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王桁霁/沙盒丁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不断演化的抵抗运动与整合策略[编辑]

1976年在荷兰参加记者会的拉莫斯-奥尔塔。他长年在海外为东帝汶独立运动发声,曾任革阵驻联合国代表德语Liste der Ständigen Vertreter Osttimors bei den Vereinten Nationen
阿里·阿拉塔斯曾因积极斡旋柬埔寨内战等地区争端广受赞誉,甚至有望成为联合国秘书长,却因东帝汶问题不了了之。路透社称其“职业生涯受到东帝汶动乱之困扰”,[1]《卫报》亦评价称“他蓬勃发展的外交生涯始终因印尼在东帝汶的暴行而蒙上阴影。”[2]

东帝汶独立运动从未因印尼的投资与建设而间断过。[3] 革阵在八十年代时因数次清剿,兵力仅余数百,他们转而同以帝力年轻人为主的东帝汶青年一代加强联系。 一场非武力的抵抗运动在民间逐渐发展成型,成员们以抗议等方式寻求东帝汶民族自决,许多参与者受的是印尼式教育,在侵略初期尚处童年。 他们憎恶印尼军队的暴力镇压、痛心于本土文化与政治生活的让位与消亡,对占领者在东帝汶的经济建设怀着矛盾心态。葡萄牙语通行其间,葡萄牙的统治遗产备受重视。[4] 在海外,以拉莫斯-奥尔塔为首的独立运动流亡成员四处奔走,在各地外交论坛上为东帝汶赢取关注。[5]

1988年,随着武装反抗减弱,印尼政府开放了东帝汶,在招商引资的同时解除了外国记者禁入令。这项举措是由时任外长阿里·阿拉塔斯推动的,为了更好回应国际关切,他和一些外交界人士不顾军界“局势或失控”之疑虑,劝说苏哈托支持这项政策,1989年年末,作为军方强硬派的穆尔亚迪准将被撤换,新上任的鲁道夫·瓦鲁准将承诺将以“更能服人”的方法来对待反抗者。 他放宽了东帝汶内的旅行限制,释放了成批政治犯,审讯官也不再频繁地施用酷刑。瓦鲁尝试肃整军纪,1990年2月时,一名在东帝汶服役的印尼士兵因其违法行为遭到起诉,这样的情况是前所未有的。[6]

抵抗运动也因此更加无惧;海外人士的高规格造访常常伴随着抗议示威活动:1989年10月,梵蒂冈大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访问东帝汶时,就有不少要求独立的年轻人高喊口号,打开横幅,并与警察爆发混战。[7][8] 此外,随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西方国家对印尼占领的支持理据丧失大半。东帝汶自决问题、人权问题受到的国际关注与日俱增,给雅加达造成更大压力。[9] 1990年代发生的几起事件使东帝汶频频为世界瞩目,抵抗团体因此而得势不少。[10]

  1. ^ Ali, Muklis; Silka, Tyagita. Indonesia's Ali Alatas tarnished by East Timor [东帝汶使印度尼西亚阿里·阿拉塔斯声名受损]. 路透社. 2008年12月11日 [2024年4月15日] (英语). 
  2. ^ MacKinnon, Ian. Obituary: Ali Alatas [讣闻:阿里·阿拉塔斯]. 卫报. 2008年12月17日 [2024年4月15日] (英语). 
  3. ^ Schwarz 1994,第196页.
  4. ^ Schwarz 1994,第209页.
  5. ^ Schwarz 1994,第208-209页.
  6. ^ Schwarz 1994,第210-211页.
  7. ^ Haberman, Clyde. Melee Erupts as Pope Speaks in East Timor [教宗在东帝汶演讲时混战爆发]. 纽约时报. 1989年10月13日 [2024年4月15日] (英语). 
  8. ^ Schwarz 1994,第210页.
  9. ^ Schwarz 1994,第223页.
  10. ^ Marker 2003,第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