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海盧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福海盧厝
福海盧厝的前落大厝之外觀(攝於2020年)
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
所在圍仔內巷5號
分類古建築
時代清(1905年)
登錄2013年1月28日

福海盧厝又名盧國梁宅[1],是一座建於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的近代民居建築,地處中國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圍仔內巷5號,於2013年1月被列入福建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被認為是廈門古民居的代表性建築。[1][3]

福海盧厝坐東北朝西南[4],由中軸線上的院門、院埕、前,後兩落橫向對稱的大厝及東,西兩側縱列的護厝組成,為典型的「二落帶護龍」式閩南紅磚古厝。其平面布局呈長方形,總面寬26.6米,通進深33.3米,占地面積為971.9平方米。福海盧厝前落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後落面闊三間、進深二間,其建築結構為磚石混合結構,建築梁架均屬抬梁式結構,屋頂為硬山式屋頂[1][2][5]

由於該建築地處廈港街道福海社區轄境,為晚清商人盧安邦興建的古厝。所以它在2010年代初期被冠以福海盧厝這一官方名稱。在此之前,該建築還有盧厝、廈門盧厝、盧安邦宅、盧國梁宅、盧氏宅、盧屋、盧垵宅等稱呼。

建築歷史[編輯]

福海盧厝由旅菲商人盧安邦(原名盧國梁)於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興建,歷時三年完工。根據盧安邦曾孫盧合浦和廈門博物館原館長龔潔的說法,福海盧厝的興建同盧安邦兒子的婚姻有關:盧安邦在菲律賓從事航海貨運、地產、橡膠等貿易,因而成為了富商。富裕後,盧安邦聽聞蔣厝(當時廈門島面積最大的紅磚厝之一,距離盧厝不遠,至今僅存部分建築。)大小姐蔣順喜樣貌美麗,便托人為其兒子盧文彪說親。對此,蔣厝家主表態到:除非盧家興建起比蔣厝還要漂亮的新厝,否則他不會將他家的閨女嫁給沒有像樣房子的盧家。於是盧安邦同蔣厝家主訂下婚約,隨即又邀請名家設計,備料施工。他於蔣厝對面百米處購買了十幾處民居,並將其全部推平成一塊面積近一千平方米的坡地,於此大興土木。三年後,由於新落成的盧厝比蔣厝更華麗、更現代化,蔣厝家主信守承諾,將蔣順喜嫁予盧文彪,從此留下了一段佳話。[6][7][5]

院門、院埕[編輯]

福海盧厝的院門外側
福海盧厝的大門近照
福海盧厝的院門內側

福海盧厝的最前部為院門。其面擴一間,進深二間,正面為凹形門廊,背面為檐廊,開有正中大門及兩側小邊門。院門主要由白色花崗岩和青綠色輝綠岩的石板、石條、石柱、石樑榫拼而成,其中正中大門上鐫刻「范陽世澤」,周邊嵌有大量花鳥紋、詩詞等石雕板。院門為馬鞍脊硬山頂,土形山尖,兩面坡瓦楞屋面。 院門兩段平接院牆,合圍成長方形院埕。院牆自下而上由花崗岩長條「地牛」、牆裙、紅磚牆堵及方形琉璃花格欄杆組成。長方形院埕為花崗岩條石地面,東南角建有廚房,附有一口水井,西南角建有「發電」屋。[1]

主體建築[編輯]

福海盧厝的主體建築由橫向對稱的前、後兩落大厝組成「二落帶護龍」式布局。大厝間設有方形天井,天井東、西兩側為亭廊(已塌)。[1]

前落大厝的前部正中為凹形門廊(凹壽),背部臨天井有橫向檐下步口廊;前落面闊三間,進深一間,明間為門廳,左、右次間設有廂房,房內搭閣樓;抬梁式木構梁架,硬山頂,彎曲形燕尾脊,硬山頂,兩面坡瓦楞屋面。[1]

後落大厝前部為寬檐廊,兩端開邊門(巷門)通向護厝,壽屏後有小門接橫向巷弄,並於兩側護厝連通。巷弄一側有後門通向外界;後落面闊三間,進深二間,房基略高於前落,屋頂舉架、進深亦較前落高而寬闊。中部為寬敞的正廳,兩側各有兩間廂房,廳堂後邊有高大通頂的壽屏神龕,仍保留鑲嵌石雕板的石構須彌座和壽梁、開天跺,但木雕神龕屏已毀。現存石構須彌座長2.7米,寬1.27米,高1.05米。[1]

護厝[編輯]

福海盧厝主體建築的東、西兩側各建有一列護厝,與大厝之間隔著高大密實的厝牆和狹長的天井。護厝可分為前、後兩截,各有一廳二房,天井也以中部過水廊和漏空隔斷牆分割成前、後兩個小天井,這樣便形成了圍繞大厝的四個相對獨立且帶有小天井的小合院單元;護厝前部有凹形門廊和過水門通向戶外,中部有過水廊、巷門通向大厝的中央天井,後部通過橫向巷弄相互聯繫。兩側護厝前院的小天井均加蓋有小方亭,用於休閒、會客。兩列護厝和小方亭均為馬鞍脊,硬山頂,兩坡瓦楞屋面。[1]

西式生活設施[編輯]

福海盧厝雖為晚清時期建造的閩南傳統民居,但在用水、照明、取暖等方面都採用了當時西方的先進技術。福海盧厝通過鋪設的暗管,從「發電」(其原理為:電石與水作用,產生易燃的乙炔氣體,俗稱臭土。)房和廚房頂端的蓄水池向室內和後院供氣、供水,形成氣體照明燈和自來水。 至今,人們仍能從牆邊屋角依稀可辨的管道、銅製水頭殘跡和門窗頂上殘留的燈頭中,看出福海盧厝的西式痕跡。 此外,福海盧厝亦在臥室中設西式壁爐供暖,在亭、廊及院牆分布運用了釉面花紋瓷磚地面和琉璃花格。這些例證都表明了福海盧厝「中西合璧」的特點。[1]

建築布局[編輯]

福海盧厝的整體布局由中央的四合院與四周環繞的四個小合院組成,呈相互關聯的有機整體。雖然大厝與護厝之間以厝牆分開、護厝與護厝之間以隔斷牆隔開,且各自分別由凹壽門、過水門及後門出入戶外。但建築內部又以前後貫通和左右相接的縱橫交錯之檐下步口廊為連通紐帶,且大厝與護厝之間有過水廊和巷門、護厝與護厝之間有巷弄和小門相互連通。[1]

福海盧厝身為廈門傳統民居的代表,它既留存著大量中國傳統木構建築的特徵,又兼具鮮明的閩南地方特色:身為中國傳統木構建築,福海盧厝採納了中軸對稱、四合院式的平面布局,其主體建築與附屬建築亦在體量、屋頂樣式、基礎高低、裝飾等方面展現出明顯的等級區別,且屋頂造型擁有曲線形屋脊和弧形屋面的特點。身為閩南傳統民居,福海盧厝又在建築用料、建築風格和裝潢雕飾上展現強烈的閩南古厝特色。此外,身為近代民居,福海盧厝在設施配套、裝潢雕飾等方面都深受西方文化及科技的影響。[1]

建造材料[編輯]

福海盧厝的建造材料相當考究。其木材使用了從菲律賓[8]進口的杉木、楠木、桉木三類木材;其石材亦使用了花崗岩和青斗石。利用進口木材建造的大厝梁柱相當高大,增強了建築整體的寬敞感;利用「泉州白」花崗岩石板、長條「地牛」和高腰「櫃檯腳」構築的牆裙、牆堵相當厚實,增強了建築的厚重感。[1][3]

建築雕飾[編輯]

盧厝前落的一處磚雕
盧厝前落的另一處磚雕
盧厝後落檐廊步通木雕
盧厝後落,房梁上的木雕

福海盧厝匯聚了閩南傳統民居的各式雕飾手法。其主要牆體的正面以紅磚組砌或拼貼、白灰勾縫構成各種花紋或文字圖案,紅白相間,色彩鮮明,如門面牆堵拼成「天官賜福」等:門窗、牆堵的石雕裝飾則以磨光的白色花崗岩為框,內嵌精緻的青石雕構件,青白相襯,與紅磚牆面花紋相互協調、呼應。石雕普遍採用浮雕、透雕及淺刻等技法,雕刻出各式生動自然的動植物形象和栩栩如生的戲劇神話故事,這在院門、前落凹壽、護龍過水門和後落檐廊表現得尤為典型。其既有刀光劍影的打鬥場景,也有「漁樵耕讀」、「仕農工商」的日常生活寫照,還有寓意吉祥平安、富貴有餘的寶瓶鐘鼎、花鳥魚蟲圖案。此外,精細石活之作還體現在各種夔龍紋「地牛」、「櫃檯腳」、雕花柱礎及匾額、花板上。[1]

福海盧厝的木雕也具有相當的水準。梁枋間生靈活現的獅獸、人物、花鳥等坐斗和飾件以及玲瓏剔透的蓮花垂栱無不體現了工匠的高超技藝,檐廊上方那栩栩如生的「飛天」挑檐托木尤為罕見:廳堂梁架和檐廊步通、員光、梁巾漆金雕花板,既穩定梁架、填補空間,又因其以長條形展開雕刻的古典刀馬人物故事題材為主,雕刻纖細多層,造型生動傳神,場面恢宏壯觀,宛若歷史長卷:後廳神龕上開天垛的枋間鋪作及過堂門上方鑲嵌的漆金花鳥紋雕花板精美完好;壽梁和桁枋還可見各種花鳥人物圖案的黑地描金彩繪。隔扇門、檻窗等雕刻更是花樣眾多,有以卡榫斗拼圖案或詩句文字來裝飾的窗櫺花格,有各種花鳥圖案的漏空窗花格心,甚至還有以鑲嵌手法拼成的梅蘭竹菊陽文紋飾的裙板。精雕細刻的木構件均施以金彩為主的多種彩繪,為建築增添了一絲金碧輝煌。[1]

此外,大厝外牆「水車堵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的泥塑浮雕、「交趾陶」裝飾、屋頂通脊和山尖「財神洞」的五彩瓷片剪貼裝飾以及檐口下彩繪邊飾和廊道白灰牆面的水墨山水畫,都是閩南傳統民居特有的裝飾技巧,院門正面和方亭旁牆面還裝飾著陶瓷粘貼和石板摹刻的唐英張瑞圖呂世宜郭尚先等閩南書畫名家的詩詞墨跡,顯現出厝主高雅的情趣。[1]

花磚[編輯]

根據盧安邦曾孫盧合溪的說法,福海盧厝內黑白相間的水泥花磚,正是建厝時從菲律賓購買而來的。這種花磚同當時中國生產的,相似圖案造型的花磚有一定差異,它採用黑白灰三種顏色,其中白為底色,黑與灰為圖案色。磚面上,兩組菱形圖案十字交叉,以中心軸對稱形式作輻射狀展開,彼此之間銜接緊密,色彩結合處整齊而未有形變。這些花磚的用色體系同福海盧厝的閩南傳統風格相稱,其工藝之精湛,哪怕是當時中國的生產工藝水平也是很難達到的。[8]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靳維柏主編;廈門市文化局主編;廈門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編 (編). 厦门历史建筑. 北京: 中國文史出版社. 2007.03: 248–250. ISBN 7-5034-1514-2. 
  2. ^ 2.0 2.1 福建省人民政府.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 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和 保护范围的通知. 福建省人民政府. [2024-0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11). 
  3. ^ 3.0 3.1 陳文. 厦门古代建筑. 廈門: 廈門大學出版社. 2022-05-01: 第二章、民居部分、廈港盧厝介紹. ISBN 9787561586143. 
  4. ^ 靳維柏主編;廈門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廈門閩南紅磚建築申遺辦公室編著. 厦门闽南红砖建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12: 32. ISBN 978-7-208-13386-0. 
  5. ^ 5.0 5.1 王紹亮.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厦门百年卢厝开启修缮保护. 廈門晚報. 2020-08-05 [2024-0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01). 
  6. ^ 鷺風報. 百年卢厝,临海鹦哥——记厦港街道侨乡侨文化. 微信公眾平台. 思明僑聯官方公眾號. 2019-01-16 [2024-0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25). 
  7. ^ 《台海》雜誌記者 吳喬鶯. 古厝保护: 身怀绝技奔走呼号. 台海雜誌. 2020-11-13 [2024-02-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25). 
  8. ^ 8.0 8.1 韓建華. 中国近代水泥花砖艺术研究. 北京: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20.06: 71. ISBN 978-7-5184-29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