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大公鼎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大公鼎(1043年—1121年),遼朝官員,渤海人。先世為遼陽率賓縣(治今俄羅斯烏蘇里斯克)人,渤海國亡後被遷居遼陽(今遼寧遼陽市)。統和年間,遷移遼東豪右來充實東京,於是安家在大定府(今內蒙古寧城西)。曾祖大忠,禮賓使;父大信,興中主簿

大公鼎幼年有大志,長大後好學。咸雍十年(1074年),三十二歲登進士第。調瀋州(治今瀋陽市)觀察判官,改良鄉令。為政有方,省徭役,務農桑,建孔子廟學。轉任興國軍節度副使。當時鷹坊捕,擾害鄉里,民不堪其苦。他建言禁止鷹坊捕鷹害農,遼道宗採納。轉任長春州錢帛都提點,拜大理卿,多次平反冤獄。壽昌七年(1101年),天祚帝即位,歷長寧軍節度使、南京副留守,改任東京戶部使。安輯居民。拜中京留守,肅清境內渤海民變,捕獲的人都釋放赦免。進拜東京留守,平民變布恩惠、力陳禍福來平息盜賊。張撒八聚眾起兵,大公鼎無力抗擊,憂憤而死。

參考文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