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埃里克·林德格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埃里克·林德格倫

約翰·埃里克·林德格倫[1](瑞典語:Johan Erik Lindegren,1910年8月5日-1968年5月31日),是瑞典著名的詩人評論家歌劇編劇翻譯家。他也是1961-1968年間,瑞典學院排名第17位的院士。

生平

[編輯]

1910年8月5日,埃里克·林德格倫出生於呂勒奧。他的父親是一名鐵路工程師,他的祖父是作曲家約翰·林德格倫(Johan Lindegren,1842-1908)。

他和貢納爾·埃凱洛夫(Gunnar Ekelöf,1907-1968)兩人,被認為是20世紀瑞典文壇最為傑出的兩位現代主義詩人。他們共同影響了瑞典文壇,尤其是40年代之後。作為翻譯家,他大量地把T.S.艾略特賴納·馬里亞·里爾克格雷厄姆·格林聖瓊·佩斯狄蘭·托馬斯威廉·福克納保羅·克洛岱爾威廉·莎士比亞,以及另外的許多作家的作品翻譯成瑞典語[2]

他從小就很喜歡音樂歌劇視覺藝術,這大概是受他父親故意施加的影響的緣故(埃里克·林德格倫的祖父是作曲家)。埃里克·林德格倫不光是詩人翻譯家,他還是一名歌劇編劇,經常對歌劇發表評論文章(也就成了評論家)。1959年,他與其他人經過競爭後,獲得了為作曲家指揮家卡爾-畢爾格·布羅姆達爾(Karl-Birger Blomdahl,1916-1968)編寫歌劇《阿尼雅拉號》(Aniara)的劇本的機會——這個劇本改編自哈里·馬丁松的同名長詩。[2]1948至1950年間,他是雜誌《Prisma》的總編輯,他希望能用這本雜誌來「改變現時藝術的格局」,這本雜誌成了瑞典史上最成功的雜誌之一。

他善於使用潑辣、大膽、富於聯想的意象和他最著名的詩集是《沒有出路的人》(mannen utan väg,1942年,埃里克·林德格倫是故意不把首字母大寫的)、《組曲》、《冬祭》(Vinteroffer,1954年)。[2]他的詩歌中文譯者主要是北島

作品

[編輯]
  • Posthum ungdom ,1935 (詩集)
  • 《沒有出路的人》(mannen utan väg) ,1942 (詩集)
  • Sviter 1947 (lyrik)
  • 《詩》(Dikter) 1942-1947 1953
  • 《冬祭》(Vinteroffer) 1954 (詩集)
  • 《詩》(Dikter) 1960
  • Dag Hammarskjöld 1962
  • Herr von Hancken 1965
  • Tangenter 1974 (散文,遺作)
  • Operakritik 1994(遺作)
  • Samlade dikter 2010(遺作)

獲獎情況

[編輯]
  • Svenska Dagbladets 文學獎,1947
  • Litteraturfrämjandets大獎, 1954
  • Bellmanpriset獎, 1958
  • De Nios大獎, 1961

注釋

[編輯]
  1. ^ 不能簡單地稱他為林德格倫(Lindegren),因為他的祖父是有名的作曲家,只稱呼姓氏的話,容易引起混淆。
  2. ^ 2.0 2.1 2.2 Britannica Book of the Year 1969, covering events of 1968, (published 1969), "Obituaries 1968" article, item on "Lindegren, (J.) Erik", page 574

參考資料

[編輯]
  • Anders Cullhed, Tiden söker sin röst. Studier kring Erik Lindegrens mannen utan väg. Stockholm 1982 (diss.).
  • Roland Lysell, Erik Lindegrens imaginära universum. Stockholm 1983 (diss.).
  • Lars Bäckström, Erik Lindegren. En biografi. Stockholm 1962, 2 upplagan 1978.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