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灝 (1937年)
外觀
張灝(1937年8月24日—2022年4月20日)[1],男,籍貫安徽滁縣,出生於福建廈門[2],當代歷史學家,擅長中國思想史,特別是近代思想史[3]。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第19屆院士[4]。曾任教於俄亥俄州立大學、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劍橋中國史》晚清時期的撰稿人之一。
生平
[編輯]1950年畢業於臺灣省立臺北成功中學初中部[5],1957年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1961年獲美國哈佛大學碩士學位。[4]1966年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導師為史華慈。曾在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歷史系任教30年(1968年—1998年,1975年升任正教授[6]),其後擔任香港科技大學教授(1998-2004)[7][4]。2005年退休後兼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通信研究員[7][8]。2019年遷居美國舊金山[8]。2022年4月20日,在加利福尼亞州逝世[8]。
主要著作
[編輯]- 《烈士精神與批判意識:譚嗣同思想的分析》,聯經出版社,1988年
- 《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聯經出版,1989年
- 《梁啓超與中國思想的轉型(1890—1907)》,江蘇人民出版社,1993年
- 《張灝自選集》,教育出版社,2002年
- 《思想與時代》,上海文藝出版社,2002年
- 《時代的探索》,聯經出版社,2004年
- 《危機中的中國知識分子:尋求秩序與意義(1890—1911)》,中央編譯出版社,2016年[7]
參考資料
[編輯]- ^ 張灝,中央研究院
- ^ Brown, Philip C.; Reed, Christopher A. In Memoriam: Chang Hao 張灝 (1937-2022).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19 September 2023].
- ^ 張進. 著名历史学者张灏逝世. 新京報. 2022-04-22 [2022-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01).
- ^ 4.0 4.1 4.2 張灝. 中央研究院. [2022-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2).
- ^ 出皆將相才—校友聞人錄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臺北市立成功高級中學
- ^ 《新亞生活月刊》第23卷 第3期 (PDF). 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 1995年11月15日.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
- ^ 7.0 7.1 7.2 張灝.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22-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0.
- ^ 8.0 8.1 8.2 逝者丨著名历史学家张灏先生于4月20日去世. 澎湃新聞. 2022-04-22 [2022-04-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