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曼諾橋

座標51°48′32″N 2°43′12″W / 51.8090°N 2.7200°W / 51.8090; -2.7200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Monnow Bridge
Pont Trefynwy
Bridge in Wales
北望此橋
座標51°48′32″N 2°43′12″W / 51.8090°N 2.7200°W / 51.8090; -2.7200
承載步行
跨越曼諾河
地點蒙茅斯, 蒙茅斯郡, 威爾斯
設計參數
橋型橋頭堡
建築材料老紅砂岩
全長34.80米(114.2英尺)
寬度7.30米(24.0英尺)
跨數3
橋墩數2
歷史
開工日1272
地圖
地圖

曼諾橋(英語:Monnow Bridge),位於英國威爾斯蒙茅斯,是建立於中世紀的一座門型石橋,也是目前該國僅存的同型橋梁。它橫跨曼諾河上,大約位於該河匯入威河河口的上游500公尺處。是英國唯一一座僅存的帶橋頭堡的橋。橋上的門樓矗立在橋上。這樣的橋塔從中世紀開始在整個歐洲都很常見,但由於城市的擴張,防禦要求的降低,以及交通和貿易需求的增加,很多橋塔都被毀掉了。這座橋的歷史和建築的重要性以及它的稀缺性體現在它的歷史和建築的重要性上,它被列為法定古蹟和第一級登錄建築,目前闢建為行人專用道

自羅馬人占領英國以來,蒙茅斯一直是一個重要的邊境定居點,當時它是Blestium堡壘的所在地。魏河可能在這個時候就已經架起了橋梁,但蒙諾河是很容易通過的,似乎直到諾曼征服之後才有了一個渡口。根據當地的傳統,蒙諾橋的建造始於1272年,以取代12世紀的諾曼木橋。經歷了中世紀時代、英國內戰和燒炭工人起義,這座橋在保衛蒙茅斯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也是無效的。它還曾作為一個監獄、彈藥庫、小木屋、廣告囤積地、慶祝活動的焦點,最重要的是,它還作為一個收費站。蒙茅斯的中世紀發展的大部分資金來自於通過皇家特許經營的稅收和過路費。這些過路費是通過控制進城點來收取的,包括蒙諾橋上的門樓。

該橋主要由舊紅砂岩建造,在18世紀和19世紀進行了大量的重建和重建。在那幾個世紀,它也成為藝術家們的熱門題材;特納、加斯蒂諾和科特曼都曾為這座橋和大門繪製過素描。到了20世紀,隨著交通量的增加和越來越大的車輛的使用,它受到了越來越多的破壞。在21世紀,在南面修建了一個新的過街天橋,使該橋的行人通道得以實現。

歷史

[編輯]

早期歷史

[編輯]

蒙茅斯是羅馬人在英國的一個重要定居點,作為Blestium的邊境要塞[1],也是一個重要的鐵器加工中心[2],羅馬人可能在占領期間就在魏河上架起了橋梁,但蒙諾河似乎直到諾曼入侵後才有了渡口。

約1070年,諾曼人的領主威廉-菲茨-奧斯伯恩(William FitzOsbern)在兩河交匯處附近建造了一座城堡[1]。隨後的兩個世紀裡,本篤會修道院(Benedictine Priory)建立[3]。當地開始以及作為威爾斯邊區英語Welsh Marches的防禦據點的城鎮發展[4]

12-14世紀

[編輯]

蒙茅斯的蒙諾河上的原始橋是12世紀中葉用木頭建造的,1988年,防洪工程發現了現存的木橋正下方的遺蹟,而年代學分析表明,其木材來自於1123年至1169年之間砍伐的樹木。溫多弗的羅傑在《Flores Historiarum》中的早期記載可能表明,這座木橋和附近的聖托馬斯殉道者教堂在1233年的蒙茅斯之戰中被亨利三世的支持者和彭布羅克伯爵理察-馬歇爾的軍隊交戰時被毀。關於戰役的地點和具體的橋都存在爭議--當地歷史學家基思-基薩克(Keith Kissack)認為,這場戰役是在蒙茅斯城堡(Monmouth Castle)下方的沃克斯霍爾田野(Vauxhall Fields)上打的,離蒙諾橋有一段距離,而其他現代史學家則繼續將戰役地點放在Overmonnow。

這座石橋於13世紀末建成。傳統上認為該橋建於1272年,但這一日期沒有任何文獻證據。歷史學家威廉-考克斯(William Coxe)錯誤地將該橋描述為在諾曼征服之前,並記錄了 "它是蒙諾河的通道,是抵禦威爾斯人的屏障"。1804年,蒙茅斯古籍學家查爾斯-希斯(Charles Heath)寫道,這座橋的 "地基如此古老,以至於歷史和傳統都無法確定其架設日期。希斯直接引用了弗朗西斯-格羅西(Francis Grose)於1773年出版的《英格蘭和威爾斯古物》(The Antiquities of England and Wales)的早期指南。考古學家馬丁-庫克(Martin Cook)指出,1270年這一日期的意義在於,由於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橋梁的建造量增加了,這一時期的開始。土木工程師Edwyn Jervoise認為,由於17世紀波弗特公爵拉格蘭城堡的檔案被毀,這不太可能,因為直到19世紀,門樓才被公爵家族--薩默塞特家族所擁有。

這座門樓被稱為Monnow Gate,它使Monnow橋有了現在獨特的外觀,它是在13世紀末或14世紀初添加的,也就是在橋本身建成後二十五到三十年後。 門樓中道的選址相對不尋常;考古學家大衛-哈里森(David Harrison)指出,更常見的安排是將門樓位於橋的一端的巷道上。Murage是一種中世紀的稅收,專門用於籌集資金建造或修復城牆。那時候,這座橋比現在要窄得多,所有的交通都在一個拱門下通過。拱門由一個拱門保護,其相關的凹槽至今仍可見。突出的拱門是中世紀時期的一個防禦性孔洞,可以將石塊或其他材料投擲到攻擊者身上,不知在什麼時候被添加,可能是在14世紀晚期。製圖師John Speed的1610年的地圖顯示,城牆只在鎮子的北面,而北面的Monnow或Wye河都沒有保護,但考古學家Ian Soulsby認為,Monnow門和Speed所顯示的另一扇通往Chippenham Mead的門 "無法想像",它是單獨存在的。

除了防禦作用外,門樓還起到了屏障的作用,以便向參加集市的人徵收過路費。在1297年和1315年的《專利卷》以及隨後的城鎮憲章中都授權徵收過路費。這些物品包括 "五頭肥豬、一馬車的蜂蜜和一千枚(修屋頂用的)釘子"。1447年,亨利六世授予該鎮一份憲章,使該鎮得以進一步發展。

歷史學家們對門樓的主要目的是防衛還是徵收稅款進行了爭論。1902年維多利亞時代的古董學家Mary Ellen Bagnall-Oakeley撰寫了第一部關於橋和門的歷史,她將門樓描述為 "一個小堡壘,本身就是一個完整的小堡壘,當然,在戰爭時期是沒有用的"。她的論述認為,"塔樓與鎮上的防禦工事牆沒有任何聯繫 ,門樓的建立只是為了收取過路費"。蒙茅斯郡的考古學家約瑟夫-布拉德尼(Joseph Bradney)在他的《蒙茅斯郡從諾曼人進入威爾斯到現在的歷史》(A History of Monmouthshire from the Coming of the Normans into Wales down to the Present Time)的第一卷中表示贊同;"這座橋是一個奇怪的結構,似乎更多的是為了收取過路費,而不是為了其他的東西,儘管作為城牆外的防禦工事,它可能會有一定的幫助"。 Kissack沿用了他們的論點,指出門樓在防禦性方面並不奏效,因為Monnow河可以很容易地從上游步行過河。更多的近代論者不同意;Soulsby認為這座橋有明顯的防禦目的,而最近的橋和門樓史的作者Michael Rowlands則認為,這座橋和門樓滿足了防禦性保護和徵收通行費的雙重目的。

15-19世紀

[編輯]

在1400年至1415年之間的奧溫-格倫德(Owain Glyndŵr)的叛亂中,蒙茅斯及其城堡都沒有遭到攻擊,儘管附近的阿貝格文尼(Abergavenny)和格羅斯蒙特(Grosmont)在起義中被燒毀。這一時期的動亂對該鎮的發展產生了不利的影響,但這座橋作為收費關口的重要功能仍在繼續。1589年,蒙茅斯市議會議員菲利普-瓊斯(Philip Jones)將其在 "Bayliepitte "的土地和房屋的租金每年約120英鎊遺贈給蒙茅斯的市長和法警,條件是市府必須免除那些經過該門或帶著牛群進入蒙茅斯的人在集市日的過路費。

在16世紀,古董家約翰-利蘭在他的一本《行程表》中描述了這座橋。"從蒙克門開始,城牆向西延伸到蒙諾河。牆內有四座城門。蒙克門、東門和懷伊門...........還有蒙諾門,蒙諾門就在橫跨蒙諾河的橋上方。"約翰-斯貝德的作品《大英帝國的景觀》(The Theatre of the Empire of the Great Britain)中收錄了關於這座橋和門的直觀描述,該作品出版於1611年。他的《蒙茅斯郡地圖》中的插圖顯示了蒙諾橋和大門以及懷伊橋上的類似門樓。

在英國內戰中,該鎮數次易主,1645年,該橋被來自拉格蘭的保皇黨奪取,他們試圖從Kyrle上校領導的議會軍手中奪回該鎮,但失敗了。基薩克將這次交戰描述為"(對)蒙茅斯的最堅決的保皇黨攻擊",Kyrle的對手中有8人被殺,5人被俘。

1705年,橋和門樓需要維修:原來的城牆被換成了實心牆,建築被重新裝修成了兩層樓高的住宅,木板和板條的延伸部分向河邊延伸。門樓的一部分仍被用作儲物室,這種多重用途並不罕見;考古學家C.J.邦德(C.J.Bond)記載,"門樓通常包括可用作儲物室、小教堂或會議室的房間"。 1771年至1775年期間,橋和門樓都被再次修復。橋的維修費用包括了100加侖啤酒的費用。貿易仍然是這座橋的重要組成部分。據蒙茅斯郡的作家和藝術家Fred Hando記錄,18世紀初的一個星期六,"500匹馬,每匹馬帶著5蒲式耳的玉米從蒙諾門進入"。

1804年,查爾斯-希斯(Charles Heath)記錄道:"內部沒有什麼值得注意的地方,它唯一的用途是在蒙茅斯駐紮的時候,偶爾作為軍方的看守所或火藥房。"這時,門樓已經被廢棄,成為了一個住宅。1815年左右,包括門樓在內的斜屋擴建部分被拆除。1819年,在建築的一側開闢了一條人行通道,以幫助緩解橋上的交通流量。在1830年之前,門樓屬於蒙茅斯憲章company,後來又屬於郡議會。1832年,門樓的屋頂在1832年被重建,兩邊各有一個更深的屋檐和四個裝飾性的檐口。1845年,在拱門的下游一側增加了第二條通道,從那時起,除了定期的維護和維修外,門樓的結構基本保持不變。

1839年,在Newport燒炭工起義的時候,由於當局擔心燒炭工人對蒙茅斯的進攻,門樓就被守衛起來了。後來的旅遊指南表明,塔上可見的三個洞是在這個時候開闢的,"是為了防備燒炭工人的進攻",但Rowlands顯示,在1839年之前的門樓插圖中,很早就可以看到這些孔洞。

門樓是 "Up-Town"(蒙茅斯的主要城鎮)和Overmonnow("Cappers'Town")的對立幫派之間的年度戰鬥("muntlings")。後者因為它是蒙茅斯帽子的傳統製作者的聚集地,所以被稱為 "Cappers'Town"(帽匠城)。在1858年禁止對峙之前,5月1日和5月29日,來自橋兩邊的青年們都會拿著石塊加固的 "bessom "或 "muntles "聚集在一起,互相丟石頭玩耍。

1891年,為了紀念蒙茅斯郡大公子Llangattock勳爵的長子John Maclean Rolls的成年,該橋被裝飾成旗幟和燈光。

20-21世紀

[編輯]

從1889年到1902年,在蒙茅斯郡議會的指導下,對橋和門樓進行了廣泛的保護工程,而蒙茅斯郡議會則保留了維護的責任。首先是通過插入金屬拉杆來防止門樓可能的倒塌,將塔樓的兩面固定在一起;這兩根拉杆兩端的四塊圓板仍然可以看到。 1892年,由於發現河床侵蝕嚴重破壞了橋墩,1892年開始對橋的拱門和橋墩進行了保護工作,19世紀90年代中期至1897年對門樓外部進行了維修。在1889-1902年的修繕工作結束後,對門樓的內部進行了改善,並在1902年對公眾開放。

1900年,門樓的所有權從亨利-薩默塞特(Henry Somerset),即波弗特第九世公爵(Duke of Beaufort)轉讓給了蒙茅斯郡議會,作為薩默塞特家族在蒙茅斯郡的全部土地所有權的一部分。這筆饋贈記錄在門樓的銅牌上。當地的古董學家Mary Ellen Bagnall-Oakeley在1903年寫下了第一本關於橋和門樓的歷史---Monnow Bridge Tower,這本書出現在1903年。20世紀20年代末,該燈的頂部部分被雙電燈取代。在20世紀60年代,這些燈被完全拆除,自1991年起,橋上的路燈全部使用現代足球場燈組(廣束光組,floodlight)。

1963年,Fred Hando在20世紀20年代至60年代期間為南威爾斯Argus雜誌撰寫的一系列文章中記錄了蒙茅斯郡周圍的興趣點和歷史,他寫了一篇關於門樓的描述,其中提到了當時位於樓上房間裡的小型博物館。Hando提到了愛德華一世在1296-7年和愛德華二世在1315年發行的專利卷的 "精美的 "副本,其中記錄了可以徵收過路費的物品,以資助蒙茅斯的防禦工事。

在20世紀,由於交通量增大,門橋的能見度較差,引路狹窄,導致事故增多,導致早在18世紀就有許多類似的橋塔被拆除。1923年該橋和橋門被正式保護為古蹟,大約在同一時間開始提出了新建公路橋的建議。 1965-1966年新建的A40公路橋緩解了鎮上的交通壓力,1981年由區議會編制的鎮中心規劃再次提出了新建橋的建議。1982年5月18日,一輛雙層巴士撞上了大橋,導致大橋關閉了一個月,之後不得不進行維修,大橋和閘門的損壞事故仍在繼續,90年代初,兩名司機在駕駛車輛過橋後被起訴,車輛的重量和高度大大超過了大橋的限制。

1999年,工程師Ove Arup and Partners對Monnow橋下游的橋梁進行了可行性研究,但當時該方案沒有取得進展。 縣議會和鎮議會仍然致力於建造一座新的交叉口,以支持該鎮的經濟發展,2003年,地方當局獲得了130萬英鎊的資金,並開始施工。新橋於2004年3月15日對當地交通開放,使舊橋變成了人行道。關閉交通後,還進行了大規模的維修計劃,部分資金由威爾斯政府和歐盟資助。經過進一步的保護和維修,門樓於2014年正式重新開放,每周一天允許公眾進入。

建築結構

[編輯]

橋長34.8米,寬7.3米,門樓高出橋面11米高,有三座拱橋,立在橋墩上,兩個橋墩立在蒙諾河河床上,形成了截水。 拱橋的底部有肋骨加固,橋由七種石塊組成,主要是老紅砂岩,都是在離蒙茅斯16公里(10英里)內採石。穿過大門的兩條通道是19世紀的插入式建築。在它們建成之前,主門是唯一的進出通道。這個開口是由一個門廊防守的,門樓是橢圓形的,其西面和東面的立面有相當大的差異。西邊的正面有三座帶有謀殺孔的門樓,歷史學家Oliver Creighton和Richard Higham注意到它們的 "精美的建築細節"。這些門樓的年代不確定,但與類似的、年代較久的例子(如肯特郡的Consing Castle的例子)相比,它們的建造年代應該是14世紀。它們不可能是門樓的原件,因為它們的位置會阻礙門樓的門洞。它有一個中央放置的圓頭窗。穿過橋的人行拱門也有不同的設計,北面的拱門是尖的,南面的拱門是平的 "Caernarvon "頭。

在內部,大門有一個單間和一個門房。最初的內部通道是通過一個石制的螺旋形樓梯,但後來被毀壞了,並插入了一個木製的替代物。塔內的房間長10米(33英尺),寬3米(9.8英尺),有一個閣樓和18世紀的屋頂。屋頂是1832年重建的,從上層房間可以看到機器切割的椽子,18世紀和19世紀的圖紙顯示屋頂上有一個煙囪,但在現有的資料中沒有提到塔房內有壁爐。中世紀的屋頂是平坦的,有拱形護欄和牆面。

1996年,該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諮詢機構----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列入可能的世界遺產橋梁名單。世界遺產地位的標準要求該橋必須具有 "突出的普遍價值",並說明 "橋梁工程或技術發展的重要階段"。

這座橋是英國僅存的兩座防禦工事橋之一,另一座是在諾森伯蘭省的瓦克沃斯(Warkworth),在那裡,門樓矗立在橋的一端的土地上,而不是橋本身,考古學家約翰-斯蒂恩(John Steane)形容它 "不如 "蒙諾門 "令人印象深刻"。歷史學家理察-海曼(Richard Hayman)最近(2016年)的一篇鑑賞文章將蒙諾橋描述為 "可以說是英國現存最優秀的中世紀橋梁"。"這樣的橋塔在歐洲大陸各地都很常見,從中世紀開始,在英國也有少量的橋塔。英國的例子包括什魯斯伯里的Mardol Gate和布里斯托的Froome Bridge。大陸的例子包括西班牙布爾戈斯附近的Frias Bridge和法國卡奧爾的Pont Valentré。但是,18世紀以來,城市的擴張、防禦要求的降低以及交通和貿易的大幅增加,導致許多曾經是常見的橋梁類型被毀壞。蒙諾橋和門的稀有性體現在它作為潛在的世界文化遺產,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被列為法定古蹟和一級掛牌建築;它的掛牌描述為 "一座傑出的中世紀防禦工事橋,現在在英國是獨一無二的"。

參考

[編輯]
  1. ^ 1.0 1.1 Soulsby 1983,第181頁.
  2. ^ Newman 2000,第393頁.
  3. ^ Newman 2000,第394頁.
  4. ^ Soulsby 1983,第182頁.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