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守節 (宋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張守節(?—1075年),宋朝軍事人物。

熙寧年間官至廣西兵馬都監。熙寧八年(1075年)十一月,交趾太尉李常傑率兵八萬攻占廉州,攻邕州,廣西搔動。蘇緘劉彝請求援軍,劉彝派遣張守節帶兵二千弱兵前去救援。[1]張守節馳援邕州,在崑崙關為交趾軍所敗,被俘殺。[2]其殘部投降李朝

注釋[編輯]

  1. ^ 《張守節墓誌》:「桂兵不多,又已先遣,所余皆荊湖孱弱之卒,得二千人不習戰陣與驅市人何異!」
  2. ^ 彭百川《太平治跡統類》卷17:「時遣使請救於彝,彝遣都監張守節領三千兵以赴援。守節聞賊眾十倍逗遛不即行,復迂途貴州駐兵康和驛,陰觀勝負。緘又遣蠟丸告急於提點刑獄宋球,球得書驚泣,以便宜督,守節惶怖移軍大夾嶺,回保崑崙關,猝遇賊,不及陣,一軍俱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