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嚮導 (電影)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嚮導
基本資料
導演王心語
謝飛
鄭洞天
製片仲瑞圖
編劇鄧普
原著《老獵人的見證》
主演阿不力米提
秀克拉提
吐依貢
戈沙等
配樂陳三全、努爾·買買提
攝影孟慶鵬
剪輯張昌源
製片商天山電影製片廠
片長1小時33分鐘
產地中國大陸
語言漢語普通話
上映及發行
上映日期1980年

嚮導》(維吾爾語يول باشلغوچى‎)是天山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首部彩色故事片。由王心語謝飛鄭洞天執導,阿不力米提、秀克拉提、吐依貢·阿合買德戈沙主演,於1979年拍攝完成,次年春節上映。《嚮導》編劇為鄧普,劇本改編自其創作的小說《老獵人的見證》。電影講述了生活在塔里木盆地維吾爾族伊布拉音和巴吾東祖孫二人從清朝末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經歷的反帝國主義侵略、反民族分裂、開發塔里木的故事。

《嚮導》獲文化部1979年度優秀影片獎優秀故事片獎。《嚮導》是天山電影製片廠恢復建制後拍攝的首部故事片,也是大部分北京電影學院老師文化大革命後拍攝的首部電影。除此之外,《嚮導》開啟了新疆本土電影創作的繁榮時代。[1]

電影製作

[編輯]

拍攝背景

[編輯]

文化大革命後期,新疆電影譯製片廠逐漸從癱瘓的生產中恢復電影譯製和紀錄片拍攝的工作,但因為電影製片廠的建制沒有恢復,也就沒有故事片拍攝的人物。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局多次請示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革命委員會於1978年年底批准新疆電影製片廠恢復建制並要求儘快投入生產。並提出「第二年九月前至少拍出一部高水平的故事片,向建國三十周年獻禮」。於是1979年初新疆電影製片廠(同年更名為天山電影製片廠)恢復建制。電影《嚮導》便是新疆電影製片廠恢復建制後拍攝的首部故事片。[2][1]

劇本創作

[編輯]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宣傳部門任職的鄧普於20世紀60年代創作了中篇小說《老獵人的見證》,並在期刊《新疆文學》上連載。小說內容講述的是大躍進時期,軍墾部隊進駐塔里木盆地,對塔里木進行開發時,幫助了老獵人帕東。帕東最終放下戒心成為勘探隊的嚮導,並投身於塔里木的建設之中的故事。[3]

1976年,鄧普被調往新疆電影譯製片廠。在觀看蘇聯日本共同拍攝,講述赫哲族人為在中國東北進行侵略活動俄國人充當嚮導的電影《德蘇烏扎拉》後,鄧普非常氣憤。於是在和王心語、謝飛、鄭洞天三位導演商定後,將《老獵人的見證》的結構、情節進行了較大改動,成為《嚮導》的電影劇本。故事從小說中大躍進開發塔里木的內核擴大到劇本中「反帝國主義侵略」「反民族分裂」「開發塔里木」三重內核。人物也將原來的老獵人帕東塑造成劇本中的巴吾東,並新增他的爺爺一角。故事發生地也從小說中的阿克蘇地區改為喀什噶爾[3]

團隊組建

[編輯]

由於新疆電影製片廠剛剛恢復建制,無論是人員還是設備均不足。最終在北京電影學院西安電影製片廠等單位的協助下,由李居山擔任攝製組組長,王心語謝飛鄭洞天擔任導演,由孟慶鵬擔任攝影組領隊的劇組正式成立。[2][1]

雖然由不同演員來演青年、壯年時期的巴吾東在造型上和演員的精力上有一定優勢,但為避免電影的三段劇情產生割裂感,主創團隊決定由一人貫穿全片。[4]最終參演過維吾爾語版《紅燈記》和電影《傲蕾·一蘭》的新疆歌舞團演員阿不力米提飾演老人伊布拉音和青年、壯年時期的巴吾東。扮演俄國軍官畢齊科夫的吐依貢·阿合買德同樣來自新疆歌舞團,拍攝前參演過電影《雪青馬》。歐洲探險家泰勒的扮演者則是《吉林日報》美術編輯戈沙,曾出演過四部電影。[1]

拍攝上映

[編輯]

電影《嚮導》在1979年5月23日正式開機拍攝,在五個月的拍攝周期內,劇組至少奔波於五個外景地,包括吐魯番市交河故城遺址、阿克蘇地區農墾團場的沙漠和枯林、喀什市經過改造的舊巴扎等。烏魯木齊人民公園內的丹鳳朝陽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原館)二樓是電影中最大的內景取景地。攝製組每天拍攝超過十餘個小時,曾一天完成五十個鏡頭,三天完成一百二十多個鏡頭。電影最終於1979年10月拍攝完成,同月新疆電影製片廠更名為天山電影製片廠。《嚮導》也成為天山電影製片廠的首部故事片。[5][1]

電影於1980年春節期間上映,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在全國舉辦「春節獻禮新片展覽」的影片之一。烏魯木齊市22家影院(包括俱樂部)共放映近200場,超過18.2萬人次觀影,上座率超過90%。[6]

劇情簡介

[編輯]

清朝末年,歐洲探險家泰勒(戈沙 飾)為找尋傳說中的古城來到喀什噶爾,在結識俄國青年軍官畢齊科夫(吐依貢 飾)等人後,抓住逃跑的伊布拉音(阿不力米提 飾)為他的探險隊帶路。探險隊進入沙漠後,伊布拉音發現自己孫子少年巴吾(秀克拉提 飾)出逃的足跡,於是設法逃離。然而被畢齊科夫識破並設下圈套,尾隨伊布拉音來到古城。劫掠了古城的文物並繪製地圖後,畢齊科夫和泰勒拋棄了所有苦工離去,身處沙漠腹地且被畢齊科夫虐待到奄奄一息的伊布拉音將最後的水留給了孫子巴吾東,自己選擇了死亡。

十年後,畢齊科夫已成為中校軍官,並率隊測繪塔里木河。生活在河邊的成年巴吾東(阿不力米提 飾)意識到這些人並未乾好事後,開始連續破壞俄國勘測船。畢齊科夫派兵抓獲了破壞者。被抓獲的巴吾東認出了畢齊科夫並假意答應擔任俄國勘探隊的嚮導,將眾人引入急流後逃跑。落水的畢齊科夫倖存下來,不過此時沙俄已經滅亡。

30多年後,巴吾東在戈壁邊上與生病的女兒相依為命。這時新疆和平解放不久,中國人民解放軍勘測隊進入塔里木開始勘測工作。勘測隊軍醫受傷被巴吾東所救,然而當巴吾東看到和俄國勘探隊類似的標杆時,誤認為是惡魔的到來。勘測隊隊長則暗自決心要依靠巴吾東做嚮導。此時畢齊科夫已經落草為寇,在塔里木盆地中東躲西藏。當畢齊科夫得知巴吾東女兒生病時,認為是復仇的好機會。於是他派人假扮巫師去「救」巴吾東重病的女兒,在他們即將得逞之時,解放軍出現解救父女二人。

誤會解開後,巴吾東的女兒被軍醫治好,巴吾東也開始為解放軍勘測隊做嚮導,多日的勘測工作收穫頗豐。然而逃走的畢齊科夫再次設下陷阱準備殺害落單的巴吾東,巴吾東成功解決了畢齊科夫的幾個手下,但在最後的搏鬥中,巴吾東與畢齊科夫同歸於盡。

故事背景

[編輯]

電影《嚮導》內講述的故事基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探險者對新疆腹地考察的歷史。[5]當時的西方探險者不僅將大量文物運往歐洲、北美洲,還對新疆地理進行測繪。其中較為著名的包括英國探險家馬爾克·奧萊爾·斯坦因,斯坦因等人曾數次前往中國新疆和甘肅,將大量文物運回英國並測繪新疆和甘肅河西走廊的地圖。俄羅斯帝國探險家尼古拉·米哈伊洛維奇·普熱瓦利斯基謝爾蓋·奧登堡曾將新疆吐魯番、庫車和甘肅敦煌的大量出土文書運回俄國,普熱瓦利斯基還多次對阿爾金山羅布泊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等地區進行測繪。[7][8][9]

影響獎項

[編輯]

《嚮導》為天山電影製片廠的故事片的拍攝積累了經驗,天山電影製片廠在此基礎上於1980年先後推出《草原槍聲》《艾力甫與賽乃姆》兩部電影,進入了新疆本土電影創作的繁榮時代。[10][6]電影也為天山電影製片廠培養了新人,製片廠在電影拍攝時選拔了一批年輕人跟隨劇組拍攝、學習,其中包括後來獨立執導《美麗家園》《老寨》的高峰、在《烏魯木齊的天空》《箭鄉少女》等電影中擔任攝影的拜海提·牙合甫等。[11]

在文化部1979年度優秀影片獎評獎中,《嚮導》獲得優秀故事片。[6]

衍生作品

[編輯]

1979年,由中國作家協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分會(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作家協會)編,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電影文學劇本《嚮導》收錄了四部劇本,分別是《哈森與加米拉》《綠洲凱歌》《天山的紅花》《嚮導》。[12]1983年,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了電影文學劇本《嚮導》。[1]

參考來源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饒曙光主編; 王敏等著. 新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筑梦之旅 新疆卷. 合肥: 安徽大學出版社. 2016: 19–36. ISBN 978-7-5664-1025-2. 
  2. ^ 2.0 2.1 張華著. 新疆电影研究. 西安: 世界圖書西安出版公司. 2015: 52–62. ISBN 978-7-5100-9534-4. 
  3. ^ 3.0 3.1 於彥澤. 《老猎人的见证》到《向导》的主题流变. 電影文學. 2017, (23): 129–131. 
  4. ^ 謝飛作; 王垚編; 胡智鋒總主編. 北京电影学院学者文库 叙旧与尝新 谢飞自选集. 北京: 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2022: 9–12. ISBN 978-7-5078-5147-2. 
  5. ^ 5.0 5.1 文化部電影局《電影通訊》編輯室,中國電影出版社本國電影編輯室編. 电影导演的探索. 北京: 中國電影出版社. 1981: 254–263. 
  6. ^ 6.0 6.1 6.2 張華. 天山电影制片厂初创时期故事片生产史略. 北京電影學院學報. 2014, (5): 43–48. 
  7. ^ 姜伯勤. 沙皇俄国对敦煌及新疆文书的劫夺. 中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80, (3): 33–44. 
  8. ^ 牛汝辰. 西方列强侵华前的非法测绘. 中國測繪. 2016, (1): 38–43. 
  9. ^ 劉存寬. 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俄国对新疆的地理考察. 社會科學戰線. 1993, (2): 210–218. 
  10. ^ 張華. 从三部电影看新疆“光影五十年”. 藝術評論. 2009, (12): 63–67+55. doi:10.16364/j.cnki.cn11-4907/j.2009.12.010. 
  11. ^ 顧廣欣. 新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与传播研究.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2017: 34–35. ISBN 978-7-313-16770-5. 
  12. ^ 中國作家協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分會編. 向导. 烏魯木齊: 新疆人民出版社. 1979: 目錄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