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新疆和平解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新疆和平解放
第二次國共內戰三區革命的一部分
日期1949年9月25日-26日
地点
结果 解放軍控制新疆
领土变更 中華民國失去新疆,東突政權滅亡
参战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華民國

指挥官与领导者
Flag of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svg 毛澤東
Flag of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svg 彭德懷
Flag of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svg 王震
中華民國 蔣介石
中華民國 陶峙岳 投降
中華民國 馬呈祥
中華民國 堯樂博士
兵力
100,000 44,657

新疆和平解放指的是1949年9月25日-26日,中華民國國軍駐疆部隊和新疆省政府相繼倒戈中国共产党的事件,這也是第二次国共内战的一部分。新疆省時為中华民国面积最大的省份,亦是其名义上控制的最後一个西北省份。至此,中共政權已佔領长江以北中国北方全部省份。其後,中国人民解放军迅速開進新疆,收編起義部隊、接管政務,至1950年初將其全境[1]納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管轄之下。

经过[编辑]

1944年,苏联政府支持、插手了三区革命,反对国民政府的统治。后期,中国共产党势力开始影响新疆。1949年随着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共内战中取得绝对优势,夏季末,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了甘肃省一带的河西走廊,夺取了通往新疆的道路。此时的新疆分别由两股势力控制着:一股是在迪化(今乌鲁木齐)的中华民国国军,另一股是苏联扶持下的、割踞伊犁的三区政权。在苏联的要求下,三区政权决定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由阿合买提江·哈斯木带领的新疆保卫和平民主同盟代表团前往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但途中不幸墜機導致全體身亡。大部分原东突领导人同意新疆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后来同投降的国军高层将领们,均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高官。

时任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任河西警备总司令、新疆警备总司令的陶峙岳是国军驻疆部队的主官,他与新疆省政府主席包尔汉主张投降中共[1]。9月24日晚12时,陶峙岳正式通电,率领河西警备司令部3.8万名官兵投共,是为酒泉起义。25日,解放军和平进入酒泉,酒泉易幟。在此情勢下,叶成马呈祥等忠于中华民国的军官当日凌晨携家眷逃离迪化。陶峙岳代表7万名驻疆官兵,通电易幟[2]。9月26日,新疆省政府主席包尔汉、迪化市政府市长屈武通电易幟,标志新疆易幟[1]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在酒泉召开进疆誓师大会,王震宣布10日开始向新疆进军。11月,第一兵团机关在王震的率领下进入迪化。12月17日,新疆省人民政府成立。三区民族军于12月20日正式被收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30日,国军投共部队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兵团[1]。日后,他们大部分成为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一部分。其后,解放军通过新疆剿匪战役,迅速控制了新疆省的局势。当时只有尧乐博斯乌斯满·巴图尔抵制共产党,起兵反抗解放军,但最后都被解放军打败。

1954年10月7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1955年,根据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改新疆省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注释[编辑]

  1. ^ 民族軍被中國人民解放軍收編,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五軍

参考文献[编辑]

  1. ^ 1.0 1.1 1.2 1.3 新疆和平解放纪实. 搜狐网. 2018-07-09 [2019-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6) (简体中文). 
  2. ^ 谢德铭. 陶峙岳与酒泉起义. 责任编辑:张慧玲.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来源:《人民政协报》. [2019-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4) (简体中文). 

参见[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