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功能語言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韓禮德(Michael Halliday)於90歲生日宴會,2015年2月17日

系統功能語言學SFL )是將語言視為社會符號學英語Social semiotics系統的一種功能語言學英語Functional linguistics方法。[1]

系統功能語言學由韓禮德所創,他借鑑了他的老師弗斯的「系統」概念[2]。弗斯提出,系統指的是服從結構的可能方案。 韓禮德將「選擇」從結構中解放,使其成為SFL的核心組成維度。用更專業的術語來說,許多語言學的描述方法都將「結構」和組合軸英語syntagmatic axis(syntagmatic axis)擺在第一位,而SFL則是以聚合軸英語paradigmatic axis(paradigmatic axis)作為出發點。在理解語言如何工作的方面,系統性強調的是索緒爾所提出的「聚合軸」。 [3] 對於韓禮德來說,「任何交流行為都會涉及到選擇」是理論的中心原則。 語言首先是個系統 ,SFL會使用系統網路的表徵工具,藉此映射在任何語言類型中可用的選擇。

「功能性」意味著,語言是在語言系統必須提供功能的壓力下演變而來。功能被認為在所有層次的語言結構和組織上都留下了自己的標記,而這是通過元功能英語Metafunction所實現。元功能在SFL中被獨特地定義為「圍繞系統的功能框架組織」,即「選擇」。 這點與其他功能性方法有著顯著差異,例如Dik的功能語法(FG,現在通常稱為功能語篇文法英語Functional discourse grammar )和詞彙功能語法。 為了避免混淆,通常會使用完整名稱「系統功能語言學」,而不使用功能語法或功能語言學來稱呼。

對韓禮德而言,所有語言都涉及三種同時生成的元功能 :一種詮釋我們內外部世界的經驗(概念),另一種制定社會關係(人際關係),而第三種則將這兩個功能編織在一起以創建文本(文本-措辭)。

參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Alice Caffarel, J. R. Martin, Christian M. I. M. Matthiessen (2004) Language Typology: A Functional Perspectiv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2
  2. ^ Halliday, M. A. K. Categories of the Theory of Grammar. WORD. 1961-01-01, 17 (2). ISSN 0043-7956. doi:10.1080/00437956.1961.11659756. 
  3. ^ Halliday, M.A.K. 2004. Introduction: How Big is a Language? On the Power of Language. In The Language of Science: Volume 5 in the Collected Works of M.A.K. Edited by J.J.Webster. London and New York: Continuum. p. 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