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幼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司馬幼之(516年—?),字季慶[1]河內郡溫縣(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出自雲中司馬氏,東魏、北齊、北周、隋朝官員。

生平[編輯]

司馬幼之的大哥司馬世雲投靠叛賊侯景時,司馬幼之作為司馬世雲要服齊衰杖期得我親屬本應該被誅殺。因為司馬幼之和兄弟們都有才學,被朝廷愛惜,高澄又因為司馬子如的的老關係,特意赦免他們的死罪把他們流放到東魏北方邊境的軍鎮。高洋繼承霸府,司馬幼之和兄弟們得以返回[2][3]。司馬幼之清貞有素行,年輕歷任顯位。在北齊歷任大丞相主簿、陽平郡太守,封平遙縣開國子,後轉任通直散騎常侍、驃騎大將軍、吏部侍郎,擔任出使周、陳二國使。天統三年(567年)夏四月癸丑,北齊太上皇帝高湛詔命兼散騎常侍司馬幼之使於陳朝。陳廢帝光大元年(567年)四月癸丑,齊使散騎常侍司馬幼之到南陳來聘。司馬幼之出使南陳時,同僚給事黃門侍郎盧思道特作《贈別司馬幼之南聘詩》[4]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周武帝率軍攻下鄴城,北齊滅亡。司馬幼之和陽休之袁聿修李祖欽元修伯崔達拏源彪李若李元操盧思道顏之推李德林陸乂薛道衡元行恭辛德源王劭陸開明等十八人隨周武帝西行入長安隋朝開皇年間,司馬幼之官至眉州刺史

家庭[編輯]

祖父母[編輯]

父母[編輯]

  • 司馬纂,北魏追贈岳州刺史
  • 垣南姿,北魏武威郡太守垣通孫女,平北司馬垣叡之女[1]

兄弟姐妹[編輯]

夫人[編輯]

子女[編輯]

  • 司馬剛器[1]
  • 司馬文應[1]
  • 司馬德璋,隋朝著作佐郎、修國史、祠部郎中、常州司馬、武安郡丞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馬忠理,馮小紅,崔冠華編. 《磁县北朝墓群出土碑志集释》.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21年12月: 186–192. ISBN 978-7-5010-7224-8 (中文(繁體)). 
  2. ^ 《北齊書·卷十八·列傳第十》:世宗猶以子如恩舊,免其諸弟死罪,徙於北邊。
  3. ^ 《北史·卷五十四·列傳第四十二》:及兄世雲陷於逆亂,期親皆應誅。膺之及諸弟並有人才,為朝廷所惜,文襄特減死徙近鎮。文宣嗣業,得還。
  4. ^ 「故交忽千里,輶車蒞遠盟。幽人重離別,握手送征行。晚霞浮極浦,落景照長亭。拂霧揚龍節,乘風溯鳥旌。楚山百重映,吳江萬仞清。夏雲樓閣起,秋濤帷蓋生。陸侯持寶劍,終子系長纓。前修亦何遠,君其勖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