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老英雄蔣維平烈士陵園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老英雄蔣維平烈士陵園,位於北京市房山區石樓鎮石樓村,為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中的老英雄蔣維平而建立。

簡介[編輯]

蔣維平原籍清朝河間府阜城縣蔣莊村(今河北省衡水市阜城縣蔣莊村),後離家出走從軍,輾轉落戶在河北省房山縣石樓村(今北京市房山區石樓鎮石樓村)。[1]抗日戰爭期間,1938年2月蔣維平60歲參加八路軍359旅,同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他擔任軍醫,並積極參加大生產運動,成了陝甘寧邊區有名的老英雄。77歲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中校軍階,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獲授軍階的最年長者。1964年,蔣維平在張家口逝世。安葬在察哈爾烈士陵園[2]

老英雄蔣維平烈士陵園位於石樓鎮文體廣場,屬於衣冠冢。有1993年興建的老英雄蔣維平半身石雕像。雕像基座正面刻有楊成武的題字「老英雄蔣維平」(落款「楊成武」),背面有碑文:[3][4]

蔣維平系房山石樓村人。一八七八年生,一九六四年病逝,享年八十六歲。他一生學過徒,當過長工,戎馬轉戰,尋求救國。一九三八年三月,他攜義子參加革命。同年五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延安整風和大生產運動中,被評為陝甘寧邊區勞動英雄、全國勞動模範,曾受到毛主席表揚。他歷任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察哈爾軍區醫院副院長等職。國防部授予他中校軍階。他在家鄉組織自衛團,辦紅十字會,建立醫務室,引進資金和技術發展生產,並慷慨解囊資助家鄉建設,與家鄉人心心相印。他對黨的事業忠心耿耿,對人民無私奉獻,老當益壯德高望重,是深受人們愛戴和崇敬的老英雄。時塑像立碑,永為紀念。
宋成明撰文,種海濱書
石樓村黨總支、村委會立
公元一九九三年九月

2012年,「老英雄蔣維平烈士陵園」被列為北京市房山區普查登記文物。2013年1月掛普查登記文物牌保護。

老英雄蔣維平雕像後面,如今還立有兩塊石碑。一塊是文昌碑,又稱文昌帝君碑,清朝嘉慶四年(1799年)立。青白石質,方首無座,碑高1.1米,寬0.52米,厚0.18米。碑首為祥雲浮雕,額題正書「文昌碑記」,碑文為:「自古稱大孝者首推虞舜文昌帝君,繼舜而稱孝者也,其所著孝經與十八章相表里,蓋木至性所發言……嘉慶四年歲在己未七月立。」2012年,「文昌碑」被列為北京市房山區普查登記文物

另一塊是王輔三墓誌碑,青白石質,方首無座,碑陽額篆題「王君輔三墓誌」,碑身首題「君姓王氏諱邦屏字輔三房山石樓人也…」,落款「中華民國二十年夏正五月榖日立」;碑陰額題「碑陰」,碑身僅在落款處刻有人名,可能是碑文內容沒刻完。

參考文獻[編輯]

  1. ^ 關向東. 劳动英雄蒋维平籍贯考. 鳳凰網. 2015-06-29. 
  2. ^ 草色青青. 宣講家網. 2015-12-03. 
  3. ^ 贾岛故居石楼镇. 搜狐. 2016-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30). 
  4. ^ 房山:传承清明文化 倡导文明祭扫. 中國文明網. 2013-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2-30).