总结在此地,并且进行所谓的“解读”。而对蔡英文的口误却置若罔顾——维基百科中仅仅说了她的几个错别字。由此我严重怀疑你们创建这个词条时动机不纯

  •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

--维基菜鸟📞2024年1月10日 (三) 07:31 (UTC)[回复]

反华不构成删除条目的理由,且我并不同意你所说的反华炒作的定性,阁下仅以"从负面报导"为由定论这类媒体是夸张报道,这里面的逻辑无法说服我。而其中何处“鸡蛋里挑骨头”,请详细说明。
维基百科要遵循的中立,是"在尽可能没有任何偏见的前提下,平等地表达出任何曾在可靠来源中发表过的重要观点。",而非来源本身是否中立,维基百科对来源的要求为可靠来源。
阁下诉诸个人经历,这在维基百科上的讨论有何意义,因为阁下个人经验与某媒体报道不符,所以该媒体不可靠?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也说明不了什么,我也有PRC护照,我的感受与你对中国的感受、与CCTV对美国的报道大相径庭,所以CCTV不具备可靠性?
谷卓恒的可靠性呢,起码在他对肖建华与习近平财富上的关系的披露获得了彭博社报道的印证,你说他不可靠,起码要说明白哪一个报道是不可靠的。
口误倒是可以删掉一部分,太过琐碎,但不是全部,因为其中新华社等媒体删除演讲稿等应当保留。
另外,你的留言已经多次违反方针了,这里违反假定善意原则(认定他人动机不纯,编辑这个条目的编者不到一定对蔡英文感兴趣,编者也无需一定去编辑蔡英文条目),在他处对他人直言"追随台蛙和美帝的曱甴们"进行"政治身份攻击",在这里我要警示一下阁下,请遵循维基百科的方针,多次违反方针会不利于讨论。--newerdrawn留言2024年1月10日 (三) 11:46 (UTC)[回复]
好的,对不起!毕竟我经验少,只是维基菜鸟。--维基菜鸟📞2024年1月10日 (三) 12:11 (UTC)[回复]
下次一定改正!--维基菜鸟📞2024年1月10日 (三) 12:15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