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优良条目/2018年8月7日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特暴龙属意为“令人害怕的蜥蜴”,是种兽脚亚目恐龙,属于暴龙科。特暴龙生存于晚白垩纪亚洲地区,约7,000万年前到6,500万年。特暴龙的化石是在蒙古发现,而在中国发现了更多破碎骨头。过去曾经有过许多的种,但目前唯一的有效种为勇士特暴龙T. bataar),又译勇猛特暴龙。特暴龙在暴龙科中的分类位置仍未确定。有些科学家认为勇士特暴龙其实是北美洲暴龙的亚洲种。如果属实,将使特暴龙成为无效的分类。即使特暴龙与暴龙不是同种动物,它们被认为有接近的亲缘关系。有些科学家认为,同样发现于蒙古分支龙,是特暴龙的最近亲。如同大部分已知的暴龙科恐龙,特暴龙是种大型、二足掠食动物,重达约六公吨,拥有约六十颗大型、锐利的牙齿。特暴龙的下颌有特殊的接合构造。另外,就前肢/身体比例而言,特暴龙拥有暴龙科中最小型的前肢。特暴龙过去生存于潮湿的泛滥平原,布满者河道。特暴龙位于食物链的顶端,是一种顶级掠食动物,可能以大型恐龙为食,例如鸭嘴龙类栉龙,或是蜥脚类纳摩盖吐龙。特暴龙的化石记录保存良好,已有数十个标本,包含数个完整的头颅骨与骨骸。这些化石让科学家得以研究它们的系统发生学、头部力学、以及脑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