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乞丐史
乞丐是社會不景氣,謀生不易時代的產物,有時又以流民的形式存在。人口眾多的中國歷代災禍頻仍,關於「饑荒」、「大飢」、「大荒」、「奇荒」的記載史不絕書,饑民遍地,乞丐人口眾多。近代20世紀20—40年代,戰亂下的中國不止一次發生大饑荒。
《說邪》記載:「泉州有貧士行乞,得錢,盡買花麻餅食之」,自己吃剩下的分給兒童,孩童呼之為「餅道人」。《稽神錄》:「安陸人性毛,善食毒蛇以酒吞之,嘗游齊魯,遂至豫章,桓弄蛇於市,以乞丐為生。」
先秦
[編輯]《戰國策·晉策》:「其容為乞食人而往乞。」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記載晉公子姬重耳「乞食於野,野人與之塊,公子怒欲鞭之。」
春秋時期,楚國人伍子胥全家人被楚平王殺害,伍子胥奔吳,流落街頭,曾以吹簫乞食於吳市。
漢朝
[編輯]《漢書·西域傳下》記載:「及載肴糧於路,丐施貧民。」
魏晉南北朝
[編輯]王維在《與魏居士書》中說陶淵明「後貧,《乞食詩》雲『叩門拙言辭,』是屢乞而漸也」。
五代十國
[編輯]《新五代史》載,李蜒本為唐末進士,官至監察御史,一生清廉,家無餘財,遭父母之喪,以乞食而葬之。
宋朝
[編輯]宋朝的乞丐由政府收養,《宋史》卷一百七十八:「若丐者育之於居養院;其病也,療之於安濟坊;其死也,葬之於漏澤園,遂以為常。」
明朝
[編輯]相傳明太祖冊封一有功乞丐王七為逍遙王,並起逍遙樓賭場讓王七在樓裡販賣酒食。朱元璋亦曾起造居養院二百六十套房給貧苦人民,亦曾下令翻修上海居養院。
另,浙江紹興一帶有前朝遺留丐戶,屬於身分上的乞丐。明代執行路引制度,乞食者多為當地破落戶。
《涌幢小品》記載,明朝成化年間,有一乞丐李興生,患風癱病,頗能作詩。進士董時望欣賞其才華,想「養丐於官」,但李興生不肯。
清朝
[編輯]乾隆年間,在陝西有游丐,號稱「卦子」,行動時「成群結隊,攜帶家口驢騾」,「沿村強索」[2]。
嘉慶年間,有福建乞丐,「身穿好衣,藉乞為名,聚眾十人,惡討強乞」[3]。
江西城鄉有練子,「三五成群,到處蜂擁登門入室,索討錢米,少不遂意,喧鬧不止」;這些練子還在「茶坊酒市,肆行無忌,遇人節慶婚喪等事,則飽索不厭,使人難堪」[4]。
清代縣城內管理乞丐的行幫首領,稱「丐頭」,丐頭的桿子,也就是打狗捧。北京的丐幫有「藍杆子」、「黃杆子」兩支。「黃桿子」係指貴族乞丐,可能是滿清宗室八旗子弟破落貧困,聚眾為群,平時並不出來沿街叫化乞討,只在重大年節,如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出現。「藍杆子」是普通乞丐,是社會底層人士。
李孟符《春冰室野乘》載,光緒年間,京城的王公貴族「皆好作乞丐裝」。
清朝末年山東省乞丐武訓自二十多歲開始乞討,用乞討得來的錢興辦學校[5],「己未,予積貲興學山東堂邑義丐武訓事實宣付史館。」。梁啓超為武訓撰寫了《興學節略》,「行之數十年,弟子卒業而去者,不可勝數」,「日以兩錢粗饅終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