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塔·拉斯克-沃爾費什
Anita Lasker-Wallfisch | |
---|---|
出生 | 威瑪共和國布雷斯勞 | 1925年7月17日
職業 | 大提琴家 |
知名於 | 奧斯維辛婦女管弦樂團的倖存成員 |
配偶 | 彼得·沃爾費什 |
安妮塔·拉斯克-沃爾費什(Anita Lasker-Wallfisch ,1925年7月17日—)是一位德裔英國大提琴家,奧斯維辛婦女管弦樂團的倖存成員。[1][2]
早年
[編輯]拉斯克出生於德國布雷斯勞(今屬波蘭)的一個德國猶太家庭,是家中的三姐妹(瑪麗安和雷納特)之一。她的父親阿爾方斯(Alfons)是愛德華·拉斯克的兄弟,是一名律師,她的母親是一位小提琴家[2]。20世紀30年代隨著納粹在德國掌權,他們遭受歧視,但由於其父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獲得鐵十字勳章,所以一家人以為可以免受納粹迫害[1]。
第二次世界大戰
[編輯]其大姐瑪麗安於1939年逃往英國[3],成為一家人中唯一成功逃離納粹大屠殺的成員。1942年4月,拉斯克的父母被帶走,據信死於盧布林附近[1]。安妮塔和雷納特在造紙廠工作。在那裡,她們開始偽造文件幫助法國勞工回國[1]。
1942年9月,兩人試圖逃往法國,但在布雷斯勞車站因偽造文件被蓋世太保逮捕[1]。1943年12月,兩人分坐兩趟列車被送往奧斯威辛集中營[4][2]。由於可以彈大提琴,她編入奧斯威辛女子管弦樂團[5] ,每天為集中營里的人演奏,也為黨衛隊舉辦音樂會[1]。
1944年10月,由於蘇聯紅軍迫近,安妮塔與其他3,000人一起被送往貝爾根-貝爾森集中營[4],在幾乎沒有東西吃的情況下生存了六個月[2],後被英國陸軍解救,雷納特因為會說英語成為英國陸軍的翻譯[1]。
在1945年9月至11月進行的貝爾森審判中,安妮塔作證指控集中營指揮官約瑟夫·克萊默、集中營醫生弗里茨·克萊因和副指揮官弗朗茨·霍斯勒,他們均於當年絞死。[4]
戰後
[編輯]1946年,安妮塔和雷納特在瑪麗安的幫助下移居英國[1][2]。安妮塔與鋼琴家彼得·沃爾費什結婚,育有兩個孩子[2]。她的兒子拉斐爾成為了大提琴家,女兒瑪雅成為了心理治療師,她的孫子是作曲家班傑明·沃爾費什。
她在1994年隨英國室內樂團巡演,回到德國。作為納粹時期的見證者和受害者,她到德國和奧地利的一些學校講述了她的經歷[6]。她也曾在《60分鐘》等節目講述自己的故事[7]。1996年,她出版了回憶錄《繼承真理》 (Inherit the Truth)[8]。
2018年,她在聯邦議院發表紀念奧斯維辛集中營解放73周年的演講。[3]
2020年12月,拉斯克獲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功績十字勳章[10]。由於COVID-19疫情,獎項推遲到2021年5月20日頒發[11]。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Stephen Moss. Anita Lasker Wallfisch profile. The Guardian. 13 January 2005 [26 May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24).
- ^ 2.0 2.1 2.2 2.3 2.4 2.5 Anita Lasker-Wallfisch. Testimony from "Survival: Holocaust Survivors Tell Their Story" (PDF). 2003 [11 January 2010].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1 July 2011).
- ^ 3.0 3.1 "Deutscher Bundestag, Remembering the victims of National Socialism with Anita Lasker-Wallfisch"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1 January 2018; retrieved 5 February 2018.
- ^ 4.0 4.1 4.2 Law reports of trials of war criminals, selected and prepared by the United Nations War Crimes Commission – Volume II, The Belsen Trial (PDF). London, UK: United Nations War Crimes Commission. 1947: 21f [16 July 2019].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12-06).
Anita Lasker, who lived in Breslau before her arrest, was sent to Auschwitz in December, 1943. She was transferred to Belsen in November, 1944. She claimed that she saw Kramer, Hoessler and Dr. Klein take part in selections for the gas chamber.
- ^ Brown, Kellie D. The sound of hope: Music as solace, resistance and salvation during the holocaust and world war II. McFarland. 2020: 52. ISBN 978-1-4766-7056-0.
- ^ Interview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7 November 2012., Radio Frec broadcast 19 January 2009; accessed 22 November 2014.
- ^ Uncovering the lost music written by prisoners in concentration camps during the Holocaust. CBS News. [2023-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0).
- ^ Lasker-Wallfisch, Anita. Inherit the truth, 1939–1945: The documented experiences of a survivor of Auschwitz and Belsen. London, UK: Giles de la Mare. 1996: 168. ISBN 9781900357012.
- ^ Honorary Degrees 2011 nominations announced: Cambridge University. 2011 [24 November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21).
- ^ www.bundespraesident.de: Der Bundespräsident / Pressemitteilungen / Bundespräsident ehrt Holocaustüberlebende Anita Lasker-Wallfisch und Henrietta Kretz. www.bundespraesident.de. [2021-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6).
- ^ Holocaust survivor Anita Lasker-Wallfisch decorated with Officer's Cross of the Order of Merit at the German Embassy London. uk.diplo.de. [2021-06-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18)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