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打柴舞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竹竿舞又稱打柴舞跳柴舞,流傳在海南島等地,是黎族的舞蹈[1]。兩人通常蹲在地上,手握兩條長竹竿開合(稱為持竿者),另一個站在兩條竹竿中抬腳落腳,以免腳被竹竿夾到,同時有節奏地做出動作。持竿者也可以站著,那麼舞者就要下蹲,以免脖子或上身被竿子夾到。

起源[編輯]

據說竹竿舞是由黎族一種古老的祭祀方式「跳柴」發展而來。[2]早在宋代,大文學家蘇軾在結束流放生活離開海南時,得到黎族父老鄉親的「黎歌變舞祝公歸」的歡送,曾寫下《將至廣州用過韻寄邁迨二子》,其中有「蠻舞與黎歌,餘音猶沓沓」。

用途[編輯]

竹竿舞是具有海南民族文化的體育健身活動,也是海南最富有特色的舞蹈表演,被外國遊客譽為「世界罕見的健美操」。


參考資料[編輯]

  1. ^ 黎族打柴舞. 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2. ^ 琼中“三月三”:万人齐跳竹竿舞. 2013-04-12 [2013-04-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