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石基麻蓋菌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石基麻蓋菌
石基麻蓋菌的子實體菌核菌核部分尚能看到部分樹根和蟻道痕跡。采於澳大利亞東南境,常見於小桉樹叢。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真菌界 Fungi
門: 擔子菌門 Basidiomycota
綱: 傘菌綱 Agaricomycetes
目: 多孔菌目 Polyporales
科: 多孔菌科 Polyporaceae
屬: 麻蓋菌屬 Laccocephalum
種:
石基麻蓋菌 L. basilapidoides
二名法
Laccocephalum basilapidoides
McAlpine & Tepper (1895)
異名

Polyporus basilapidoides (McAlpine & Tepper) Lloyd (1912)

石基麻蓋菌,又被稱為造石菌,僅分布於澳大利亞

分類系統

[編輯]

此種最先由McAlpine和Tepper於1895年描述,並以此為模式種建立了麻蓋菌屬。但此分類系統尚存爭議,美國菌學家Curtis Gates Lloyd認為此種應歸入多孔菌屬,於1912年將其更名為石基多孔菌。[1]

形態特徵

[編輯]

石基麻蓋菌為一年生真菌菌蓋木質帶麻點,直徑8.3-9.5厘米,中央凹陷,其餘突出。菌蓋黃褐色帶咖啡色邊,內部粗且白。中央麻點較小呈錐形,周圍麻點稍大,橢圓形。子實層體灰褐色到紅棕色,菌管聯生,萌發孔卵圓形,大且密集。孢子球形,直徑44-50微米,橘黃色帶3微米長的刺。菌柄黃褐色,卵圓形(短徑1.3厘米,長徑1.9厘米),長約2.5厘米。菌核白色,高7.6厘米,直徑8-10厘米。菌核將其生境內的沙土顆粒粘合,形成無論外觀或密度都與含鐵砂石類似的石質基部(圖中真菌重達376克)。[2]

石基麻蓋菌
查看產生下列表格的真菌學模板
查看產生下列表格的真菌學模板
真菌形態特徵
子實層上有萌發孔
蕈傘為扁平
裸露蕈柄
孢印橙黃色
異養腐生真菌
未知

命名

[編輯]

石基麻蓋菌得名於其類似石質的基部(basilapidoides=拉丁語basis 「基」+lapis 「石」+希臘語οειδής 「似」)。McAlpine和Tepper首次描述時所用種名實為basilapiloides。Lloyd將其移入多孔菌屬時,basilapiloides和basilapidoides兩種形式都曾出現,但basilapidoides在語法上似乎更為準確。現在普遍採用的種名Laccocephalum basilapidoides既不與McAlpine和Tepper的描述相符,亦有別於Lloyd的系統。

同物異名:

  • Laccocephalum basilapiloides McAlpine & Tepper, 1895
  • Polyporus basilapidoides (McAlpine & Tepper) Lloyd, 1912
  • Polyporus basilapiloides (McAlpine & Tepper) Lloyd, 1912

參考文獻

[編輯]
  1. ^ Lloyd CG. 1912. Synopsis of the stipitate Polyporoids. Mycological Notes 7:115.
  2. ^ McAlpine D, Tepper JGO. 1895. A new Australian Stone-making Fungus. Proceeding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Victoria 7:166.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