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索環形山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斐索環形山
月球軌道器5號拍攝的斜視圖,右為北。
緯度58.19°S
經度134.11°W
直徑107.08公里
深度2.877公里
月面座標日出時137°
命名來源阿爾芒·斐索

斐索環形山(Fizeau)是位於月球背面南半部的一座大撞擊坑,約形成於38-32億年前的晚雨海世[1],其名稱取自法國物理學家阿爾芒·斐索(1819年-1896年),1970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接受。

描述[編輯]

斐索環形山的周邊,月球南極區域詳圖[2]
月球軌道器5號拍攝的另一幅西向斜視圖

該隕坑西北偏西及西北分別靠近大小相同的閔科夫斯基環形山和較小的卡勒環形山、北面毗鄰已磨損的蒂林隕石坑,更大的李普曼環形山位於它的東面、東南和西南分別坐落了沃森環形山艾克曼環形山[3]。該隕坑中心月面坐標58°11′S 134°07′W / 58.19°S 134.11°W / -58.19; -134.11,直徑107.08公里[4],深度約2.877公里[1]

斐索環形山外觀大體圓狀,邊緣略微參差,坑壁輪廓清晰,幾乎沒受到較大的撞擊磨損。西南壁橫跨了醒目的衛星坑「斐索 Q」,北側外壁則附靠了一座圓杯狀的小隕坑,沿東北和西南偏西坑沿各覆蓋有一座小撞擊坑。環內側壁分布有多重明顯的階地狀結構,但南側內壁有一段壁岩已坍塌滑落至坑底。斐索環形山坑壁最大高出周邊地形1520米[1],內部容積約11620立方千米[1]。除西南部相對平坦外,坑底表面崎嶇粗糙,散布著一系列的小山丘和細小的坑穴,靠中心區坐落了二座由含80-85%斜長石的輝長-蘇長-橄長斜長岩(GNTA2)及蘇長斜長岩(AN)構成的中央峰。

衛星隕石坑[編輯]

按慣例,最靠近斐索環形山的衛星坑在月圖上以字母標註在該坑中心點的旁邊。

月球軌道器拍攝
斐索 緯度 經度 直徑
C 56.08° S 128.91° W 20.59 公里
F 58.19° S 124.63° W 19.15 公里
G 58.99° S 124.56° W 55.38 公里
Q 59.62° S 136.59° W 26.90 公里
S 58.66° S 140.43° W 64.08 公里
  • 衛星坑「斐索 Q」可能是一座同心環坑;
  • 衛星坑「斐索 S」約形成於前酒海紀[1]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Lunar Impact Crater Database
  2. ^ Map of the vicinity of the South Pole of the Moon. (PDF). [2017-04-0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12-23). 
  3. ^ Crater Fizeau on the map LAC-134. (PDF). [2017-04-0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12-13). 
  4. ^ Directory of the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2017-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28). 

另請參閱[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