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布萊里奧11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布萊里奧11號
Thulin A (授權製造的布萊里奧11號)
類型 民用/教練機/軍用
製造商 布萊里奧航空公司英語Blériot Aéronautique
設計者 路易·布萊里奧雷蒙·索尼耶英語Raymond Saulnier
首飛 1909年1月23日,​115年前​(1909-01-23
狀態 活躍
製造數量 103

布萊里奧11號(法語:Blériot XI)是一款法國先鋒航空時代英語Aviation_in_the_pioneer_era的飛機。1909年7月25日,路易·布萊里奧駕駛這款飛機,完成了首次以重於空氣的飛機飛越英吉利海峽的壯舉。這是航空先驅時代最著名的成就之一,這一事件成功實現了首次固定翼飛機穿越海峽的飛行,引發了對航空重要性的重新評估。[1]

這款飛機有單座和雙座版本,配備了多種不同的引擎,廣泛用於比賽和訓練。許多國家購買了軍用版本,並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繼續服役。兩架修復過的原裝布萊里奧11號,分別位於英國和美國,被認為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可飛行飛機。

設計[編輯]

布萊里奧11號的原型機正在進行飛行測試。

布萊里奧11號主要由雷蒙·索尼耶英語Raymond Saulnier設計[2],是布萊里奧8號英語Blériot VIII的改進型。布萊里奧在1908年成功駕駛過布萊里奧8號。與其前身一樣,布萊里奧11號是一種牽引式英語Tractor_configuration配置的單翼機,具有部分覆蓋的箱梁式機身,由白蠟木和鋼絲交叉支撐構建。主要的不同點在於使用翹曲機翼來進行橫向控制。

尾部表面包括一個小型的全動平衡舵英語Balanced_rudder,安裝在機身最後的縱樑部件上,還有一個水平尾翼,安裝在下長桁英語Elevator_(aeronautics)下面。水平尾翼的最外端是升降舵表面,這些「翼尖升降舵通過扭矩管英語Torque_tube連接,扭矩管穿過內部部分。支撐和扭轉鋼絲附著在機背上,形成五部分的「屋頂」形狀支架,由一對倒V形支柱組成,其頂點由一根縱向管連接,下面是一個倒四邊錐形的腹部支架,同樣由鋼管製成。最初建造時,它的翼展為7米(23英尺),在支架上安裝了一個小型淚滴形的鰭,後來被移除了。[3]

與前身一樣,布萊里奧11號的引擎直接安裝在機翼前緣,主起落架也類似於8號,輪子安裝在可旋轉的拖臂上,這些拖臂可以上下滑動鋼管,移動時由彈性繩英語Bungee_cord進行彈簧緩衝。這種簡單而巧妙的設計允許在側風著陸下進行降落,減少損壞風險。在尾翼前的後機身上裝有一個彈簧尾輪,具有類似的可旋轉設置。

呂西安·肖維埃英語Lucien Chauvière,布萊里奧11號螺旋槳的設計師。

1908年12月,布萊里奧11號在巴黎航空展上首次亮相,配備一台26 kW(35 hp)的7缸R.E.P.發動機,驅動一個四葉槳的槳型螺旋槳。該飛機於1909年1月23日在伊西萊穆利諾完成首飛。[4] 儘管飛機操控良好,但發動機極不可靠。在機械師費迪南·科林的建議下,布雷里奧聯繫了摩托車賽車手兼發動機製造商亞歷山德羅·安扎尼英語Anzani,並於1909年5月27日安裝了一台19千瓦(25馬力)的安扎尼3缸扇形半徑向發動機英語Anzani_3-cylinder_fan_engines。螺旋槳也被更換為呂西安·肖維埃英語Lucien Chauvière雙葉彎螺旋槳英語Scimitar propeller,由層壓胡桃木製成。這款螺旋槳是法國飛機技術的一大進步,與萊特兄弟的螺旋槳效率媲美。[5]

七月初,布雷里奧忙於試飛雙座的布萊里奧12號英語Blériot XII,但在7月18日重新駕駛11號。到那時,小型支架鰭已被移除,翼展增加了79厘米(31英寸)。6月26日,他成功飛行了36分55秒;7月13日,布雷里奧以42公里(26英里)從埃唐普飛到奧爾良,贏得了法國航空俱樂部英語Aéro-Club_de_France的首個旅行獎[6]

穿越海峽[編輯]

1909年7月25日,布萊里奧11號飛越英吉利海峽。

布萊里奧11號在1909年7月25日贏得了持久的聲譽,當時布萊里奧從加來飛到多佛港,贏得了《每日郵報》提供的£1,000獎金(2018年相當於£115,000)。幾天來,強風使布萊里奧和他的競爭對手無法起飛:休伯特·拉瑟姆英語Hubert_Latham駕駛安托瓦內特英語Antoinette_(manufacturer)單翼飛機,拉伯特伯爵英語Charles_de_Lambert_(aviator)帶來了兩架萊特雙翼飛機英語Wright_Model_A

7月25日,風在清晨減弱,天空放晴,布萊里奧在日出時起飛。沒有使用指南針,並偏離了預定航線向東飛行,但還是看到了左側的英格蘭海岸。在與強烈的強風條件鬥爭中,布萊里奧進行了一個重重的「平底鍋」降落,幾乎導致起落架坍塌並打碎了一片螺旋槳,他沒有在此事件受傷。飛行耗時36.5分鐘,但這令使布萊裡奧特成為名人,並立即引來了大量訂單。

這架飛機再也沒有飛行過,隨後被匆忙修復,並在倫敦的Selfridges展出。後來,它在法國《晨報》報社外展出,最後被工藝美術博物館購買。

隨後歷史[編輯]

布萊里奧11號的單翼傾角儀。

在成功飛越英吉利海峽後,對布萊里奧11號的需求大增。到1909年9月底,已經收到103架飛機的訂單。[7]1909年12月,在伊斯坦堡的一次航空會議上發生事故後,布萊里奧放棄了競賽飛行,公司參加比賽的飛機由其他飛行員駕駛,其中包括阿爾弗雷德·勒布朗英語Alfred_Leblanc,他曾管理橫跨英吉利海峽飛行的後勤,並購買了首架量產型11號,之後成為布萊里奧飛行學校的首席教官之一。

1912年2月,法國軍隊禁止使用所有單翼飛機,這對11號飛機的未來構成了威脅。這是由於一系列事故,其中布萊里奧飛機在飛行中發生了機翼故障的影響。第一次事故發生在1910年1月4日,導致萊昂·德拉格朗熱英語Léon_Delagrange死亡,事故普遍歸因於德拉格朗熱安裝了一台過於強勁的發動機,導致機身結構過度受力。類似的事故在1910年底也導致秘魯飛行員豪爾赫·查維斯英語Jorge_Chávez死亡,當時他剛完成首次飛越阿爾卑斯山的飛行。對此,布萊里奧加強了11號的翼梁。後來的一次事故促使進一步加強翼梁結構。[8]

布萊裡奧為法國政府撰寫了一份報告,得出的結論是問題不在於翼樑的強度,而是未能考慮到飛機機翼可能承受的向下壓力,解決問題的辦法是增加上方支撐線的強度。這個分析被接受了,布萊裡奧迅速而徹底地回應問題,反而增強了他的聲譽。[8]

近一步發展[編輯]

布萊里奧11號的機翼(複製品)。

布萊里奧11號一直生產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並且期間生產了許多變種機。安裝了各種類型的發動機,包括120° Y 型、「全徑向」三缸安贊尼發動機(在老萊因貝克機場英語Old_Rhinebeck_Aerodrome的修復版本仍使用此發動機)以及37 kW(50 hp)和52 kW(70 hp)的七缸諾姆旋轉引擎英語Rotary engine。單座和雙座版本均有製造,在翼展和機身長度上也有所變化。在後來的飛機中,翼尖升降舵被更傳統的後緣升降舵取代,尾輪被滑橇取代,而原來的五桿「屋頂」型背部支架被一個更簡單的四邊錐形框架單元取代,類似於後期旋轉引擎版本的腹部安排。

布萊里奧將11號的用處分為四類:教練機、運動或旅行機、軍用機和比賽或展覽機。

民用用途[編輯]

11號參加了許多比賽和競賽。1910年8月,勒布朗駕駛此機贏得了805公里(500英里)東部賽道比賽英語Circuit de l'Est的距離,另一架由埃米爾·奧布倫英語Émile_Aubrun駕駛的另一架布萊里奧飛機是唯一完成賽程的飛機。[9] 1910年10月,克勞德·格拉哈姆-懷特英語Claude_Grahame-White駕駛一架安裝75 kW(100 hp)諾姆發動機的XI型飛機贏得了第二次戈登·貝內特獎杯英語Gordon_Bennett_Trophy_(aeroplanes)比賽,擊敗了勒布朗駕駛的類似飛機,勒布朗在最後一圈迫降。在比賽期間,勒布朗創造了新的世界速度記錄。[10]1911年,讓·路易·科諾在歐洲賽道比賽中駕駛11號獲勝,羅蘭·加洛斯駕駛的另一架XI型飛機獲得第二名。

布萊里奧於1909年在魯昂附近的埃唐普建立了他的第一所飛行學校。另一所在氣候使全年飛行更為實際的波城於1910年初建立,1910年9月在倫敦附近的亨登機場英語Hendon_Aerodrome建立了第三所飛行學校。許多飛行員在這些學校接受了訓練:到1914年,近1,000名飛行員在布萊裡奧學校獲得了法國航空俱樂部的飛行執照,佔所有頒發執照總數的一半左右。[11]飛行訓練對那些購買了布萊裡奧飛機的人是免費的;對其他人來說,最初費用為2,000法郎,1912年降至800法郎。一個天賦出眾且天氣良好的學員可能在短短八天內獲得執照,雖然有些人需要長達六週。早期沒有雙重控制的飛機,訓練僅包括對控制裝置的基本指導,然後是單獨的滑行練習,逐步進行短距離直線飛行,然後是繞圈飛行。要獲得執照,飛行員必須進行三次超過5公里(3英里)的環形飛行,並在指定點150公尺(490英尺)範圍內著陸。[12]

軍事用途[編輯]

第一批布萊里奧11號於1910年進入義大利法國的軍事服務,一年後,一些飛機在北非墨西哥被義大利使用(這是重於空氣的飛機首次在戰爭中使用)。[13] 英國皇家飛行隊在1912年接收了第一批布萊裡奧飛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法國、英國和義大利的多個中隊操作各種軍事版本的布萊裡奧XI 型飛機,主要用於偵察任務,但也作為教練機,單座版本也用作輕型轟炸機,最多可攜帶25公斤的炸彈。

駕駛此機的知名飛行員[編輯]

變種機[編輯]

  • 布萊里奧11號(REP):1908年,首架11型,使用22 kW(30馬力)的REP發動機,在1908年巴黎沙龍展覽會上展出,並於1909年1月18日在伊西首飛。[30]
  • 布萊里奧11號(安贊尼):1909年,第一架更換了19 kW(25馬力)安贊尼發動機的飛機,機翼面積從12平方米增加到14平方米(130到150平方英尺)。配備了浮袋以進行布萊里奧的英吉利海峽飛行。[30]
  • 布萊里奧11號軍用型(Militaire):軍用單座機,配備37 kW(50馬力)的諾姆發動機。[30]
  • 布萊里奧11號炮兵型(Artillerie):與軍用型非常相似,但機身分為兩部分,以便於運輸時折疊。[30]
  • 布萊里奧11號-1炮兵型(Artillerie):單座機,配備50馬力(37 kW)的諾姆7歐米茄發動機英語Gnome Omega,機身可折疊以便運輸。[31]
  • 布萊里奧11號E1型:單座訓練型。
  • 布萊里奧11號學校型(Type Ecole):一種教練機,具有相當的機翼角度,迴圈藤尾輪,尖端升降舵和其他修改。[30]
  • 布萊里奧11號R1企鵝型(Pinguin):地面訓練機,配備剪裁過的機翼和寬軌起落架,前部裝有一對防止機頭下沉的滑橇。一些例子配備了26 kW(35馬力)的安贊尼發動機,另一些則使用舊的37 kW(50馬力)諾姆發動機,這些發動機已不再完全發揮功率。[30]
  • 布萊里奧11號(1912型):從1912年3月起,配備兩部分升降舵和高機身滑橇。[30]
  • 布萊里奧11號(1913型):與1912型相同,但移除了起落架加固,配備60馬力(45 kW)的克萊格7Y發動機。[31]
  • 布萊里奧11號遮陽型(Parasol):又名布雷弗-古因(Brevet-gourin),由古因中尉和亨利·沙扎爾修改,配備遮陽機翼和分裂式空氣剎車/方向舵。[30]
  • 布萊里奧11號bis型:1910年1月,bis型引入了更常規的尾翼和橢圓形升降舵,配備半罩的諾姆發動機。[30]
  • 布萊里奧11號-2串聯型(Tandem):標準串聯雙座巡航、偵察、訓練型,配備52 kW(70馬力)的諾姆7伽馬旋轉活塞發動機。[30]
  • 布萊里奧11號-2 bis並排型[30]
  • 布萊里奧11號-2 bis型:1910年2月雙座型,並排座位,配備不具升力的三角形尾翼和半橢圓形後緣升降舵,有多種變化,如浮筒延伸機鼻、修改尾滑橇和其他更改[30]。(長度8.32米(27.3英尺),翼展10.97米(36.0英尺))[32]
  • 布萊里奧11號-2水上飛機(Hydroaeroplane):雙座水上飛機,翼展11米(36英尺),配備60 kW(80馬力)的羅納發動機。[33]首次飛行時配備延伸的方向舵底部帶浮筒:後來更換為標準方向舵,並在後機身下方裝配浮筒。[30]
  • 布萊里奧11號-2炮兵型(Artillerie):軍用雙座機,配備70馬力(52 kW)的諾姆7伽馬發動機,修改了方向舵和起落架。兩架飛機或同一飛機的不同版本配備不同的升降舵。
  • 布萊里奧11號-2工程型(Génie) :設計為便於運輸的軍用版本,配備70馬力(52 kW)的諾姆7伽馬發動機,能在25分鐘內拆裝。[30][31]
  • 布萊里奧11號-2全視型(Vision totale):1914年7月修改為遮陽翼的XI-2型,也被稱為XI Brevet-Gouin。[30]
  • 布萊里奧11號-2高度型(Hauteur):配備60 kW(80馬力)的諾姆旋轉活塞發動機,用於羅蘭·加洛斯在1912年8月和1913年3月創造高度記錄的飛行。[30]
  • 布萊里奧11號-2 BG型 雙座高翼遮陽機型。
  • 布萊里奧11號-3軍事比賽型(Concours Militaire):串聯三座型,配備雙排14缸100 kW(140馬力)的諾姆14伽馬-伽馬旋轉發動機。翼展11.35米(37.2英尺),長度8.5米(28英尺)。[30][34]
  • Thulin A:在瑞典許可生產。

服役軍事[編輯]

 阿根廷
 澳洲
 比利時
 玻利維亞
 巴西
 保加利亞
 智利
 丹麥
 法國
 希臘
 瓜地馬拉
 義大利王國
 日本
 墨西哥
 挪威
挪威陸軍航空隊英語Norwegian Army Air Service(僅一架)
 紐西蘭
紐西蘭皇家空軍(一架XI 2曾於1913至1914年間服役)
 羅馬尼亞
 俄羅斯
塞爾維亞王國 (近代) 塞爾維亞王國
 瑞典
 瑞士
 鄂圖曼帝國
 英國
 烏拉圭

現存飛機[編輯]

布萊里奧橫渡英吉利海峽時所乘坐的原型機,今典藏工藝美術博物館

路易·布萊里奧在1909年飛越英吉利海峽的布萊里奧11號現展示於工藝美術博物館。除了這架飛機外,還有多架布萊里奧11號被保存下來。英國美國都有修復後可飛行的布萊里奧11號,這兩架飛機已有超過一個世紀的歷史,並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可飛行飛機。由於其獨特性,這些飛機通常只進行短距離的飛行。

可飛行飛機[編輯]

展示中飛機[編輯]

范德薩爾兄弟製作的布萊里奧11號,典藏國家航空和太空博物館

規格[編輯]

布萊里奧11號

參考資料:[74]

基本信息

性能

  • 最大速度:75.6公里每小時(47英里每小時;41節)
  • 升限:1,000公尺(3,300英尺)

參考文獻[編輯]

  1. ^ Elliott 2000, pp. 125–126.
  2. ^ Elliott 2000, p. 142.
  3. ^ "Blériot No.9"Flight International英語Flight International 9 January 1909
  4. ^ "Bleriot Flies His Short-Span Machine." Flight International英語Flight International, 30 February 1909.
  5. ^ Gibbs-Smith, C.H., Aviation. London: NMSO, 2003, p. 150.
  6. ^ Eliott 2000, p. 96.
  7. ^ "M. Bleriot's Plans." Flight International英語Flight International, 25 September 1909.
  8. ^ 8.0 8.1 Monoplane FailuresFlight International英語Flight International 30 March 1912
  9. ^ "The Circuit de l'Est." Flight International英語Flight International, 27 August 1910.
  10. ^ Villard 1987, p. 86
  11. ^ Elliott 2000, p. 173.
  12. ^ Elliott 2000, p. 171.
  13. ^ "Bleriot XI." Secretaría de la Defensa Nacional. Retrieved: 17 July 2010.
  14. ^ "Otto Britschgi." AeroRevue via azimut270.ch, October 2007. Retrieved: 14 January 2012.
  15. ^ Mulder, Rob. "Timeline of Civil Aviation in Norway." europeanairlines.no, 6 January 2011. Retrieved: 14 January 2012.
  16. ^ Warth, John. Adventurers of the Air.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6 January 2012]. 
  17. ^ "Flying the Irish Channel" Flight International英語Flight International Volume IV, Issue 17, p. 379. Retrieved: 16 January 2012.
  18. ^ "Aero Club of France: Leon Delagrange." Flight magazine英語Flight magazine, 4 February 1911, p. 88. Retrieved: 16 January 2012.
  19. ^ "Garros Regains the Height Record." Flight International英語Flight International, 4 September 1912. Retrieved: 26 April 2012.
  20. ^ Cooper, Ralph. "Eugene Gilbert." EarlyAviators.com. Retrieved: 8 January 2012.
  21. ^ "Tryggve Herman Gran" (in Norwegian). Store norske leksikon. Retrieved: 8 January 2012.
  22. ^ Parnell, Neville and Boughton, Trevor, Flypast Australian Government Publishing Service, Canberra, 1988, page 21 ISBN 0644079185
  23. ^ "The First Aerial Post: Hendon to Windsor & Windsor to Hendon." Thamesweb. Retrieved: 8 January 2012.
  24. ^ "Vasily Kamensky." russia-ic.com. Retrieved: 8 January 2012.
  25. ^ Horáková, Pavla. "First Czech aviator Jan Kaspar died 75 years ago." 捷克廣播電台, 1 February 2002. Retrieved: 8 January 2012.
  26. ^ E. L. OVINGTON DIES; FIRST MAIL PILOT; Flew the Initial Consignment From Garden City Estates to Mineola, L. I., in 1911. 紐約時報. 23 July 1936 [8 January 2012]. 
  27. ^ Koontz, Giacinta Bradley. "Harriet Quimby." harrietquimby.org, 2010. Retrieved: 17 July 2010.
  28. ^ Villard 2002, p. 116.
  29. ^ EmileTaddeoli - AZIMUT270 WORLD TOUR IN ECOLIGHT AIRCRAFT. www.azimut270.ch. [2024-06-19]. 
  30. ^ 30.00 30.01 30.02 30.03 30.04 30.05 30.06 30.07 30.08 30.09 30.10 30.11 30.12 30.13 30.14 30.15 30.16 倫納德·E·奧普迪克英語Leonard E. Opdycke. French Aeroplanes before the Great War. Atglen: Schiffer Publishing Limited. 1999. ISBN 0-7643-0752-5. 
  31. ^ 31.0 31.1 31.2 Davilla, Dr. James J. & Soltan, Arthur M. French Aircraft of the First World War. Flying Machines Press. 2002: 54–61. ISBN 1891268090. 
  32. ^ The Bleriot Two-Seater Monoplane, Type XI, 2 Bis.. Flight. 31 December 1910,. II no.53 (105): 1068. 
  33. ^ The New Bleriot Hydro-Aeroplane.. Flight. 29 November 1913,. V no.48 (258): 1307 [12 October 2018]. 
  34. ^ NASSAU BOULEVARD MEETING.. Flight. 14 October 1911,. III No.41 (146): 898 [12 October 2018]. 
  35. ^ Wauthy & De Neve 1995, p. 58
  36. ^ BLÉRIOT XI. Shuttleworth. [24 May 2017]. 
  37. ^ GINFO Search Results [G-AANG]. Civil Aviation Authority. [24 May 2017]. 
  38. ^ Bleriot XI. Old Rhinebeck Aerodrome. [24 May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18 April 2016). 
  39. ^ FAA REGISTRY [N60094]. 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U.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24 May 2017]. 
  40. ^ Blériot XI Scarabée (1909). MAM. [24 May 2017]. 
  41. ^ FAA REGISTRY [N39109]. 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U.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24 May 2017]. 
  42. ^ Flygplan. Tekniska Museet. [24 May 2017]. 
  43. ^ Flygmaskin. Kringla. [27 May 2017] (瑞典語). 
  44. ^ Blériot XI. New England Air Museum. [24 May 2017]. 
  45. ^ FAA REGISTRY [N9781]. 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U.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24 May 2017]. 
  46. ^ Bleriot XI. National Technical Museum. National Technical Museum Prague. [24 May 2017]. 
  47. ^ Bleriot Type XI. Cradle of Aviation Museum. [24 May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3 May 2017). 
  48. ^ Blériot XI. Royal Air Force Museum. Trustees of the Royal Air Force Museum. [24 May 2017]. 
  49. ^ Simpson, Andrew. INDIVIDUAL HISTORY [164] (PDF). Royal Air Force Museum. 2012 [24 May 2017]. 
  50. ^ DÉBUTS DE L'AVIATION. Musée Air & Espace. [26 May 2017]. 
  51. ^ Airframe Dossier – BleriotXI, c/n 686. Aerial Visuals. AerialVisuals.ca. [24 May 2017]. 
  52. ^ Bleriot XI "Cross Country". Old Rhinebeck Aerodrome. [24 May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18 April 2016). 
  53. ^ Pioneer Era (1900–1913). Cole Palen's Old Rhinebeck Aerodrome. [24 May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9 May 2017). 
  54. ^ FAA REGISTRY [N99923]. 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U.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24 May 2017]. 
  55. ^ Aéroplane Blériot XI. Musée des Arts et Métiers. [24 May 2017]. 
  56. ^ Airframe Dossier – BleriotXI. Aerial Visuals. AerialVisuals.ca. [24 May 2017]. 
  57. ^ Blériot XI. Smithsonian National Air and Space Museum. [24 May 2017]. 
  58. ^ Glenshaw, Paul. Javier Arango's Extraordinary Gifts. Air & Space. October 2018 [16 March 2020]. 
  59. ^ BLÉRIOT XI. Canada Aviation and Space Museum. Canad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s Corporation. [23 May 2017]. 
  60. ^ Bleriot XI monoplane. Museum of Applied Arts & Sciences. Museum of Applied Arts and Sciences. [24 May 2017]. 
  61. ^ Thompson, Stephen. 1914 Bleriot XI Monoplane. Migration Heritage Center. NSW Migration Heritage Centre. 2011 [24 May 2017]. 
  62. ^ Bleriot XI. Deutsches Museum. [24 May 2017]. 
  63. ^ VILANOVA ACEDO -BLERIOT XI-. Ejército del Aire. [27 May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1 January 2015) (西班牙語). 
  64. ^ Hangar 1 del Museo de Aeronáutica y Astronáutica. Ejército del Aire. [24 May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5 July 2017) (西班牙語). 
  65. ^ Bleriot Monoplane. National Museum of the US Air Force. 7 April 2015 [24 May 2017]. 
  66. ^ 100 Años.....Celebración en Aeroparque. Museo Nacional de Aeronautica. 21 February 2010 [27 May 2017]. 
  67. ^ Cater & Caballero (IPMS Magazine May 2013)
  68. ^ Aircraft List. South Yorkshire Aircraft Museum. [26 May 2017]. 
  69. ^ Bleriot XI (replica). Brooklands Museum. Brooklands Museum Trust Ltd. [26 May 2017]. 
  70. ^ [Home Page]. Flugausstellung. [24 May 2017]. 
  71. ^ Aircraft D-EHCI Data. Airport-Data.com. [26 May 2017]. 
  72. ^ 1912 Blèriot XI Reproduction. College Park Aviation Museum. Maryland National Park and Planning Commission. [23 April 2020]. 
  73. ^ Fixed Wing. United States Army Aviation Museum. 30 October 2016 [24 May 2017]. 
  74. ^ Angelucci 1983, p. 20.

書目[編輯]

  • Angelucci, Enzo. The Rand McNally Encyclopedia of Military Aircraft, 1914–1980. San Diego, California: The Military Press, 1983. ISBN 0-517-41021-4.
  • Charlson, Carl and 克里斯蒂安·卡西歐法語Christian Cascio directors. A Daring Flight (DVD). Boston: WGBH Boston Video, 2005.
  • Crouch, Tom D. Blériot XI: The Story of a Classic Aircraft. Washington, D.C.: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1982. ISBN 978-0-87474-345-6.
  • Duwelz, Yves. Les Blériot XI de l'aviation militaire belge [The Bleriot XIs of the Belgian Air Component]. Avions: Toute l'Aéronautique et son histoire. February 2002, (107): 56–60. ISSN 1243-8650 (法語). 
  • Duwelz, Yves. Les Blériot XI de l'aviation militaire belge. Avions: Toute l'Aéronautique et son histoire. March 2002, (108): 48–54 (法語). 
  • Elliott, Bryan A. Blériot: Herald of an Age. Stroud, Gloucestershire: Tempus, 2000. ISBN 0-7524-1739-8.
  • Munson, Kenneth. Bombers, Patrol and Reconnaissance Aircraft 1914–1919 (Blandford Colour Series). London: Associate R.Ae.S., 1977.
  • 亨利·維拉德英語Henry Villard Blue Ribbon of the Air. Washington: Smithsonian Press, 1987. ISBN 0-87474-942-5.
  • 亨利·維拉德英語Henry Villard Contact! The Story of the Early Aviators. Boston: Dover Publications, 2002. ISBN 978-0-486-42327-2.
  • Vivien, F. Louis. "Description détaillée du monoplan Blériot" (in French). Paris: librairie des Sciences aéronautiques, 1905. (Original 1911 AVIA book French book with Blériot XI characteristics and specifications).
  • Wauthy, Jean-Luc; De Neve, Florimond. Les aéronefs de la Force Aérienne belge: Première partie: 1909–1918. Le Fana de l'Aviation. No. 304. March 1995: 56–61 (法語). 
  • Benichou, Michel. Jean Salis et le Blériot XI-2 [Jean Salis and the Blériot XI-2]. Le Fana de l'Aviation. February 1991, (255): 26–29. ISSN 0757-4169 (法語). 
  • Hartmann, Gérard. Le grand concours d'aviation militaire de Reims 1911 [The Reims Military Aviation Competition, 1911] (PDF). Dossiers historiques et techniques aéronautique française. Gérard Hartmann. [11 September 2022] (法語). 
  • Moulin, Jean. Reims 1911, le premier concours d'appareils militaires au monde! [Reims 1911, the First Military Aircraft Concours in the World!]. Avions: Toute l'aéronautique et son histoire. October 2004, (139): 51–58. ISSN 1243-8650 (法語).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