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爾特傳教運動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凱爾特傳教運動Hiberno-Scottish mission)是指中世紀時期愛爾蘭蘇格蘭凱爾特地區的基督教教士對歐洲大陸進行的有組織、反哺式的傳教活動,它的兩次高潮主要發生在6-8世紀和11世紀。

第一階段[編輯]

凱爾特傳教運動是獨立進行的,而非由教廷組織,覆蓋了從冰島到義大利北部的廣大領域。

該運動的先驅是愛爾蘭的聖派屈克(385-461)。他於432年來到愛爾蘭島傳教,建立了凱爾特教派。愛爾蘭人將其奉為主保聖人,並將3月17日定為聖派屈克節

公元590年,第一位愛爾蘭教士離開不列顛群島前往歐洲大陸傳教、實踐苦修和朝聖。聖高隆邦最早來到墨洛溫王朝,他於610年在法蘭克王國建立了一座叫Annegray的修道院,以通過修道院的苦修生活實現精神的完滿。聖高隆邦還前往瑞士義大利傳教,2年後由於提烏德里克二世治下的王國出現政治衝突而返回愛爾蘭。

巴伐利亞地區傳教的代表人物是聖加侖修道院的建立者聖加盧斯,他將福拉爾貝格劃歸至庫爾主教區康斯坦茨主教區

另一位重要的傳教士是聖高隆邦的學生厄斯塔希烏斯,他主要在杜河和巴伐利亞地區傳教,615年成為呂克瑟修道院院長。

聖基利安686年來到維爾茨堡傳教,689年在那裡殉道,後被奉為教區主保。

克恩頓的傳教使命由750年成為薩爾茨堡主教聖維吉爾完成。他被認為是早期凱爾特傳教運動的最後一位代表。

第二階段[編輯]

凱爾特傳教運動的第二階段與傳教士在南德和奧地利建立本篤會修道院密切相關。這些修道院可以追溯到蘇格蘭的馬利安努斯,他和教友1070年來到雷根斯堡建立苦修團體,最終發展出多個修道院。

參考文獻[編輯]

  • Johann Heinrich August Ebrard: Die iroschottische Missionskirche des sechsten, siebten und achten Jahrhunderts und ihre Verbreitung und Bedeutung auf dem Festland, Hildesheim 1971.
  • Lutz E. von Padberg: Christianisierung im Mittelalter, Stuttgart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