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圖
《平江圖》為宋代平江府府城[1],即蘇州城(今江蘇省蘇州市主城區所在)的石刻地圖。石碑刻制於南宋紹定二年(1229年)。原碑保存於蘇州文廟(今蘇州碑刻博物館),長2.84米,寬1.46米,厚30厘米[2],單線陰刻。
《平江圖》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城市平面圖[3],在研究中國古代城市和蘇州城市發展方面具有重要價值。
歷史
[編輯]《平江圖》原碑上並無記載鐫刻年代,後近代學者王謇考證,《吳郡志序》及《吳郡志·官宇門》所記載紹定二年重建城市的章節中,凡春夏以前所建者在《平江圖》中均有,而秋冬以後所建者則均無,因此斷定《平江圖》即刻於南宋紹定二年[4]。
繪製
[編輯]《平江圖》採用南北方向約1:2500,東西方向約1:3000的比例尺[5],其繪製採用了中國傳統的古代地圖畫法,將所表達對象的簡潔形象繪製在平面位置上,構築物與建築物的外形輪廓、規模、立面造型等均作了生動的描繪。通過與蘇州城的遺蹟相對照,圖上所繪的城市範圍、道路、河道、橋梁以及建築物的位置都是相對準確的,可見當時已經具有極高的測繪水平[6]。
內容
[編輯]《平江圖》精緻地描繪了當時平江府城的布局狀況,從圖上可以清晰地了解當時的城市結構、城市風貌及一些細部內容。其城市平面呈南北長東西短的長方形,共開有齊門、婁門、葑門、盤門、閶門五座城門,每座城門均同時繪製了陸門及水門,城外有寬闊的護城河。城中道路成方格形,其中主要的道路多為井字或丁字形相交,主要河道走向多與道路平行。其府治位於城市中央略偏東南,包括府院、廳司、兵營、住宅、庫房和後面的花園,主要建築物呈現明顯的軸線關係,體現了當時地區政治軍事中心的府州城市的特點。
在《平江圖》中共標出橋梁359座,坊61個,巷264條,弄24條,寺觀67座[7],其中許多街、巷、橋、坊的名稱沿用至今。通過與1945年所拍攝的蘇州城全景所對比可以發現,蘇州的城址和水道長期沒有發生較大變化[8]。在蘇州部分地區的考古勘探也證實了多數遺址和古建築實物如玄妙觀、羅漢院雙塔等均與《平江圖》所示相符,從而證明了蘇州是在原址上不斷重建的城市。一般認為,這與中國南方水網地區河道對於城市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所起的重要作用有關。
注釋
[編輯]- ^ 蘇州城自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開始作為平江府的治所。
- ^ 《平江图碑》. 蘇州圖書館. [2009-08-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10-31).
- ^ 一些中國早期的城市地圖如西周《洛陽城圖》、東漢《長安城圖》原圖均已佚失,僅見於文獻記載。
- ^ 王稼句. 《纵横姑苏》. 東南大學出版社. 2017.08: 47. ISBN 9787564174187. OCLC 1050899308.
- ^ 《现存最大的古代城市规划图--平江图》. 中國蘇州公共信息亭. [2009-08-13].[永久失效連結]
- ^ 同濟大學都市計畫教研室. 《中国城市建设史》. 中國建築工程出版社. 1982: 52頁.
- ^ 《苏州平江图》. 人民網. [2009-08-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30).
- ^ 《世界遗产——平江(图文) 》. 鳳凰網. [2009-08-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