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水汽壓差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水汽壓差(Vapor Pressure Deficit,VPD)是用于衡量大氣乾旱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可反映大氣對水分需求的程度。較高的水汽壓差意味著大氣更為乾燥,相反,較低的水汽壓差表示大氣更為濕潤[1]

在全球範圍內,當水汽壓差過高時,為了減少水分損失,植物氣孔通常會關閉,導致植物的光合作用減弱,從而抵消由二氧化碳施肥效應引起的部分碳吸收增加,對全球暖化和緩解地表溫度上升構成挑戰[1]。然而對亞馬遜雨林濕潤地區的研究表明,光合作用與水汽壓差呈正相關,儘管在水汽壓差更為極端的情況下,這種正相關會減弱甚至逆轉,但結果顯示出不同區域生態系統對水汽壓差的響應存在明顯差異[2]

水汽壓差也與溫度蒸發和土壤濕度等氣候變量密切相關。例如,水汽壓差過高時,土壤濕度通常異常偏低。同時,水汽壓差還能間接影響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增長速率。在全球暖化的背景下,20世紀90年代,全球平均水汽壓差出現顯著增長。[1]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程, 夢琦; 左, 志燕; 藺, 鄒興; 游, 慶龍; 王, 歡. 全球陆地饱和水汽压差的年代际突变. SCIENTIA SINICA Terrae. 2023-06-01. doi:10.1360/SSTe-2022-0308. 
  2. ^ Green, JK; Berry, J; Ciais, P; Zhang, Y; Gentine, P. Amazon rainforest photosynthesis increases in response to atmospheric dryness.. Science advances. 2020-11, 6 (47). PMID 33219023. doi:10.1126/sciadv.abb7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